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檄文2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4      字數:2094
  一直愁眉不展的陳子龍轉頭向夏允彝道:“彝仲,以其今日所論,若是他真心如此想,可稱英雄。”

  夏允彝點了點頭,“這也是我當初我選擇留下的原因。你看那邊,劉孔和、談時邁、楊衍都曾是大明的將領,但此刻都歸服了督帥,而且都受到了重用。若是沒有一定的胸襟和眼光,以他這樣的年紀又如何做到現在的程度?”

  陳子龍向那個方向瞅了瞅,沒有再說話。

  周顯還在繼續說,“所以我決定出兵遼東,此舉有不少軍中將領表示異議。他們說天下大亂,應該趁目前闖王李自成和滿虜在北地大戰,積極擴充實力。實際上他們說的並沒有錯,此刻闖軍在京畿、河南雙向作戰,豫東兵力虛弱。此時出兵西向,奪取豫東不在話下,哪怕整個河南也可以試上一試。而出兵北上,全力相爭,收複京師也並非完全不可能。還可以趁著南方局勢不穩,出兵奪取南方諸省,以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或者向江淮進軍,徹底打垮隆武軍,以消除將來一個爭奪天下的大敵。但若是我們真那麽做了,所有人都在中原大地拚的你死我活,最後誰來抵擋滿虜?”

  周顯搖了搖頭,似乎在否認自己所想的一切。“不,我們不能那麽做。有人說天下士子之所以讀書,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生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今天有濟南學院的士子也在,我把這話同樣送給你們。但我不禁想,我們這些人當兵是為了什麽?我總結了七個字,保家衛國護蒼生。家是一個個小家,國是由一個個小家匯成的一個整體,而蒼生就是天底下的所有百姓。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首先擔起這個責任就應該是我們這些軍人。王朝更迭乃是常態,但天下之亡則是我民族、文化、華夏之亡。我們要保的不是一家一姓之王朝,而是整個天下。”

  這時,周顯轉向高台上端坐的眾人道:“闖王的使者,隆武帝的使者,大明新帝派來的使者,你們都在這裏。回去之後給你們的皇帝帶句話,在收複遼東、徹底擊破滿虜之前,我不會和你們中的任何一個開戰。但若是你們覺得因為我出兵遼東,實力有所減弱,就想趁此機會來侵占山東。那麽我可以告訴你們,到時候我寧願拚的兩敗俱傷,也要打的你們全麵崩潰。你們若敢趁火打劫,我就敢讓你們付出足夠的代價。”

  顧君恩臉色微變,但心中卻十分高興。

  以目前闖軍的情況,在很長時間內將很難有精力來吞並山東。周顯此刻在全軍將士麵前這麽說,將來想違背都難,等於徹底讓闖王安心。

  隻要闖軍能擊敗滿虜,那北地的形勢仍舊可以挽救。

  雖然顧君恩知道周顯看不到,但仍舊向他站立的方向輕輕的點了點頭。

  周顯轉過來頭,依舊看著台下的將士道:“你們有的來自遼東,有的來自河南,有的來自陝西,還有的是山東本地人。有以前為匪,專做打家劫舍買賣的;有受朝廷欺壓,被迫揭竿而起的;有曾歸順劉澤清,做過一些惡事的;也有家中貧寒,為了吃飽肚子來這裏的。但既然你們此刻在這裏,就是一樣的,都是我手下的兵卒。此次出征遼東,對於你們所有人來說也是一個機會,千載難逢的機會。”

  “我在此許諾,軍中今後完全以戰功論。隻要你立的功勞夠大,就可以一直向上提職。哪怕你現在是一小兵,將來封將拜侯也未必不可能。唐代詩人杜甫曾有詩曰‘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我給你們這樣的機會,能不能做到,就看你們各自的本事了。至於擊敗滿虜之後我們該如何抉擇,到時候再說。”

  聽著下麵的高聲呼喊聲,周顯接著道:“我再給你們說一句。若是將來你們覺得我不行,或者在我這裏不能完全施展你們的才華,想要選擇一個新勢力投靠。告訴你們的上司之後就可離開,我絕對不阻礙的你們的好前程。但若是你們投靠滿虜,休怪我翻臉無情,這樣的人不配在我手下為卒。”

  一隊隊從營中出發,然後逐漸消失在視野外。

  他們中的一部分會前往劉公島,然後從那裏啟程前往朝鮮。另一部分會前往蓬萊,然後從那裏出發前去遼南。

  李開抱拳道:“二公子,若是沒什麽事,我就先走了。”

  周顯點了點頭,“一切小心。”

  說完,他轉向站在李開身後的王俊和夏魁元道:“前段時間你們配合黃宗羲征糧征稅這件事做的很不錯。本來這次沒打算讓你們去遼南,但考慮到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會以小規模襲擾清軍為主。你們以前麵對官軍的重重圍剿都能堅持下來,想來這也不是什麽難事,我就想讓你們教教其他兵卒如何打這樣的仗。況且,以後以軍功論職位,躲在後方是很難有晉升機會的。”

  王俊心思活絡,一聽這話頓時反應過來,連忙道:“多謝督帥,我們二人一定全力輔助李副將做好此事。他讓我往東,我們絕不往西。他讓我們下刀山,我們絕不去下火海。”

  等送走幾人,李定國騎馬過來。

  看他翻身下馬,周顯笑著問道:“李兄,去見過隆武帝派來的人了?”

  李定國點了點頭,“現在隆武帝所占據的隻有淮南那一片區域,三麵皆敵,他們想確定你是否真的不會進攻他們?我已經替你向他們做出了承諾,所以別讓我做個無信之人。”

  周顯笑道:“放心,我說過的話一定算數。倒是你,去了朝鮮那邊之後,我希望今年在鳳凰城一線有所突破。”

  李定國皺眉道:“這麽急?”

  周顯點頭道:“之前韓勇從遼陽撤回朝鮮的時候,有一支近千人的隊伍在孟越的率領下向更北方而去。以吸引清軍主力,為韓勇撤離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