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亂局3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3      字數:2168
  周顯到了之後才知道找自己的並不是葉童舟,而是左都禦史李邦華。後者看到京師發生騷亂,連忙在自己家丁的護衛下趕向大明門,那裏是五軍都督府和六部衙門所在地。

  當時,各府內官員和衙門已經逃散大半,李邦華以自己左都禦史的名義集合剩下的人。主動放棄了禮部和吏部兩所衙門,把差役集中到工部、戶部和兵部。這兩處儲存有大量的物資,而兵部具有調動京師所有兵力的權限。

  李邦華一邊組織布防,一邊派人向三大營以及五城兵馬司求援。後來,有好幾次亂民衝向這邊,但他們發現有士卒防守時,並且很難攻進去時便主動選擇了放棄。他們洗劫了禮部和吏部,然後揚長而去。

  葉童舟在李邦華擔任京營提督之時,多受其重用。因而在騷亂發生的第一時間,他便派人前往李邦華府邸,用以保護他家小的安全。但傳回來的信息,卻是李邦華早已離開家。葉童舟又連忙派了兩旗士卒前往大明門,並在局勢稍微穩定之時,親自去見他。

  在李邦華得到支援之後,他又率部將禮部和吏部中的亂民驅趕了出去,並逮捕了一些人。後來,更多的官吏和差役趕到,徹底穩固了大明門附近的局勢,而六部衙門和五軍都督府在他的統籌下也開始正常運轉。

  葉童舟陪同周顯一邊走,一邊向他講述整個事情的經過。周顯微微點頭,心中對李邦華佩服萬分。能在如此混亂局中,集合士卒並迅速穩定局麵,從各個方麵來講,他的表現都無可挑剔。

  李邦華看到周顯到達,連忙將他引進內室。“周宣武,王德化的死和你是否有關?”

  周顯愣了一下,沒想到消息傳遞的這麽快。他擠出一些笑容,問道:“王公公死了嗎,怎麽死的?這和我有什麽關係,李禦史為何有如此之問?”

  李邦華年近七十,經過這一夜的勞累,臉上滿是倦色。他看到周顯臉色竟然有戲謔之色,皺著眉,語氣嚴肅道:“你莫要騙我。你知道我抄了王公公的家,而他剛出承天門便被人射殺,如果不是你做的,還會是誰?”

  周顯笑道:“李禦史,我聽聞王公公平時仗著聖上的寵信,恣意行事,霸淩下屬。如果有人因此忌恨於他,趁著這亂勢刺殺於他,這個也有可能吧!而且我之所以去王公公的府邸,並不是去找他的麻煩。而是聽聞有賊人闖進王府,我前去捉賊,隻是沒想到王公公竟然這麽有錢,搜出來的東西價值數百萬兩白銀之巨。”

  李邦華嘴角抽搐了一下,“數百萬之巨?”

  周顯點頭道:“我還聽聞,這僅是王公公的一處府邸。王公公家數代小民,他父母為了活下去才送他入宮為太監。雖然三代皇帝多有賞賜,但這麽大的家產,無論如何也無法正常得到吧!要不是他死了,我還真想當麵問問他如何做到的。”

  李邦華沉思了片刻,說道:“周宣武,我並不是想找你問罪,而是為你擔憂。你以智齡之年隨府出塞,從滿虜手中奪回蒙古可汗阿布奈,為我大明爭取到一個絕好的盟友。而又以數十騎突襲流賊,射殺張賊獻忠。而不久前又率部在金州大破滿虜,後又營救大明萬餘士卒於鬆山。這等功績,足以令我等大明諸臣汗顏。你還年輕,可以說今後定然前途無量,但招來的嫉妒也必然最多。在眾人的注目下,一點小錯就會被人放的很大,況且是現在這種……”

  李邦華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周宣武,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越是功績大,越應該謹慎行事,尤其是在京師這種地方。老朽為官數十年,雖然沒有什麽功績,但是卻稍微了解官場的規矩。如果你信任老朽,不妨給我透露一些實情,也好讓老朽給你參詳一二。反之,你覺得老朽並不可信,那一切就當我什麽也沒說過。”

  周顯沉默了半晌,最終緩聲道:“有些事即使做了,無論是什麽情況下,都不能直接承認,還望李禦史見諒。但我想告訴你的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保。”

  李邦華微微皺眉,過了一會才點頭說道:“老朽懂了。葉童舟給我講了你的推測,這場騷亂的起源可能就是高起潛,他想借此置你於死地。而王德化和其他人之所以加入,應該是想趁著這場騷亂,火燒三大倉裏麵的物資。倒賣軍需物資這樣的事情,老朽早有耳聞。一旦大火燒起來,裏麵到底失了多少東西,就再難統計的清,他們便永久免除了麻煩。”

  周顯點頭道:“新太倉沒有燃起來,我殺了守衛倉庫的一個千總,並捉了王德化的一個幹兒子,足以證明此事與王德化有關。”

  李邦華道:“這是好事。但與王德化有關,並不能證明與高起潛有關。現在王德化身死,而高起潛掌管著禁軍,把守著皇城,他會盡全力在聖上麵前把你造反的罪名落實。如果陛下相信了他,那你的處境就麻煩了。現在局勢已經趨於穩定,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見到陛下,讓他相信你並沒有造反之意,這個是曆來皇帝最忌恨的,也是一切的症結所在。”

  周顯點頭同意,“但高起潛把守著皇城,他怎會在這個時候讓我進入皇城?而且就算他打開了城門放我入內,我現在也不敢進,誰知道他會不會再給我來幾發暗箭?”

  李邦華搖頭道:“你不必在這個時候進入皇城。所謂造反者,必有協同者和支持的士卒,隻要你放棄目前所控士卒,讓他們歸於其他人指揮,而主動囚於監牢,自可避嫌。當然,為了保證你的安全,監牢的控製權應交於你所信任的將士,而老朽也會替你作保。”

  將自己的命運交於他人之手,周顯沒有這個習慣,但目前他似乎沒有別的選擇。畢竟如果崇禎帝真的下令逮捕自己,不用高起潛動手,自己身邊的這些士卒就會第一時間響應,這裏不是登萊,而這些士卒也不是完全可以信任之人。他沉思半晌,最終道:“好,但請李禦史給我一點時間,我要首先做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