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南陽大戰3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3      字數:3148
  闖軍兵多,官軍人少。孫傳庭預料到李自成即將攻城,而他最終選擇提前發起進攻,擾亂其計劃。最主要的方法便是利用自己有限的兵力,將堅守各處的闖軍調動起來,在運動中殲滅敵軍。

  秦良玉派人偷偷渡過漢水前去樊城,說襄陽守軍異動,有萬餘士卒出北門,渡江北上。孫傳庭聽聞,令斥候探查。確定之後,他改變了最初集合重兵攻滅唐河闖軍的機會。選擇在唐河下遊秘密渡河,設伏襄陽北上的援軍。從而引得唐河守軍出城,再集合重兵攻滅之。

  高傑所率的六千士卒為第一道埋伏圈,而更大的包圍圈則由孫傳庭親自負責。看似容易,但近三萬大軍的調動又如何能瞞過闖軍?為此,他費了很大的功夫。首先,他調用的步卒都為新野、鄧縣和樊城的守軍。三城防備襄陽守軍,遠離南陽周邊的闖軍主力,調動不宜被人發現。接著,他派出一千哨騎,二十人為一組,埋伏於唐河西岸。凡是發現闖軍斥候過河,立即射殺,從而極大程度上避免南陽情況外泄。還有就是,首批從南陽弛出的都為騎兵,從西門出,繞了很遠的路才到達下遊的渡口處。騎兵速度極快,彌補了路途遙遠的問題。而隻需高傑首先過河,後續大軍的到達即使晚一些也無妨。

  這極其冒險,但孫傳庭賭對了。他唯一沒有料到的是闖軍約定次日攻城,並將三萬唐河守軍調去了社旗,限於兵力不足的問題,謝君友隻派了四千騎援救郝搖旗。這無疑使其戰果大大打了折扣,但在他眼中,此戰遠沒有結束。

  左勷借助大勝之勢,從唐河南邊殺來。白廣恩基本上在同時從西岸發起進攻,雙方同時對唐河守軍發起了夾擊。兩者兵力相加,是唐河所餘闖軍的兩倍有餘,他們本來是用來對付唐河原先的五萬守軍的。不到半個時辰,守軍便全線潰敗。西岸闖軍盡數被殲,官軍亦攻入了縣城,守軍非死即降。

  劉芳亮聽聞消息,率部援救唐河,但中途被曹變蛟所擊,近萬人馬被擊潰,軍心大亂。後得李過支援才擊退曹變蛟,但曹變蛟率部沿途不斷襲擊、騷擾、延緩其進軍速度。有敗卒從唐河逃出,告知唐河縣城已破,而官軍正在急速北上。劉芳亮心懷恐懼,率部北撤,但又被曹變蛟緊緊咬住。後又有官軍到達,配合曹變蛟痛擊闖軍。劉芳亮苦戰後得脫,但又丟下了萬餘具屍首,隻退到社旗附近才穩住局麵。

  除此之外,在社旗的西岸亦有官軍出現。黑夜情況不明,看不清有多少人,逼的李過不敢妄動。而基本上在同時,在方城西側的百重山下,鑼鼓日夜喧鬧不停。李自成派了數千人前去探知情況,但很快被打了回來,官軍數量顯然不少。他隻得令士卒緊守各處,防止官軍渡河攻擊,全軍戒備。

  一夜吵鬧,等到天明時分才逐漸安靜下來。連番亂戰,留下滿目狼藉,屍橫遍地。

  李自成站在河邊高台,引目望向不遠處的百重山。旗幟如雲,士卒如林,約莫估計有四萬餘眾。山崗各個高點都被官軍所掌控,營壘分明,要隘險塞散落期間,圓木滾石各個齊備。很難想象,這些部署都是一夜之間完成的。要知道,昨日的百重山上隻有數千官軍。他靜靜的盯著山頂最高處的“孫”字大旗,看了良久,最後默默的歎了一口氣。

  各地戰報先後傳來,昨夜一戰,損兵近五萬。兵力的損失暫且擱置不提,最主要的是對軍心的打擊。孫傳庭可以越過唐河在自軍陣地設伏,向闖軍展示官軍無處不在。懷著如此忐忑之心與之決戰,又如何敢竭盡全力?

  正在李自成皺眉沉思之時,突然看到一隊官軍騎卒押著十輛馬車從西緩緩而來,直到陣前才被闖軍士卒攔下。掀開遮掩在馬車上麵的黑布,陣前士卒盡皆變色,有的已到旁側幹吐了起來。李自成也臉色大變,快步走下高台,十數個將領緊隨其後。

  車中裝的都是人頭,整整十車。

  官軍領隊的看到李自成,上前道:“來者可是李自成?”

