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帶弟弟見老童生
作者:湘君      更新:2020-12-28 03:22      字數:2221
  畢氏聽了女兒的話才記起上一次的親事,她當時是一口回絕了胡四娘的呢,自家女兒為何又同意了呢?

  “秋梅啊,你可得想好了,那個男人年紀都要有我這麽大了,家裏一兒一女,也隻比你小幾歲,你以後嫁過去做填房,可不好受。”

  吳秋梅卻是點頭,“娘,我知道呢,所以我想清楚了,我願意嫁過去,隻要他對我好,年紀大點兒沒有關係。”

  這話還是先前畢氏同女兒說的,那會兒女兒可是為此與她吵了一架,再一想對方有一雙兒女,她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現在女兒再次提起,畢氏想到要是女兒嫁過去,對方給他們家糧食,就能繳上秋稅了,倒是一樁好親事呢。

  畢氏動了心,於是針線活也不做了,立即起了身,往胡四娘家裏去。

  這會兒隔壁院裏,白錦的聲音傳來:“吃完飯,我帶你們兩人去見村裏的老童生,以後隻準你們下午下地幹活,上午半天必須去老童生那兒學知識。”

  兩個弟弟應得響亮,大弟弟亮哥兒卻是擔憂道:“嫂子,剛才從城裏回來時,咱們經過書鋪,我瞧著那些筆墨挺貴的,咱們這樣也太浪費錢了。”

  白錦鬱悶的看了兩人一眼,說道:“學知識自是要花錢,以後有了知識,就不容易上當受騙,不然將來的損失可比你這一點兒筆墨要付出的代價更高。”

  “錢方麵的事,我會想辦法,你們安心讀書就是。”

  兩弟弟應下。

  吳家院裏的吳秋梅聽了,心頭卻不是滋味,白氏到底是怎麽賺的銀錢,不僅衣裳穿得好,還養著李家兩個弟弟,連他們的新衣都做上了。

  當天傍晚,白錦帶上一籃子紅薯粉條,又提了一袋麵粉,就送兩個弟弟去村裏的老童生那兒。

  在村裏做了一輩子童生,平時也隻給村裏人寫寫文書或者寫寫信,家中田地不多,這麽勉強糊口的過著日子。

  如今卻有人上門請求教識字,他感覺到不可思議,畢竟教識字的私塾不少,何須輪到他一個童生這兒,就隔壁幾村還有秀才開私塾的,隔著也不遠。

  老童生看著白錦送來的糧食,心頭驚訝,得知是送兩弟弟識字,他很有些感慨,這個嫂子真是大義。

  不僅供著兩弟弟吃住,還做了新衣裳,收拾得如此齊整,如今更是舍得給兩弟弟送來識字,在稻香村裏絕找不出第二個這麽好的女人了。

  “三福媳婦,你也是信得過我,既然如此,就將他們交給我吧,我必會將我平生所學全部都教會他們。”

  隨後老童生給了白錦一張清單,是要求他們去城裏買下的筆墨和書本,老童生半生沒有再往上考,以前的書都被翻爛了,也拿不出像樣的課本。

  白錦收下清單,帶著兩個弟弟道了謝,說這兩天就將東西全部備齊了。

  從老童生那兒回去後,稻香村的村人都知道了,三福媳婦賺了錢,還送兩個弟弟讀書。

  此話傳到了李家兩老的耳中,李勇默默地坐在廊下,朝著隔壁院看了一眼,半晌後,感歎道:“我老李家也要出讀書人了,我當真是想都不敢想。”

  魯氏在一旁聽著,心頭也是感慨,她的確沒有想過兩個小兒子都這麽大了,還能去上學讀書。

  “你瞅著趙行家那個兒子,每次看著他穿著長衫去縣學,我都會忍不住多看一眼,如今啊,我也不羨慕了。”

  李勇接著開口,一臉的欣慰。

  魯氏聽後卻是笑了笑,“我說趙行的兒子,瞧著不如咱們家兩兒子厲害,讀了這麽多年的書,也沒有中秀才。”

  “眼下都十九了,村裏的娃子這個年紀都成婚了,要做爹的年紀,他一沒中秀才,二沒有一技傍身,我看趙行家那兒子以後不會太好過。”

  說到這兒,魯氏上一次竄門子,就聽到趙家的事,於是說道:“趙行那兒子前不久還找過三福呢,想學武,我看是想看我大兒家做什麽賺錢吧。”

  “前不久趙行的兒子也沒有去縣學,聽村裏人說,去城裏學手藝了,這院試也怕是不打算考的了。”

  李勇一聽,嘖嘖幾聲,還是他家兒子好,會種田,以後還會識字。

  “我瞧著吧,讀書讀多了,人也會讀傻,咱們三福沒有讀過書,不也過得好好的。”

  這一點上,魯氏這幾日被村裏人捧著,心頭很是舒服,對大兒子還是有些滿意的。

  ***

  李三福和宋海幾人將巴蜀的商人郭老送出常德府地界後才一路趕回來的,待他們到家時,已經過去七天。

  家裏已經繳完了秋稅,李三福放下心頭大石,看著一臉悠閑的村裏人,他也不再擔心出門被村裏人堵住去路了。

  陵城,繳秋稅的時間快截止。

  高府,高夫人正與知州夫人尹氏坐在一起喝著茶,聊的正是這一次秋稅的事。

  這個時候,府中管事匆匆走過來,麵露憂色的來到高夫人身邊,見到知州夫人在,本要脫口而出的話硬生生咽下。

  高夫人皺眉,朝管事看了一眼,說道:“別支支吾吾的,有什麽話就說出來,知州夫人又不是外人。”

  尹氏聽了這話,心情更是不錯,從閩中來的新茶,味道果然很好。

  高府管事隻好說道:“稟夫人,剛才衙裏收糧的差吏過來告訴老爺,稻香村全村村民的稅糧已經繳齊,餘下的反而是其他村的,而且欠下不少。”

  就前一句話已經讓尹氏差一點兒被茶水嗆到,她疑惑的看向高家管事,沉聲問道:“稻香村的村民當真繳清了稅糧?”

  高府管事點頭,還一臉認真的說道:“剛才老爺親眼看到的清冊,裏頭的確有稻香村,尤其是李三福一家,不僅繳完了稅,還要求收糧掌事寫下了憑證。”

  “李三福的媳婦是個厲害,有了這收糧的憑證,既使在數目上做手腳都難。”

  高府管事還在說著實情,高夫人已經氣得麵色鐵青,下令道:“退下去吧,全部都退下。”

  廳裏的下人都趕忙退下了,隻剩下兩人,尹氏卻是氣得站了起來,指著高夫人問道:“這一次的主意是你提的,你也叫我且等著,必定能得到香皂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