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鬆山之戰8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2      字數:2139
  多爾袞騎馬站在一塊巨大的山石上麵,看著突圍向外的明軍,眼中戰意盎然。他向旁側的多鐸微微笑道:“十五弟,明軍困獸猶鬥,表現出來的戰鬥力確實比平時強悍了很多。”

  多鐸輕輕一笑,說道:“再強悍,也是困獸,隻用最後一擊便能徹底擊碎他們的鬥誌。隻是沒想到哈桑齊這個蠢貨竟然沒擋住王廷臣派出的援兵,要不是這樣,眼前的這支明軍已經盡數被我們吃下。”

  多爾袞搖了搖頭道:“他那裏隻不到三千士卒,雖然占據地利,但畢竟人少。而明軍又抱著視死之誌前來救援,擋不住也情有可原。而且,如若將明軍的退路全部封死,他們必定完全抵抗,難免對我們造成大量四場。這樣也好,我們盡可以盡情追擊,以最小的損失徹底擊敗他們。”

  多鐸笑道:“還是十四哥想的周全,那我先走了。”

  多爾袞沒有回答,而是指向遠處一人道:“那個騎紅馬,穿金甲的應該就是洪承疇本人。如若有機會,給我生擒他。此戰過後,我大清下一步就是入主中原。洪承疇熟知大明情形,他一人的作用就可以強過數萬精兵。”

  多鐸點頭道:“我知道了。”說完,他一揮馬鞭,向下狂奔而去。而在他身後,四千一直沒有投入戰鬥的騎兵緊緊跟隨。猶如一陣狂風,卷天動地。

  洪承疇率部殺出重圍,與王廷臣會和,兩部人馬加起來尚且不到三千人,其他的士卒要麽被殺,要麽被擊散。

  後側傳來如雷般的馬蹄聲,使剛突出重圍,略感心安的士卒又陷入驚慌失措之中。王廷臣讓洪承疇先行,自率近千士卒馬殿後。

  他們依托一條隻到膝蓋的小河,引弓注視,靜待清軍。山林間不斷傳出各種慘叫聲,令人驚駭萬分,騎兵的影子越來越多,至少有數千之眾。駿馬打著響鼻,蹄子不斷撥動著泥土,上麵的騎卒拉著馬韁盡力讓它們保持隊形。

  明軍之中,年老的士卒發出一聲默歎,而年輕的士卒渾身冷汗。每個人都知道今日就是自己的末日。

  王廷臣眼神決然,到此時也不知道再說什麽好了。看到清軍越聚越多,他手舉長刀,隻高聲喊了一聲“殺敵”。

  周圍呼聲如雷,氣勢到現在仍然完全不失。

  豪格站在陣前,看著遠處的明軍,臉上冷笑連連,輕輕的揮了一下手。

  所有騎兵得令,一衝而下,殺向小河對麵的明軍。

  交戰多時,身心已經疲憊,且完全不占優勢的明軍堅持了兩炷香時間,最終被清軍擊潰。王廷臣身中數箭,重傷暈倒在地。姚勳上前護著他,帶領著數十殘兵且戰且退,一路後撤,身上刀傷劍傷無數。

  最後眼看退無可退,為避免被俘受辱,他在磕頭拜辭王廷臣後,親手殺死了他,然後自己也自殺而亡。

  清騎來去迅速,繼續追擊,他們不管逃到叢林裏的殘兵,隻沿著主道追殺大隊明軍。一路屍體遍地,鮮血橫流,一副淒慘之樣。

  奔散的明軍四麵而逃,但在清軍騎兵的追逐下紛紛倒地,化成一團林間的汙泥。在此刻,無論是士卒還是將軍,都隻是一條普通的性命,隻看能不能逃過追殺。

  而在同時,另一支騎兵正在向西狂奔,他們是由曹變蛟所率的三千精騎。人數不算很多,但卻集合鬆山城中的所有馬匹。

  大軍被困近八個月,凡是受傷的馬匹都成了士卒腹中的食物。就是這三千匹馬,也是洪承疇竭盡全力留下的,隻為今日突圍時用。而此刻,這三千匹馬也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曹變蛟令這三千匹馬中的一千拉成長長的隊列,每個人手中持有一條火把,就像一條長長的火龍,蜿蜒數裏地。目的就是告知清軍,老子就是打算從這裏突圍。有本事,過來追殺我啊!

  這不是洪承疇的計劃,而是曹變蛟的臨時起意。必須將清軍的注意力吸引到這裏,洪承疇和王廷臣那邊突圍到江邊的可能性才會大大的增加。

  但這一番功夫算是白費了,因為叛徒出賣,清軍早就知道了他們的撤離計劃。而這個,曹變蛟卻完全不知。他堅決的奉行著引誘敵軍的任務。甚至,他刻意在清軍營壘不遠處繞過,讓後者注意到自己前進的方向。

  但令曹變蛟奇怪的是,一路除了遇到小股清軍之外,連阻擋的人馬都沒遇到一支。在行了二十多裏後,他感覺自己的任務已經完全,便下令全軍拋棄火把,給馬口加上嚼子,給馬蹄套上軟布。散開散百哨騎,專門追殺一直跟著的清軍斥候,以隱藏自己的真實方向。

  之前突圍之時,盧象升曾傳信說,他會在女兒河一帶接應從西突圍的自軍。雖然曹變蛟不知道盧象升怎麽能繞過塔山前線和杏山堡內的大量明軍到達女兒河那裏,但他知道盧象升不是妄言之人。既然他已經把接應地點定在了那裏,必然有自己的方法。

  曹變蛟從內心相信,那裏必然有一條活路。

  此刻,在塔山前線,一場大戰正在持續。高豎“盧”字的大旗隨風飄揚,明軍從各處向對麵的清軍發起了進攻。

  從明軍占據塔山以來,便主動采取了守勢,從未采取這麽大規模的進攻,而且還是在夜間進行。

  濟爾哈朗為鑲藍旗旗主,也是防守杏山的主將。雖然得到了鬆山明軍會在今晚撤離,盧象升很有可能會發起進攻以支援他們的消息。但規模這麽大,還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不斷有壞消息傳來,前方十數個堡壘被明軍所奪,明軍騎兵繞到營壘後麵燒了數個村莊。濟爾哈朗焦頭爛額,麵對各地的求援,隻得從杏山中抽調出精銳士卒前往。

  明軍占了一個出其不意的優勢,但等清軍援兵趕到,形勢很快成了對峙之勢。

  但從南到北近百裏的遼闊防線上,明軍、清軍各種大小規模的混戰不斷。一條條火柱衝天而去,狼煙四起,給這寂靜的黑夜帶去了無窮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