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南洋事變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1-03-03 15:29      字數:2111
  正當周顯大肆鼓吹自己將來的雄心壯誌時,顧炎武和呂明一起走進了後院。他向李岩抱了抱拳,接著將一封信遞給周顯,“督帥,南洋那邊生事了。韓參將來信說,短時間內他無法抽調足夠的船隻來魯。”

  周顯皺了皺眉頭,拿起信看去。

  按照他原有的計劃,在開春之後就應該增兵遼東。但後來因為事情太多一拖再拖,最後隻能先讓楊震帶了三營兵卒前去遼南。

  在不久前,李開遣部奪取了覺華島,並開始在島上修葺、擴建原有的城池。

  因為覺華島距離遼東海岸隻有不到二十裏,距離杏山、塔山、鬆山也就百裏,而距離遼東重鎮錦州和山海關也都在二百裏之內。

  由此出兵,隨時可以截斷山海關到遼東的道路。

  這讓清軍很擔心,由此向寧遠周邊增調了不少兵卒,特別是塔山、杏山兩地,兩地守軍加起來已超一萬。

  因為他們無船,隻能被動的沿海岸建堡防守,這無疑有利於覺華島守軍。而那邊駐兵眾多,導致其他地方防守的兵力有所減少。

  而在不久前,李定國也攻破了鳳凰城,兵鋒直指通遠堡。使清軍在遼南方向的兵力更少,至少要比以前縮減了三成以上。

  周顯覺得這是個機會,如果趁機出兵奪取蓋州、海州,就可進入遼東腹地。

  兩地土地遼闊、肥沃,適宜耕種。

  拿下它們,以兩地為根基,修建壘堡,屯兵防守。聚集對滿人不滿的漢人百姓,在當地施行屯田,增加田賦、糧產收入。

  到時候,將不再用從其他各地調糧去遼東,那才算徹底在遼東立足。

  但兩州多為平原,適宜騎兵衝殺,而周顯手下多為步卒。為此,周顯必須保有絕對的兵力優勢,這才是他下令讓韓括派船北上的原因,他準備親率兩萬精卒親自前去遼南。

  實際上,之前周顯已經調用了部分商船,但數量完全不夠。繞道日本向奴兒幹都司運送兵員、輜重都耗用了大半,剩下的最多一次隻能運送一營士卒。

  本來,韓括應該至少再派一半戰船和商船北來。但目前……

  看周顯眉頭緊蹙,長久沒有說話,李岩問道:“忘筌,怎麽了?”

  李岩把信遞給他,“以前,我言說要用六十萬兩白銀購置馬六甲海峽,以讓亞奇和柔佛兩國共同對付荷夷。同時,又聯結馬打藍王國,讓其威脅荷夷聚集的巴達維亞。但亞奇、柔佛兩國太不頂用,被荷夷打的大敗,隻能向韓括求援。而馬打藍蘇丹阿貢不久前病逝,手下數子爭權,他治下那個擁兵二十萬的大國已經分崩離析。荷夷拉攏其中一支,打擊其他數支,我軍在當地軍隊的處境越發艱難。”

  李岩並不知道這些,他麵帶疑惑的問道:“這些都是南洋國家嗎?”

  周顯點了點頭,“荷夷遠在大洋的另一端,實乃彈丸小國。但靠著遠洋航運,飛速發展,目前在全球擁有大型商船、戰船兩萬餘艘。其海外殖民地,已超其國土數百倍。”

  李岩不解道:“國土就是國土,海外殖民地是什麽?”

  周顯為他解釋道:“按照地域劃分,全球共有七大州。稱為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極洲和大洋洲。我們所在的地方便是亞洲,南洋諸國,日本、韓國都屬於此州。南極洲乃極寒之地,常年處於被冰雪覆蓋之中。半年白晝,半年黑夜,人煙稀少。”

  這個時候還沒有七大洲的概念,大洋洲和南極洲還未被發現。但周顯為了讓李岩有個大概的觀念,才提前引進了這個。

  李岩道:“半年白晝,半年黑夜,真有這樣的地方?”

  周顯點了點頭,“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李兄博覽群書,應該聽聞過唐代的昆侖奴吧!通體漆黑如墨,他們的家鄉便是非洲。而南美洲和北美州膚色和我們大致相當,但原始落後,其發展還不如我國之戰國時代。大洋洲在南洋馬打藍蘇丹國之東南方向,是距離我國最近的大洲,但也有兩千四百多公裏。地域廣闊,人口稀少,發展甚至比南、北美洲更加落後,隻有一群群原始部落。而其大部分地區以荒漠為主,大部分地方都不適合耕種。但其礦場豐富,尤其大洋洲大陸西海岸的鐵礦。比整個大明還要多,而且含鐵量更高,更容易冶煉和製作各種鐵器。”

  李岩問道:“這個大洋洲很大嗎?怎麽以前沒聽說過?”

  周顯回道:“很大,如果僅算長城之內的土地,它甚至比大明還要大。但大洋洲整片大陸人煙稀少,所有的加起來也就相當於大明一府的人口。”

  李岩眉頭微蹙,輕輕的點了點頭。“那歐洲便是荷夷的家鄉吧!”

  周顯笑了笑道:“對,歐洲都是白人,高鼻梁,藍眼睛,毛發各異。雖然我們稱荷夷為紅毛鬼,但實際上他們的頭發不止紅色,還有白色,黑色,黃色等。大明以上國自居,視其他各國為蠻夷小邦,但實際上歐洲的這些國家在很多方麵已經超越大明。例如火器,他們製作的各種火炮比大明還要先進。例如航海,他們可以航行數萬裏,來到大明來傳教,尋寶。例如他們製作的鳴鍾,裏麵工序之繁雜,科技之先進已不是大明工匠所能相比。例如天文,地心說,天體論,也超過了現有的大部分觀星家。還有……”

  李岩挪了挪身子,很不自然的說道:“忘筌,你有點太高看這些白夷了吧!”

  周顯還未回答,坐在旁側的顧炎武道:“李公子,之前我也不信,但看過他們帶來的那些著作之後,發現這些白夷確實有可取之處。現在在濟南學院有個叫威爾斯的牧師,作為夫子教授一些天文、醫學和一些有關歐洲的情況。李公子若得閑暇,可以與之交往一番,相信會有一些不同的感受。”

  李岩扭頭看了顧炎武一眼,仍有點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