第四十六章 初識柳永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0-12-29 20:08      字數:2222
  李賢趁著下樓梯的機會,眯眼傾聽了一番,大體是明白了一群人圍在一起做什麽。

  又是吟詩。

  唐詩宋詞,大宋現今的文壇可以說及其豐盛的,李賢更明白,再過幾十年,三蘇歐陽修等人一起來,整個時代都會黯然失色。

  “唐宋八大家啊!”

  是的,在李賢這個年紀,隻要自己健健康康活下去,除了前麵兩個已經離世的前唐大家,柳宗元和韓愈。

  其餘的大才子,他都能遇到!

  機會把握要趁早,李賢覺得在大宋這六位大家成長起來之時,求得一首詩,外加一份墨寶,流傳於自家後人。

  可想而知,那將是一個大寫的牛筆!

  李賢暗暗為後五十年的人生發展規劃做了安排,眼睛卻不斷偷瞄酒肆中心的那個人。

  “爹娘,大兄嫂嫂,現在天色尚早,要不留下坐一會兒!”

  李賢看了父母家兄家嫂沒有停下的打算,忍不住提議道。

  這段旅途,因為兩個大人跟隨左右,李賢一直規規矩矩的,早就憋出病了,現在看到有人起哄,他打算也去看個熱鬧!

  這年代,沒有爪機電視電腦,人的娛樂方式有限,互相吟詩一直是不錯的解壓法子。

  他的造詩能力不行,但會品鑒啊!

  趙大金主都被他“伺候”的舒舒服服,所以李賢對自己的這份能力還是相當自信的。

  要是遇到個曆史上的名人,能讓他記住,或是結交一番,以後後人流傳的詩作中,說不定會出現自己的鼎鼎大名。

  走在最前方的李自明,回過頭,一看小兒子屁股的撅向,就知道這小子在想什麽了。

  他正想敦促著幼子回家早點休息,明日一早一同入洛陽,但見身邊的妻子率先開口了。

  “賢兒要去看看,那你就去看看,我和你爹就不去。

  誌兒若也想去,那就一同去,你們記得早點回來就成了!”

  李自明在喉嚨裏哼了一聲,雖沒說什麽,但顯然也是同意了家裏老婆的說法。

  李誌看了旁邊的媳婦蘇玥一眼,搖了搖頭:“我……我就不去了,讓季弟一人去看看吧!”

  李賢幽怨的望了眼自家兄長一眼,他本來還想著兄長能一起留下來陪他呢,要是又有鬥詩,說不定可以讓兄長衝鋒一波,自己在後麵搖旗呐喊。

  “都說有了媳婦忘了兄弟,這話一點都不假!”

  李賢搖頭歎息地看著家人消失在酒肆門口,隻好一個人往那人群裏擠了進去。

  人太多,因為不小心碰到了某個女子的手臂,被罵了聲“流氓”後,李賢馬上退了出來。

  早知如此,就該把孫二狗和南溫這兩個忠實的小跟班帶來開路。

  不過這並不妨礙周圍人的歡呼聲入他耳。

  “柳三變,再來一首!”

  “是極,方才的不盡興!”

  柳三變?

  不就是柳永嗎?

  高中的語文課本裏有學過,北宋此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放在古代,就是現在,那可是詞壇新秀。

  隻是按照柳永的出生月份,現在到正直意氣風發的少年時,自然沒有做出“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那等詩詞。名氣當然也沒有達到極盛,但在大宋文壇裏,也已收獲了不少忠實粉絲。

  李賢整個人愣在了原地,不會這麽走運吧?!

  出門就撞見大名鼎鼎的柳永!

  李賢拍了拍臉,向旁邊一個和他年紀差不了多少的青年問道:“敢問兄台,內中的士子,可是河東人柳永?”

  那被盤問的青年初時有些不耐煩,任誰高高興興地看著偶像的演唱會,被人打斷都會不開心。

  但見後者問起的是自家偶像,青年頓時來了興趣。

  “咳咳,小兄弟猜對了,前麵的,正是河東柳三變。前歲他於蘇州做了首《雙聲子·晚天蕭索》,不知兄台聽過沒有。

  晚天蕭索,斷蓬蹤跡,乘興蘭棹東遊。三吳風景,姑蘇台榭,牢落暮靄初收。夫差舊國,香徑沒、徒有荒丘。繁華處,悄無睹,惟聞麋鹿呦呦……”

  李賢隻是打聽個人,沒相對這位柳永的小迷弟,還給他深情脈脈的吟上了。

  李賢不是來聽這無關緊要之人來讀詩詞的,他也沒聽過這首《雙聲子·晚天蕭索》,到是非常熟悉的一首《雨霖鈴·寒蟬淒切》還沒寫。

  為了讓這位吟詩的兄弟停下來,李賢忙點頭表示自己知道,為了證明,還背了首柳大作詞人於曆史上的鹹平末年,也就是前年寫的一首詩。

  這首詩,據說是當年柳永進京趕考,路過錢塘,贈予兩浙轉運使孫何的一首。

  李賢這兩年在華州,就聽人經常吟唱。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那大兄弟一聽李賢的背誦,果然停了下來。有了共同的話題後,不知不覺將之當成了自己人。

  “柳三變據說也是今年參加省試的,兄台莫不也是今年的科舉士子?”下巴長了個黑痣的青年驚奇道。

  李賢忙擺了擺手:“我不是,我沒有,我今年才十五!”

  黑痣青年恍然,看在大家同喜柳永的份上,以過來人的身份勸告道:“十五正式讀書時,好好進行課業,再過上十年二十年,考的一個進士也不是什麽問題。”

  李賢接受了好心人的建議,但他心裏嘀咕著,若是過個十幾年二十年多年才考中進士,那是對他這個聰明絕頂者的侮辱。

  看不起誰呢?!

  他打定決心了,等在國子監進學兩年,就參加科舉,去東華門唱名。

  來觀柳永的人多是多,李賢並沒有因為人多擠不進去就離開。

  這次見到柳永,運氣屬實不錯,過了這家,不知道下一次相見是何事了,不能這麽簡單的放棄,怎麽也要留下名片才是!

  高中課本裏關於柳永可說了,這位大詞人,四次落第,一直流浪,流浪……

  心心念叨著進入仕途,直到仁宗親政,特開恩科,他才做了官。

  功夫不負有心人,李賢一直等待最後,前麵人走的差不多了,才湊到豐姿灑落的柳永身邊。

  “華州人李賢,見過柳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