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相見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2-02-27 11:33      字數:2067
  隨著一聲太監的唱和,朱慈烺走進屋內。

  朱媺娖迎上去,款款施了一禮,“皇兄!”

  朱慈烺扶住她,“娖兒,你我兄妹什麽時候也要如此多禮了?”

  朱媺娖看著朱慈烺,心中湧出一些別樣的感覺。

  朱慈烺和崇禎帝長的很像,臉型方正,柳眉細長,眼睛溫潤而有神。隻不過近兩年不見,他身上完全不見以前的那種灑脫和輕快,多了一些老成持重,隱隱約約有些威嚴。

  這大概就是別人所說的天子之氣吧!朱媺娖在心中暗想。“皇兄現在是皇帝了,娖兒可不敢在您麵前失禮。”

  朱慈烺說道:“朕是皇帝,但更是你的兄長。無論何時,這裏都是你的家,而朕無論如何都會一直護著你的。”

  朱媺娖臉色微動,深深的點了點頭。她拉出身後的昭仁公主,“昭仁,快來見過皇兄。”

  昭仁看著眼前這個陌生的男子,怯怯的喊道:“昭仁見過皇兄!”

  朱慈烺蹲下身子,十分寵愛的摸了摸她的頭,眼神有點失落道:“昭仁都這麽高了,我這個當兄長的該……”

  說著,他在身上四處摸,最終摸出一塊玉玨,遞給昭仁道:“昭仁,這是皇兄送給你的,快拿著。”

  昭仁看向朱媺娖,見她點頭,這才接過。“謝謝皇兄。”

  夜色降臨,昭仁被宮女帶下去安歇。朱慈烺和朱媺娖相對而坐,麵前擺著數杯清茶,“娖兒,見過你皇嫂了嗎?”

  朱媺娖點了點頭,“皇嫂人很好,賞賜了不少東西,昭仁很喜歡她。”

  朱慈烺笑道:“當初眾臣讓朕迎娶左帥之女,以拉攏左軍,朕是百般不願。但等迎娶了她,卻發現她性格溫和,知書達理,和她父兄完全不同。母後若是還在世,應該也會對她很滿意吧!”

  看朱媺娖臉色黯淡,朱慈烺又自顧自的輕輕搖了搖頭,“唉!不說這個了。對了,娖兒,周顯打算什麽時候迎娶你?”

  朱媺娖臉色一紅,“皇兄,……”

  朱慈烺笑著擺了擺手,“女大當婚,有什麽不好意思的。而且讓你嫁給周顯,這可是父皇當初定的,還是早日辦了好。”

  朱媺娖抬頭看向朱慈烺,見他不是在開玩笑,奇道:“皇兄,您不怨周顯?”

  朱慈烺明顯沉默了一下,“說不上怨吧!畢竟若沒有他,我們當日恐怕連京師都出不了。但他身為大明之臣,卻背棄大明,這點朕永遠也不會原諒他。”

  看朱媺娖沉默不言,朱慈烺繼續道:“之前在宮中,看到父皇每天都很忙,卻不知道他在忙什麽。直到朕當了這個皇帝,才知道他身上的擔子有多重。但無論如何,身為朱家子孫,就應該擔起這樣的擔子。而在當皇帝之後,朕也明白了,處於高位,所做的決定也並非完全由個人所決定。朕理解周顯,但不會原諒他,但若其悔悟,一切都可彌補。娖兒,朕想你帶句話給周顯,若他願意重新歸附大明,朕保他為王。”

  朱媺娖眉頭緊蹙,最終搖了搖頭道:“皇兄,我也曾這樣勸過周顯,但他總不願回答。有一次被我問的急了,他對我說‘帝王最無情,今日許諾,明日就會背諾。如霍光、梁冀、曹操、王莽這些權臣,不管忠奸,哪個能完全獲得帝王的信任?即使他信皇兄你,但他不信你的後繼者。他身上擔著十餘萬將士和近千萬百姓的生死,自背明自立那一刻起,他便隻能一直向前走下去。’”

  朱慈烺沉默了片刻,說道:“若是周顯擔心禍及家人。朕可以下旨,宣告天下,讓後世子孫遵從。”

  朱媺娖搖頭苦笑道:“皇兄,你沒聽懂周顯的話。他是說,人性自私,在皇權麵前,一切許諾都不靠譜。”

  朱慈烺麵帶失落,無奈的搖了搖頭道:“看來,朕和周顯之間是免不了一戰了。”

  朱媺娖臉色一怔,“皇兄……”

  朱慈烺擺了擺手,“娖兒,朕是天子,自應該為大明中興竭盡全力。就算有以前的舊情,在天下大義麵前也不值一提。隻是讓你夾在中間,為難你了。”

  朱媺娖低著頭,沉默了好半晌,突然問道:“皇兄,你是不是打算趁周顯和滿虜大戰之時出兵北伐?”

  朱慈烺勾了勾嘴角,淡淡笑道:“皇妹,你也太看輕你皇兄了吧!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辱,這點道理朕怎會不知?況且,周顯對抗的滿虜,若朕趁其陷入困境而出兵,頃刻間就會喪失天下之心,朕豈能如此愚蠢?”

  朱媺娖放心的點了點頭,“皇兄,若周顯在北地戰敗,您還會收留他嗎?”

  朱慈烺沒有猶豫,“當然會。”

  他隨即一怔,“娖兒,你這是何意?難道周顯在北地的戰事不利?這是周顯問的還是你自己做主問的?”

  朱媺娖搖了搖頭道:“不是周顯的意思。自我回濟南之後,聽到的都是有關和滿虜相戰的情況。雖然有些我也聽不懂,但也能看出形勢並不好,因為山東各地都在招募兵卒。甚至要求所有青壯都集中到一起進行兩個月時間的訓練,連秀才都不能免除。這是在以前無論如何都不會出現的情況。”

  朱慈烺沉默。

  在天下人眼中,大明依舊是正統。即使在周顯治下的山東,也有不少人心向大明,朱慈烺對山東的情況並不是一無所知。

  朱媺娖所提的這些,朱慈烺也早就知道。

  從各個角度講,周顯的實力都不如清軍。兵部推斷他會介入河南的戰事,但覺得他隻是為了收降河南的闖軍,並不會與清軍發生大規模的戰事。

  朱慈烺本也深信這點。因為在不久前,鄭成功上報,周顯又向基隆增派了包括五艘戰船在內的十五艘船隻和五千士卒。

  但此刻聽到朱媺娖這樣說,朱慈烺心中卻有一些不安。他不知兵,但也知道隻有戰時才會大量招募兵卒。他心中不禁暗自嘀咕,莫非周顯是打算與清軍在河南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