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鬆山之戰9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2      字數:2122
  明軍大部已經潰散,隻剩下少數士卒還在進行零星的抵抗。遠處雖然還有喊殺聲傳來,但越來越稀疏。

  多爾袞閉著雙眼,長長的吸了一下鼻子,嗅著空氣中濃重的血腥味,熱血澎湃。這一仗從進圍錦州開始,持續了兩年多時間,終於要在此刻結束了。而獲取這一項偉大榮譽的,就是自己。

  失了錦州,寧遠就會徹底淪為一座孤城,明軍的寧錦防線就完全崩散。隻要接下來拿下它,進而攻下山海關,就打開了直向中原的最捷路線。

  大清鐵騎再也不用繞那麽遠,各處試探,妄圖在九邊各處尋找到可供突破一個薄弱之處。隻要拿下山海關,大清鐵騎就可以隨時出關,劫掠大明的每一寸土地。八旗子弟將成為那片富庶大地的真正主人,而自己將成為這項偉業的第一開拓者。

  多爾袞滿心興奮,長久壓抑下的欲望逐漸膨脹起來。

  這時,一陣熱烈的歡呼聲由遠及近傳來,聲震四野。

  多鐸縱馬飛馳而來,身後跟著數十騎,距他最近的一匹馬上綁縛著一個金甲明將。而無數清軍高聲呼喊著“洪承疇被抓到了。”

  多爾袞聽到後,雙眼陡然亮了起來,呼吸也變急促了很多。那人就是洪承疇,現任的大明薊遼督師,曾統禦十數萬大軍的明軍主帥。他快步走上前去,神色激動到了極點。如果真的是他,他將成為第一個被大清俘虜的大明督師。

  多鐸躍下駿馬,笑聲道:“十四哥,人我給你帶回來了?”

  多爾袞滿臉帶笑,輕輕的拍了一下多鐸的肩膀,然後揮手製止了兩個強壓著洪承疇想要他跪下的士卒。沉聲說道:“漢人有一句話,刑不上大夫。洪先生身為薊遼督師,地位比大夫更高,豈是爾等所能輕易侮辱的?給洪先生鬆綁,然後給本王速速退下。”

  洪承疇揉了揉自己有點酸疼的手脖,傲然而立,斜瞥向多爾袞道:“你便是多爾袞?”

  多爾袞淡淡笑道:“和洪先生交戰多次,到今日方能目睹尊顏。洪先生的才學和能力,本王深感佩服。今日你雖然被俘,但並非是戰之罪,本王仍願意以上禮待之。但凡洪先生有什麽要求,盡管提出,本王也會盡量滿足。”

  洪承疇認真的打量了一下多爾袞,他長臉黃麵,身材細瘦,看起來比人群中一般人還要普通幾分。唯有雙目細長,猶如狐狸般狡黠有光澤,讓人生出一股不敢輕視之意。洪承疇輕輕的歎了一口氣,臉色淒涼,緩緩說道:“別無所求,唯求一死,望王爺成全。”

  多爾袞笑道:“洪先生,你的能力不弱於本王。但此刻,本王為勝者,而你卻為俘虜,這豈不是上天都眷戀我大清乎?天時如此,絕非人力所能逆轉。漢人不是常說什麽識時務者為俊傑嗎,洪先生又何必如此執著?隻要你願意投降我大清,本王保證你將來在我大清的地位絕對不會低於在大明的。”

  洪承疇輕輕一笑,眼神間滿是戲謔道:“王爺,此戰還在繼續,你如何覺得自己一定就穩操勝券呢!”

  多鐸冷笑道:“自己都當俘虜了,怎麽還這麽嘴硬?你們要從鬆山城撤出的消息早就被我們知道了,你本人被我軍俘虜,從北門逃出去的王廷臣因為返回救援你而被殺。剩下的殘兵敗將雖然還在向東逃竄,但在我八旗騎兵的追殺下,又有幾個人能安全逃脫?而向西逃竄的曹變蛟也有我十二哥攔截,你覺得他有幾分逃回塔山的可能?現在的明軍,哪裏還有逆轉的可能?”

  洪承疇十分不屑的望了多鐸一眼,猶如在看一個三歲小兒,選擇閉口不言。

  多爾袞看洪承疇自信滿滿,眉頭緊蹙。他沉默了片刻,向洪承疇笑道:“看來洪先生還有後招,隻不過你已經被俘,難道還有人能救走你嗎?”

  “因為叛徒出賣,你提前知道了我軍的撤退計劃,在鬆山這一處,我軍可以說是完敗。成王敗寇,老夫也沒什麽可說的。但今日這一戰,卻不限於鬆山一地,在此處你或許是勝者,但在其他的地方,卻未必如此。”

  多鐸哼了一聲,道:“你不會是指在塔山前線的明軍吧!在那裏有濟爾哈朗所率的我軍主力,你難道指望他們那裏能取得勝利?”

  洪承疇抬頭看了一下天空,最多兩個時辰,天就會完全亮了。“反正此時就是想阻止也完全來不及了,實話告訴你們也無妨。隻不過在此之前,有些事老夫要先問清楚。即使輸,老夫也想輸個明白。”

  多爾袞看著洪承疇,此刻的他看起來似乎更像是一個穩操勝券的將軍,而不是一個俘虜。之前得到的消息是盧象升會派出人馬接應從西門突圍的明軍,但他一直沒有猜出接應的這部明軍會在哪裏出現。此刻,這種擔憂又冒了出來,讓他心中變的尤為忐忑。

  洪承疇停頓了一下,這才開口道:“鬆山城被圍近八個月,你在城池的周邊修建了不少營壘,並在關鍵之處挖了一些長溝,以阻止我軍向外突圍。但今晚我率部出城之後,卻突然發現在那些地方基本上設置什麽軍隊,這是為什麽?如若你在那裏布下重兵,或許我軍根本不可能衝出去那麽遠。”

  多爾袞想了想,回道:“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軍兵力略微不足。如果在東、西、北三門外都設防,兵力太過分散。而駐防那些營壘,需要大量士卒。另一個原因是本王不想過多損耗兵力。剛出城之時,汝軍士氣正盛,而防守又並非我軍所長。如果在汝軍剛突圍之時,我軍便極力攔截,損失必大。”

  洪承疇沉思了片刻,說道:“所以你讓出了城外的防線,而將大量步卒布防在我軍東去的必經之道上,先是在有利地形上節次抵擋,消耗我軍的士氣和兵力。最後再以騎兵出擊,給予我軍以致命一擊。不得不說,這個計劃方案很好,完全發揮了你軍騎兵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