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談2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1-03-02 21:43      字數:2080
  周顯擺了擺手,十分自信的說道:“這個暫時倒不必擔心。”

  他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實際上我倒很希望清軍主動來進攻山東,要不然我沿運河修建的那些壘堡不就沒用了嗎?如果能借防禦作戰來消耗清軍精銳,我求之不得。但我想短時間內,多爾袞應該不會那麽做。畢竟滿清還未完全使北地歸心,他能調用的兵力沒多少,要打山東多爾袞就隻能靠他手下的旗兵。在漳水那邊他還能通過小規模騎兵突襲占點便宜,在這邊他若想殺入山東腹地,我先弄死他幾萬人。

  李岩看周顯雙眼閃爍,似乎對此十分期待。他輕輕的點了點頭,淡淡笑道:“你心中有計較就好。”

  周顯沉聲道:“自在沙河北岸擊敗闖軍之後,清軍雖然有些小動作,但在各地基本上都采取守勢。多爾袞為何不引兵南下?除了我上麵所說的北地還未歸附外,我想他在積攢實力,等待機會。等我們這些人相互廝殺,拚的筋疲力盡,然後他好坐收漁翁之利。目前闖王已經準備南下了,隆武軍接下來肯定也會有所動作。等到天下大亂,清軍的機會便來了。”

  李岩眉頭微蹙,“若將來真讓滿虜得了天下,那我們可真就愧對祖宗了。”

  周顯點頭道:“所以,我必須集中力量先把滿虜給滅了。無論損失多大,這件事我都必須做。若是將來太子,隆武軍,闖軍其中一個勢大,到達我難以抵抗的地步,我可以有條件的歸降他們。”

  李岩略顯驚愕,“忘筌,你說的可是真的?”

  周顯點了點頭道:“當然是真的。若是真有那麽一天,我願意放棄兵權,遠航出海。反正大海廣闊,總有我的容身之地。但我希望那一天永遠不會到來,因為我覺得他們都不行。這天下需要的一場徹徹底底的大變革,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做到天下一統。”

  李岩挑了挑眉頭,有些玩笑的說道:“忘筌,你的心是越來越大了。”

  周顯挺直起身子,表情頓時嚴肅了起來,“秦、漢、晉、隋、唐、宋、元、明,從古至今,華夏每個大一統的王朝最多都隻能持續二百多年,然後就會迎來分崩離析,天下大亂。不知要曆經多少年的混亂之後,一個新的王朝才能重新建立起來,然後重新回歸盛世。如此循環往複,一代接著一代。但在這循環之中,沒人注意到在亂世之中有多少百姓喪命。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李兄,你說一個王朝為何就不能千秋萬代,永久相傳呢!”

  李岩愣在當地,皺眉沉思。

  李強這時過來,手中端來了托盤。裏麵放著一茶壺,兩個茶杯。他端起水壺給周顯倒了一杯茶,“周督帥,您請。”

  周顯端起來抿了一口,笑道:“李強,你這泡茶的功夫是越來越純熟了。”

  李強看了李岩一眼,發現他眉頭擰成了一股繩,像是在想著什麽,並沒有注意到這邊。他手掌放在嘴前,壓低聲音道:“這裏就我一個人照顧大少爺起居,什麽都要自己幹,能不純熟嗎?督帥,你勸勸大少爺,讓他不要一直待在這院子裏了,都快悶出綠毛了。”

  周顯笑了笑,知道悶的不是李岩,而是李強他自己。隻不過這些日子照顧李岩,也真是難為他了。“放心,快了。”

  李強萬分高興,向周顯輕輕的點了點頭,退了下去。

  周顯緩緩飲著茶,心中想著一定要說服李岩為自己所用。

  過了一會,看李岩依舊沒有回應,周顯輕輕的推了他一下。

  李岩一怔,這才從恍惚中回過神來,沉默了一會道:“王朝更迭乃是常態。開國皇帝需要平定天下、開疆擴土,多是銳意進取之輩,否則他們也奪不得這天下。二代,三代帝王心念開國帝王創業的艱辛,進取或許不行,但足以守成。但他們的後世子孫輕輕鬆鬆便坐擁了整個天下,不需要他們開創基業,也不需要他們守住疆土。他們得到的一切都太過輕鬆,所以變的不加珍惜,日漸懶惰。昏君輩出,明君反而成了鳳毛麟角的存在,朝政混亂。再加上其他如土地兼並,異族侵入,災荒,內亂等等因素,能堅持二百多年已實屬不易。”

  周顯點了點頭道:“李兄有沒有想過,若是有一個王朝,君王隻是一個虛職,而實際的掌權者是內閣。內閣與皇帝分權,相互挾製。君王永久,直至死亡,由其特定子嗣繼承。因為其不掌實權,皇位之爭便沒有太大必要。而內閣首輔以五年為期,看其實際掌權效果再定是否繼任,那就可保證每一代掌權者都不會是庸才。內閣數年一換,期間隻要出現一二俊才,就可不斷改善朝政,使整個天下向著有益的方向發展。”

  李岩愣在當場,過了一會,他連忙搖頭道:“不不,一個皇帝怎麽可能會分權給臣子?況且你說的內閣怎麽產生,還不是由皇帝指派?”

  周顯道:“若我得了天下,我不稱帝,但會強迫自己的兒子執行此事。隻要成了習慣,他們也就習慣了。內閣如何產生,由六部尚書、各部侍郎,加軍部,還有……,我還沒想好,反正就是共同推舉出來。而且我決定以後除去繼任皇帝的,長子為王,其他都為庶民。他們要什麽,自己去爭取,都別想活在安樂窩裏麵享樂。至於被封的侯伯,和被封的王一樣,每代降爵。例如王,長子降為侯,長孫就為伯,三代之後,就是普通庶民。”

  李岩臉露驚愕,“這……”

  周顯擺了擺手,繼續說道:“需要製定持續而有利於百姓的長久政策。例如,十年之內讓境內百姓不受凍餒之苦,三十年內讓所有百姓的飯桌上都有肉食。五十年內,讓天下所有百姓都至少接受三年蒙學。百年之內,治理好黃河、長江水患等等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