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升官提職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2-02-27 11:33      字數:2145
  “銀子等你去了遼東後再給,棉衣再過半個月就能發到你手裏。”一個粗獷的聲音飄來。

  範慎連忙站起來,向站在門口的中年男子彎身拜道:“小民拜見丁守備。”

  丁維嶽道:“你認得本將?”

  範慎回道:“上次您來的時候,我陪在劉管事身邊,有幸目睹將軍。”

  丁維嶽點了點頭,說道:“劉絲桐去定陶了,人不在這裏。現在有一批輜重從濟寧運來,你立即去找二百壯夫,將所有東西搬運入庫,同時造冊登記。若東西有失,我拿你是問。”

  範慎連忙道:“小民遵命,我這就去。”

  丁維嶽點了點頭,看著站立在旁的宋鴨蛋,眼睛微眯,出言問道:“你是幹什麽的?”

  範慎忙替他回道:“丁守備,他叫宋鴨蛋,是剛逃到這裏的流民。”

  丁維嶽上下打量了宋鴨蛋一眼,說道:“這身板,不當兵可惜了。若你願意到軍中為卒,隨時來找我。”

  說完,他便走了出去。

  範慎看著呆在當地的宋鴨蛋,笑著道:“恭喜宋老哥。”

  宋鴨蛋癡癡道:“恭喜什麽?”

  範慎道:“當然是到軍中為卒啊!有丁守備看重,以後前途肯定不可限量。到時候可莫忘了老弟啊!”

  丁維嶽走了,留下了他的副手周魁軒。

  範慎帶著宋鴨蛋,又從營地找來二百青壯,耗費了大半夜。將所有的東西都搬運完畢,並清點完成。

  之後,每個人得了二十個銅板,還有兩個窩頭。

  宋鴨蛋大方了一次,想把那二十個銅板送給範慎。但範慎沒收,反而把自己應得的兩個窩頭交給了他。

  周魁軒眼看範慎辦事麻利,替自己省了不少事,心中高興。回去之後,向丁維嶽說了他的不少好話。

  第二日丁維嶽再來,向劉絲桐提了此事。

  不久之後,範慎就被提為他的副手,當了總書吏。

  再後幾日,一座大校場在營房的西麵建了起來,周圍用木欄圍著。

  宋鴨蛋作為首批的一千青壯被加以訓練,而訓練他們的教頭就是他見過的,丁維嶽的副手周魁軒。

  而宋鴨蛋因為身型高大,被直接任命為把總。

  因為一個千總,三個隊哨還有他們的副手都是軍中將士。宋鴨蛋所任的這個把總已是除他們之外的最大的官,手下管著百十號人。這讓他十分高興,不僅因為當官了,還因為參與訓練的士卒吃的兩頓飯都是幹的。

  吃的好了,宋鴨蛋的身材愈顯高壯。

  在這裏,他認識了裴守正、張七、崔三棱、張堯中等人。

  在他們訓練的同時,幾間房子也建了起來。不同於他們所住的房子兩麵透風,這些房子都是完整的,甚至還有院落。

  幾個夫子被派到這裏,又從流民中識字的挑出來了十幾個識字的。把所有的兒童集中到一起,教他們識字,算是臨時的私塾。

  除此之外,從濟寧還送來了幾十台織機。從流民中招募婦人,給工錢讓她們織布,製鞋,然後官府收上去之後再發給下去。

  等到三個月後,流民數量雖然在不斷增加,但她們所做的棉衣基本上可以滿足六成到七成的人的需求。

  期間,還有商人來這裏招工人。說是要到膠州和連雲港修港口,開出的工錢還不低,為此走了不少人。

  但人一批接著一批的走,又一批批的來。

  因為已有清軍騎兵從南陽攻入豫中和豫南,河南局勢更加混亂。有不少遂寧府和開封府,甚至更遠的汝州府和南陽府的百姓逃入徐州或定陶。

  衛輝府,牧野。

  陳子龍看著箱子裏麵滿堂堂的銀子,眉頭上調,“本官這裏缺的是糧食,萬撫台他送來這麽多銀子來幹嗎?”

  孫軒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頗為委屈的說道:“大人,這是萬撫台給的,屬下能有什麽辦法?況且,用銀子不是也可以買糧嗎?”

  陳子龍怒道:“買糧?去哪裏買?現在這三府一片白地,饑民、盜賊比安分的百姓還多。況且這銀子是白給的嗎?萬撫台他是想我用這些銀子來招募士卒,用以衛護黃河北岸。可是招了兵卒,吃什麽?”

  發了一會怒,陳子龍看孫軒滿臉尷尬的站在那裏,無奈的擺了擺手道:“本官不是在生你的氣。一路辛苦了,下去歇息吧!”

  孫軒長舒了一口氣,向陳子龍抱了抱,轉身離開。

  “哎!”陳子龍突然出聲叫住了他,問道:“孫軒,你帶來的那一千騎兵是不是今後就留在這裏了?”

  孫軒心中暗自抱怨了一下,信中不是都說了嗎?但他表麵卻十分恭謹的回道:“是,萬撫台說讓末將一切都聽大人的吩咐。”

  陳子龍點了點頭,說道:“終於有件舒心的事了。”揮了揮手,讓孫軒離開。

  斜靠在椅背上,陳子龍莫名感到有點疲憊。事情繁雜,卻沒有解決的方法。最近他感覺自己的性情愈加急切了,動不動就生氣。他雖然知道不對,但總控製不住自己。想到這裏,他輕輕的歎了一口氣,端直了身子,問向旁側道:“秦知府和馬守備還沒到嗎?”

  秦時宜慌慌張張走進大堂,他本是輝縣縣令。在闖軍攻來之時,衛輝諸官隨當地知府一起歸降。後闖軍放棄衛輝南撤,他不願離開,選擇留在了當地。

  闖軍來了走,官軍走了來。

  一些當地鄉紳看到闖軍離開,就又打出大明的旗號占據城池。再加上留下來的闖軍,還有各種盜匪橫行,衛輝府也亂成了一鍋粥。

  而秦時宜靠著自己以前積攢的威信,在輝縣積極組織鄉紳,百姓共同守衛城池,使衛輝縣成為少數幾個沒有失陷的縣城。

  當周顯派兵來到衛輝的之後,秦時宜看其秋毫無犯,就轉而打開城門迎他們入城。

  而當時山東事情太多,而衛輝府太遠不能顧及。就給了秦時宜一個知府的虛職,讓他暫時管理衛輝府。

  PS:明末榆園軍起義持續了十二年,規模大,範圍廣,是一大群農民的自發抗清起義。其中丁維嶽、宋鴨蛋、範慎、劉絲桐、裴守正、張七、崔三棱、張堯中等都是當時各地方的起義領袖。

  寫在這裏,聊表尊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