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都離開陵城
作者:湘君      更新:2021-01-27 03:27      字數:3329
  任侃努力的想著,他當年做監察禦史時,似乎在哪兒看到過這個。

  很快任侃想起來了,他連忙說道:“是起火的油,我有一次在外經過山洞,遇上過這種東西。”

  “當地人說這東西是從石洞裏流出來,一但沾染了,點火即著。”

  點火即著?燕帝立即想到了陵城軍營裏看到的火器,他驚愕的再次看向地上的黑印記。

  這味道,似乎在那軍營裏也曾聞到過。

  任侃也反應過來,君臣二人相視一眼。

  本是來探查陵城的糧倉,沒想到發現了這東西,燕帝立即起身,也不再留意這糧倉了,而是沿著這黑色印記往前去。

  地麵上留下的印記不多,隔好遠才出現一道,很容易跟丟。

  不過當他們一路跟去,來到一間大作坊前,兩人停步。

  這不正是陵城專賣煤油的地方,若沒有記錯,這是陵城獨有的煤油製作地,技術全部由裏頭的官員掌管,普通百姓隻能在那收糧所才能買得到。

  兩人看著這間院牆高高的作坊,沒法進去,就算進去,也必定會被發現,而這黑印記卻在小側門消失。

  這些條線很明顯了,想必每天都有這東西運送進來。

  而前院大門,卻是運走煤油的車輛,直接運去收糧所售賣。

  所以煤油是用這種東西製作而成?那麽那些武器呢?

  快要天亮了,兩人不得不趕回外交府,然而當兩人入府才到堂前,就見孫琰坐在堂前,也不知道他來了多久了。

  “琰兒。”

  燕帝收拾起驚慌的心思,就這麽走向自家兒子。

  任侃趕緊退下,兩人身上還穿著夜行衣呢。

  孫琰看著出了門的燕帝,似在預料之中,說道:“我是來向父皇告別的,我清時晨就出陵城。”

  “隻是父皇你可想好,遇上京師營的人,是先陳兵在外還是直接攻打陵城?”

  “先陳兵在外,且不可動手,免得打草驚蛇。”

  燕帝趕忙製止。

  孫琰應下。

  尤其今天看到了一些線索,於是燕帝問道:“琰兒,你可知陵城百姓用的煤油,是用什麽東西做出來的?”

  燕帝一臉認真的看著孫琰,孫琰卻麵不改色的答道:“兒臣不知,兒臣從來未參與陵城的打理,義妹也不曾提及。”

  倒是一問三不知,若是先前,燕帝不會懷疑,但今天他卻有些疑心了,就在陵城城北的糧倉,還有在城北煉的煤油,他身為陵城商會會長,又在這兒住了這麽多年,他一無所知?

  琰兒可不傻,在玄陽城裏時,年紀輕輕便什麽都知道,做事極有分寸,為何到了陵城就變了呢?

  是不知還是不願意說?

  “琰兒,你先將兵符拿出來。”

  燕帝忽然開口。

  孫琰心頭一驚,麵上不顯,他將兵符逞上。

  燕帝沒有去拿,卻是看著恭敬的他,開口問道:“陵城的事,你知道多少?”

  孫琰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我知道義妹家的田地有多少,也知道她平素是如何周旋各路走商,並積累糧食的,還有陵城的建造,她用了一種特殊的材料,叫石灰。”

  孫琰抬頭看向燕帝。

  “石灰?那是何物?”

  燕帝發現自己已經有些接受無能了,陵城是一次次在刷新他的認識,瞧著那些街頭地麵,的確平整也堅固,但他還真沒有深想那是什麽東西建造而成。

  孫琰接著解釋:“是一種礦石做成,具體是什麽礦石我並不知,但這東西在陵城很普遍。”

  “而且義妹培養了一批工匠,專門燒磚燒瓦,陵城百姓的房屋都很堅固,能住上幾代人。”

  “隻是這些東西也耗錢,所以陵城的特產也成了一大收入。”

  燕帝並不想陵城是如何富有的,隻要有糧食,自是富了,畢竟燕國的百姓過得並不好,沒有糧食,就會受陵城的管製。

  “先不說這石灰是什麽東西,我想問你,你可知白氏的藏糧之處?還有那煤油到底是怎麽煉製出來的?”

  燕帝不耐煩的開口。

  孫琰垂著的眼簾下,精光一閃,誠懇的說道:“此事兒臣真不知,不過以前同義妹吃飯時,曾聽她說最危險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想必她所藏糧食,大概也隻有那幾個危險之地。”

  “哪些地方?”

  燕帝心頭也有了猜測。

  孫琰抬起頭來,說道:“陵城以及稻香村。”

  稻香村是李三福的老家,藏糧是有可能的,而陵城裏,的確是危險之地,但藏在這兒,反正真的安全不少。

  打消了燕帝的疑慮,燕帝又揚起唇角,叫孫琰將兵符收回去,天亮就出發吧,今天在外交府看到的一切,千萬別說出去就好。

  孫琰領旨退下。

  任侃看著孫琰離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燕帝瞥了任侃一眼,語氣淡淡地開口:“怎麽?你信不過?”

