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態勢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4      字數:2116
  河間府,景州,吳橋。

  楊衍下船登岸,向等在岸邊的李來亨抱拳道:“小李將軍,好久不見。”

  李來亨麵無表情,“也不是很久。說吧!你要求見我,所為何事?”

  楊衍揮了揮手,身後士卒押著一隊人走了過來,有二十來個。“小李將軍,這些人我帶來還給你。”

  其中一人走到李來亨身旁,低聲說道:“少將軍,我們……”

  李來亨眉頭微蹙,擺了擺手,讓人帶他們下去。這些人都是派往山東的細作,雖然並非全部,但已經占了很大一部分。“楊將軍,你這是何意?”

  楊衍道:“最近潛入山東的細作很多。有韃子的,有吳三桂的,有隆武軍的,也有南明軍的,還有就是你們闖軍的。凡是韃子的,隻要發現入境,就地斬首。其他的隻要不在山東境內惹事,隻會禮送出境。這次把他們送還給你,隻是想讓你今後約束一下他們。探查一些情報可以,但不要在山東境內妄圖生事,否則誰都救不了他們。”

  李來亨臉色難看,但沒有反駁。“知道了。”說完,轉身就要離開。

  楊衍叫住他,“還有兩件事。一是這些天越過運河逃入山東的難民太多,但船隻有限,導致很多人無法過河,甚至因為貿然渡河而被淹死。所以,我希望你方能同意在河上搭建一條浮橋,由吳橋直通南麵的德州,方便百姓過河。”

  李來亨冷笑道:“搭建浮橋,是不是更方便你們進軍北上?”

  楊衍搖了搖頭道:“若是我軍有意打破和議,隻會出兵向西進攻河南,而不是北上進入北直隸。我想,稍微懂點形勢的都知道這點,我等你的回信。第二件事是,我軍精兵一萬五千餘眾將於近日離開山東前往遼東。除此之外,周督帥願意提供二十艘裝載火炮的船艦襲擊山海關內從秦皇島到永平一線的海岸,以此為你們牽製滿虜。但從山東北岸出發前往山海關沿線的距離太遠,希望你們能允許我軍在大沽海河口上岸停歇。”

  北直隸,薊州。

  看到李自成騎馬趕至,劉宗敏連忙上前,抱拳躬身行禮。

  李自成翻身下馬,看了看劉宗敏身後的諸將,問道:“怎麽沒看到芳亮,他人呢!”

  劉宗敏連忙回道:“劉芳亮身為先鋒大將,臨敵戰敗,致使我軍損兵折將,軍心動蕩。他深感有負陛下信任,已經率殘部駐防遵化,與敵血戰,以求戴罪立功。”劉宗敏鐵匠出身,不通文墨,這些文縐縐的話是手下幕僚教他的。

  劉芳亮性情溫和,是闖軍諸將中難得的好性格,人緣極好。劉宗敏擔心李自成追罪於他,故而這樣說為他脫罪。

  李自成麵無表情的點了點頭,沉默了片刻道:“派人通知他立即趕過來。”

  劉宗敏主力大軍駐紮在薊縣,曾經是大明鎮朔衛所在地,但到了明末已經完全廢弛。劉宗敏率大軍來到這裏的時候,四麵圍牆已經坍塌了大半,就剩下了幾個餓的半死的老卒和幾棟破舊的房間。

  好在這裏麵積很大,正方便大軍駐紮,這也是他選定此處的原因。知道李自成要來後,劉宗敏命人搭起了一座黃布覆蓋的寬大帳篷,內有精美的裝飾、座位,可以容納五六十人,開一個小型的堂會沒有任何問題。

  李自成在此召見了眾將,問了他們近日的戰況,用帶來的美食、美酒招待了他們。等到傍晚時分,劉芳亮從前線趕回,李岩亦從通州趕來。李自成屏退眾人,在帳內隻留下劉宗敏、宋獻策、李岩、劉芳亮等寥寥數人。

  這些日子,李自成想了很多事情,心中有點隱隱後悔。

  自擊敗孫傳庭後,他這一路走的太順了。下陝西,略山西,圍京城,滅大明,一路都勢如破竹,使他產生了一種天下盡在己手的感覺。

  行軍太快,在陝西、山西都沒有建立穩固的根基,此刻受襲,頓時土崩瓦解,四麵皆敵。但此刻才意識到自己問題,顯然有點太晚了。而接下來若是再行失策,恐怕要麵臨的就是土崩瓦解了。

  他輕輕的歎了一口氣,心中生出一些不妙的感覺。

  劉宗敏指著擺放在麵前的地圖,臉色有點難看的介紹著最近的戰況。“現在多爾袞所率的韃子有八萬多,多為騎卒。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高第的山海關守軍加起來也有差不多六萬。唐通和白廣恩新投降韃子的降軍也有近兩萬。所有的這一切加起來,我軍所麵臨的敵軍數量已不下十五萬。”

  宋獻策問道:“前線的戰況怎麽樣?”

  劉宗敏說道:“還算好吧!敵軍分成了三部分,韃子在北,主攻遵化。吳三桂在中間,目前雖然他已經攻下豐潤,渡過浭水向興州挺進。但在那邊,我本來就沒有放多少我軍,並非吳三桂有多強。唐通、白廣恩所率的那部兵力目前在南邊的蘆台,和補之隔著潮河對峙。除了北麵的韃子能對我軍造成威脅外,其他的根本不值一提。闖王,我覺得還是先捏軟柿子,派出一部精兵向南,先滅了唐通和白廣恩這兩個王八蛋再說。”

  劉芳亮站出來,拱手道:“陛下,屬下請求領兵前去。”

  李自成看了一眼劉芳亮,沒有立即回應,而是轉向李岩道:“林泉,你以為呢!”

  李岩搖了搖頭道:“不可。”

  劉芳亮眉頭一挑,“為何不可?”正是唐通和白廣恩的臨陣反叛才致使他遭受慘敗,所以他更想親自攻滅他們。

  李岩問向劉芳亮道:“劉統製,據我軍細作傳來的消息。唐通和白廣恩之所以臨陣反叛,是因為他們陣前見了一人,就是從南邊來的使者陳洪範。所以,他們歸降的不是韃子,而是重新回明。他們就像現在吳三桂一樣,他現在既是南明的平西侯,也是韃子的平西王。至於是哪一個,要看將來形勢如何發展。若是把他們逼的太緊,他們就會徹底投靠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