  李自成沒有理會他,而是定定的看向那些人頭,目光帶有一些悲涼。他在裏麵看到了謝君友,牛萬才,任繼光,還有其他留守在唐河的諸個將領。

  劉宗敏勃然大怒,抽出腰刀上前。

  李岩在旁連忙製止,“劉總哨,不要……”,但他慢了一步。但他很快安心了,因為劉宗敏砍的是馬腿。

  兩條馬腿飛上天空,駿馬帶著嘶鳴倒下,將馬上之人掀落。劉宗敏一腳踩住那人,長刀壓在他的脖子上,“闖王之名,也是你這種狗能稱呼的嗎?”

  那人臉帶驚恐,大聲叫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孫大帥有信給闖王,你們不能殺我,不能殺我……”

  李自成出聲道:“捷軒,放開他。”看那人起來,他伸出手,“拿信來。”

  信的內容很簡單,隻有八個字,“自成小兒,可敢一戰?”

  李自成看完,沉默半晌,最終冷笑一聲,“你滾回去告訴孫傳庭,我必斬其頭顱,祭奠我軍戰死的將士。讓他洗淨脖子,等我來取。”然後他轉身向後,大聲道:“好好安葬眾將士,令李過集合全軍來此,與孫賊決戰。”

  百重山又名百裏山,南距南陽府城七十裏,北離南召縣城七十五裏,綿延近百裏。域內有鹿鳴、武陽、亂石、拓禽、鯉魚五座高山,皆陵高險深,山巒重複,難以輕易攻克。因為其距南陽府較遠,官軍之前在此隻有數千弱卒,負責監視我軍動向。此刻突然增兵數萬,其意圖不言而名,就是引我軍攻打百重山駐兵。要知道,目前已經探明的官軍數量已不下四萬,在我們不可知的隱秘處又有多少隱藏,實難知道。此戰,並不輕鬆。李岩站在地圖前,平靜敘說。

  劉芳亮問道:“既然知曉官軍目的,我們為何要遂他們的意攻打百重山?而不按照我們原先的計劃直接攻打南陽城?”

  李岩回道:“百重山雖屬南陽歸製,但其距離我大軍駐地方城更近。官軍在此雖有數萬之兵,但在南陽府周邊也有數萬之兵。如此情形,我軍很難在短時間拿下南陽。此刻軍心散亂,如若攻城失利,百重山上的官軍再從背後攻擊,很可能引起全軍潰敗。所以,我軍必要首先拿下百重山。孫傳庭也就是料定了這點,才在山上豎起他的大旗。”

  李過皺眉道:“可否截斷其水源,逼官軍下山與我軍相戰?”

  李岩苦笑道:“百重山並非街亭,暗泉溪流無數。且綿延近百裏,又要去哪裏去截?孫傳庭為當世明將,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劉宗敏沉聲道:“那就先攻百重山,再打南陽。反正到最後都他娘的一鍋燉,還能怕了他不成?”

  李岩笑道:“劉哨總說的是。昨夜我軍雖中孫傳庭奸計,遭受了一些損失。但我軍兵力依舊數倍於官軍,將士英勇,糧草充足。而孫傳庭在兵力遠少於我軍的情況下,依舊分兵於百重山。雖可成掎角,相互支援,但也更容易被我軍各個擊破。孫傳庭這番所為,是自尋死路。隻要我軍懷必勝之信心,必可擊敗官軍,擊殺孫傳庭。”

  等諸將散去,李自成留下李岩。“林泉,你剛剛說的非常好。剛進帳之時,諸將因昨日之敗都有點心灰意冷。經你這麽一說,各個群情激奮,心懷戰意。”

  李岩眉頭緊蹙,苦笑道:“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諸將都沒有必勝之心,又如何鼓舞手下士卒?闖王,話語之用可聚軍心,但不能長久。要鼓舞士氣,還是要通過實戰取勝。屬下提議將所有火炮撥給李過將軍,轟擊百重山,趁勢先奪下幾座山頭。以此振奮全軍士氣,讓之從昨夜之敗中走出來。孫傳庭為此定是謀劃了很長時間,此戰必然艱難,不必指望一朝一夕取勝,這點闖王應該提前明白。”

  李自成點了點頭道:“嗯。那此事就交給你去辦,持我金令,全軍將士、物資隨你隨便調用分配。”

  李岩心緒激蕩,抱拳道:“多謝闖王信任。屬下必竭盡所能,助闖王取勝。”

  李自成笑了笑,擺手道:“去忙吧!順便把陳永福和許定國二人叫來。”

  李岩拱手應是,但走出幾步,他又走了回來,向李自成道:“闖王,屬下還有一句說要說。百重山上雖有孫傳庭的大旗,但他本人未必就在山上。”

  李自成臉色頓變,“林泉,你什麽意思?”

  李岩道:“百重山上守軍有數萬之眾,但其主要采取守勢,兵力分散於各個山頭,可供指揮調用的地方並不多。而在南陽周邊的數萬官軍,分散於各地,如何調動他們支援百重山才是難點。我若是孫傳庭,必不會將自己困於山上,望闖王謹慎思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