  任侃心頭有些擔憂,不知為何,剛才回來的時候,看到孫琰在堂前坐著,也不知道等了多久了,他就覺得古怪。

  難不成他猜測到他們今晚有行動?

  “任侃,明天早上,你也出城去。”

  燕帝做下決定。

  任侃卻是一臉驚惑的看向燕帝,“皇上,若是我出了陵城,那陵城裏,便隻有皇上了,這如何是好?”

  燕帝抬手,交代道:“你不必擔心,白錦不會對朕怎麽樣,你出城,一是監督琰兒的一舉一動,但你不必跟著,其二就是盡量聯絡這周圍幾郡的知州和地方軍。”

  “你要摸清他們,看有多少人已經向著白錦,若是還有搖擺不定的,就將其招攬,準備好,為我們奪下陵城有幫助。”

  “最好是斷了這些州郡知州對白錦的支援。而朕在陵城,會慢慢地去查這些東西的來曆,一但發現了,或許斷了供貨,這些武器就製造不出來了。”

  任侃隻好應下。

  大清晨的任侃向白錦來告辭,他要回京城了,而燕帝卻還停留在陵城,要是燕帝要走,白錦自是要留的,若隻是任侃一人,那倒也無所謂。

  任侃一走,白錦在書房裏思慮了半晌,陵城怕是要要有動蕩了。

  從陵城運送糧食去往燕北,在這亂世裏,就是逆天而行之舉,中途所遇上的不僅有劫匪,還有當地的地方官員與中途遇上的逃荒百姓。

  郭老自是不能親自去的,不過郭家出了一支最好的商隊運糧,上千輛驢車,走在官道上,如一條長龍,尤其的顯眼。

  不過在商隊前頭卻打著兩把旗子,其中一把旗子是陵城的,這幾年運送種子,想必不少人也認得。

  另一把旗子卻是經過的當地地方軍營的旗子,這些旗子倒是震懾,遠遠看著,都認為這是秋種的運送。

  有了這旗子,動手的人就少了,但還是有餓狠了的,不管不顧的,便開始想起了法子。

  趙昴在外奔波了幾年,不是沒有手段的,又有郭家的護衛隊,還有招募的遊俠,長長的隊伍,也不是一般劫匪能打得過。

  所以每到一個地方,趙昴為了保險起見,會先召集郭家的護衛隊,從裏頭抽出幾十位功夫高強的去前頭探路。

  他們不必探有多少劫匪,而隻是回來告訴趙昴前頭城池百姓的情況,趙昴便能通過這些消息,得知前頭城池的安危。

  一但窮山惡水之地,即使是種子,也是不會放過,為了解決此事,趙昴會率先去一趟當地找當地的官員吃上一頓酒,就能探出對方的一些想法。

  若是能幫助他們經過,那麽他給這些地方官員一些好處,若不能,趙昴定會想辦法繞道而行。

  不管是陸路還是水路,郭家都能做到。

  這麽繞著彎的走,走了兩個月,終於到了營州地界。

  前頭就到了燕山府了,最後的半個月路程,反而是最艱難的,因為趙昴已經打探到前頭邊城已經鬧饑荒三年了。

  趙昴不知道靖王是如何度過這饑荒的三年的,他以前做師爺的時候,就聽說過,國庫不豐,每年的拔糧也多是往其他幾地運送,卻極少送來燕北的。

  所以看著隻有半個月路程,但是這中間所遇上的全部饑民,能三年饑荒不死的,不是窮凶極惡之徒,便是落草為寇的劫匪。

  就到了營州,所看到了荒涼,還有山間枯死的樹木也多是因為樹皮被人吃了,才造成這樣的。

  趙昴就知道這差事難辦。

  在營州地界的一處隱密處先紮營休息,但他知道,在這兒不能待久了,很快就會有人知道了。

  要想將糧食全部平安送達,唯有派人去前頭聯絡燕北軍,在燕北軍的地界,隻有他們的護送下才能平安,可是這一去,得數日。

  趙昴擔心等不及了。

  趙昴看著輿圖徹夜不眠,一臉的焦慮。

  郭家商隊的管事建議,糧草分三批前行,免得被人一鍋給端了。

  這主意也不錯,然而都不是解決的辦法。

  經過兩日的休頓,趙昴想出一個法子,那就是隊伍分兩批,他親自帶領一隊不經營州城,直接走山道去燕山府。

  而另一隊卻要造勢,一路也要非常顯眼,如此舍一隊保住了另一隊,而他們翻山越嶺,會快速到燕山府,到時候再派兵來支援。

  即使糧食落到對方手中,隻要在燕雲之地,必能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