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相談2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2-02-27 11:33      字數:2079
  朱慈烺怔怔出神,直到朱媺娖叫了兩聲,他才回過神來,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娖兒,周顯可有什麽話要你帶給我?”

  朱媺娖點了點頭,從袖筒裏拿出一封信遞給朱慈烺。“他沒說別的,隻說你看過這封信就明白了。”

  朱慈烺打開,隻見裏麵隻有一句話。“但凡南北割據,南邊必據有襄陽、川蜀,現今二者皆不屬明,為之奈何!”

  就這……

  朱慈烺愣在當場,過了好半晌,他突然哈哈大笑,將信遞給朱媺娖。

  朱媺娖看過以後,疑惑的看向朱慈烺,“皇兄,這是?”

  朱慈烺止住笑道:“周顯這是向朕求援呢!但又不願明說,隻能用這樣的好似很好心的提醒朕,寫下了這樣莫名其妙的話。”

  朱媺娖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太懂。“皇兄,那你會幫他嗎?”

  朱慈烺沉思片刻,輕輕的點了點頭,“若是周顯能將清軍引到河南,朕自然不會錯過收複襄陽的機會。但目前還有點問題……”

  朱慈烺轉頭向朱媺娖道:“娖兒,天也不早了,你也早點休息吧!明日我們再相談。”

  朱媺娖點了點頭,站起來微微一揖,起身告辭。

  朱慈烺送她到殿外,看著她走遠。

  韓讚周上前,“陛下,夜裏涼,是不是去皇後那裏歇息?”

  朱慈烺搖了搖頭,“派人出宮,叫史可法、高宏圖、薑日廣、堵胤錫來,朕在武英殿等著他們。”

  走了兩步,朱慈烺突然回轉身子,“把魯王、盧九德、馬吉祥,還有馬士英也同時叫過來。”

  朱慈烺拿出周顯的信遞給韓讚周,讓他傳給眾人閱看。“堵愛卿,若是周顯和清軍在中原大戰,那我軍能否收複襄陽和巴蜀?”

  堵胤錫沉默了片刻,恭謹回道:“陛下,若能盡快收降闖軍,以其為前驅,收複襄陽指日可待。至於巴蜀,小曹將軍在川地失利,目前暫時無再次出兵北進牽製吳軍的條件。而若僅從荊州一路西進,道路險峻難行,而吳軍隻要全心應對,收複巴蜀就會困難重重。”

  看朱慈烺眉頭微蹙,堵胤錫繼續道:“陛下,臣以為目前大明不具備收複巴蜀的條件,對吳三桂應以拉攏為主。畢竟若我大軍進逼襄陽之時,吳三桂出兵支援襄陽清軍,將會給我軍帶來無窮的麻煩。”

  朱慈烺轉頭向默默頷首的史可法,“史愛卿,方一藻有回信了嗎?”

  方一藻曾任遼東巡撫,吳三桂曾拜到他門下。後來因為和滿清私下議和的事情泄露,方一藻被黃道周抨擊而被罷官。

  考慮到他和吳三桂的緊密關係,得史可法推薦,充當使者去見吳三桂。

  史可法點了點頭,回道:“方一藻在回信中說,吳三桂對其極其客氣,但對歸降朝廷之事卻一直閉口不言。唯有其手下軍師夏國相在與方一藻私下相談的時候,提起滿清封吳三桂為蜀王,許諾讓其永鎮巴蜀。”

  朱慈烺握了握拳頭,“吳三桂也想朕如此待他?”

  史可法輕輕的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高宏圖上前一步,聲音洪亮道:“陛下,吳三桂本是大明之臣,受大明隆恩日久,卻在大明危難之時投靠滿清。此等不忠不義之徒,若是封王,那置其他忠臣良將於何地?所以,封王之舉萬萬不可。”

  薑日廣眉頭緊皺,“但若不封其為王,以吳三桂之性情,會不會徹底投向滿清?現今吳三桂已完全占據巴蜀,朝廷對其封不封王,又有何等區別?隻不過一個虛號,給不給他又有何等所謂?要知道,吳三桂目前可有雄兵近十萬。”

  高宏圖大手一揮,“薑大人此言差矣!大明目前雖然隻剩半壁江山,但是卻是天下正統之所在,在某些事情上絕不可讓步。”

  馬士英附和道:“高閣部所言極是,吳三桂何等人,怎麽配封王?異姓封王,置各地大明藩王於何地?”

  高宏圖雖然不喜馬士英,對他的附和自己卻十分滿意,深深的點了點頭。

  朱慈烺也點了點頭,轉向堵胤錫道:“堵愛卿,你以為呢!”

  堵胤錫道:“臣以為兩位大人所言的都有道理,但臣更覺得吳三桂是否歸順大明不在於他,而在於外在形勢的變化。若大明強,他自會歸順大明。若滿清勢大,他仍舊效忠滿清。但他更希望的恐怕是南北對峙,好讓他永久掌控川蜀。”

  朱慈烺點了點頭,“你繼續說。”

  堵胤錫道:“陛下,封吳三桂為王獲取不了他的忠心。若是能穩住他,不封其為王亦可,例如以侯公之爵誘他,許其鎮守川蜀。隻要可以暫時穩住他,好讓我大軍收複襄陽,至於將來之事留作將來再做考慮。畢竟現在形勢瞬息萬變,實難料將來會如何?臣以為我軍首要之務還是盡快收降湖廣闖軍,否則就算形勢有變,我軍恐怕也難有所作為。”

  堵胤錫的話引得了眾臣的一致讚同,又談了良久,他們終於達成了一致。最多給吳三桂封以侯爵,但可以許諾讓其永鎮巴蜀。

  最後,朱慈烺說道:“堵愛卿,你盡快趕回武昌,朕給你全權之責,收降他們。若有機會,起兵向北,收複襄陽。”

  堵胤錫跪下,“臣遵旨。陛下,臣還有一請。”

  朱慈烺點頭道:“你說。”

  堵胤錫道:“高傑和闖軍不和,請陛下下旨將之調離湖廣,以避免生亂。”

  朱慈烺點頭同意,說道:“如此也好。史愛卿,要不就將高傑調回南京吧!”

  史可法回道:“陛下,曹變蛟川地戰敗,一直在請求朝廷援兵,您看是不是將高傑直接調向雲南?而且,若有一支朝廷大軍在雲南,也可以在南側牽製吳三桂,以防他到時候增援襄陽清軍。”

  朱慈烺明顯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史可法的意思。

  因為史可法曾向他提過,大明現在各地都缺銀子。雲南是富足之地,銅礦豐富,又有沐國公數百年的財富,正可以納之為朝廷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