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有憑有據
作者:湘君      更新:2020-12-28 03:22      字數:2224
  白錦見兩人不答話,接著問道:“這憑條該是有的吧,畢竟我們並沒有缺斤少兩,既然都繳清,出具一份也不為過。”

  差吏瞧著她如此懂門路,也不是善茬,於是讓主事寫了憑條,那主事卻是朝白錦看了一眼,冷笑一聲,龍飛鳳舞的在一張字條上寫了一句,蓋了印。

  白錦接過字打,看了一眼,隻見上頭寫了,李三福繳清稅目幾字。

  白錦還細心的看了一眼上頭的印,見是那帳簿上的印,她放心了,就要收起來,主事忍不住問道:“不知你看一眼看出了什麽名堂?”

  白錦卻是不緊不慢的說道:“我看寫的是什麽,隨後再看這印鑒有沒有錯,一切都對上了,自然就是憑證好生收起來了,這也是我家為國家盡微薄之力的憑證。”

  主事還真沒有想到她識字,還懂得對一下官印,這小婦人是有多聰明。

  “你莊戶出身,還會送私塾識字?”

  主事有些不敢置信,人家莊戶有餘錢最多送家中男丁入讀私塾,就沒有看到哪家送女兒讀書的。

  白錦笑了笑,說道:“我家男女都會識字。”

  說完,帶上兩個弟弟離開。

  李明亮兄弟兩人發覺在嫂子身邊特別有自豪感,從先前聽嫂子說要識字的茫然到現在的目標明確,下定決心,前後不過是一瞬間的事。

  但白錦的所作所為還是影響了兩個弟弟。

  識字不是隻為了考科舉,也不是隻有有錢人才能擁有的機遇,他們也是可以的,他們要像大嫂一樣不受人欺負,占著理兒,不再吃上一次被張府的賣身契騙了的苦頭。

  從城裏回來的路上,白錦三人坐在空了的牛車上,一路上還能聽到不少莊戶的歎息聲。

  有人入城不是去繳稅,去變賣家裏值錢的東西,換得地頭錢,又想在城裏買些糧食,可是轉了整個陵城,硬是一點兒糧食都買不上。

  可想而知這些人有多難受,看到稻香村的村民,紛紛上前相問,這會兒稻香村的村民種了紅薯和馬鈴薯,因為稀罕,換得了糧食的事傳開。

  不少人都想著來稻香村拿種子,對稻香村的村民也恭敬了不少。

  白錦家的牛車回到稻香村,再見到的,不再是堵著牛車問情況的村民,而是看到白錦一家就笑嘻嘻的說出感激的話。

  便是一向不受歡迎,背後遭村人恥笑不孝順的李家兩老的,就這一日就得到村裏人的招呼問好,直誇他們家有個出息的兒子,娶了一個聰明的兒媳婦。

  魯氏走了一圈回來,被村裏人捧著的感覺不要太好,似乎對大房一家也沒有那麽多的怨言了。

  不過在白錦三人的牛車經過李家院門時,透過半敞開的門看到他們三人的魯氏,又難受了,自己生的兩個親兒子,到頭來還跟著這大媳婦在一起。

  這大媳婦厲是厲害,也有能耐,但是她奪去了兩個兒子的信任,她也是不會原諒的。

  白錦三人自是不知道魯氏的心思,到了自家院門前,白錦從牛車上下來,手裏提著一大塊肉,還有荷葉包著的骨頭。

  她朝院裏喊:“奶奶,今天吃燉肉,我這就去地裏摘些菜來。”

  白錦將肉提到廚房,王氏從縫紉機房出來,看到孫媳婦這開心的模樣,就知道今天繳稅很順心,如今無稅一身輕,今年大概是能過一個好年了。

  “成,要不要做些燜麵?”

  王氏相問。

  白錦點頭,看向兩個身姿高大又有些瘦弱的弟弟,“多喝骨頭湯,多吃些麵食,長壯些。”

  兩弟弟應下,今天出行,沒有他們想像中難過,在街頭,即使看到張家的鋪麵,兩人也能坦然相對了。

  白錦出門去東邊田地的菜地裏摘菜,她種的苦瓜絲瓜茄子豆角,架子上都掛滿了,追的肥好,還在接著長。

  白錦將上頭快要老了的全部摘了下來,吃不完的曬成幹片,入冬好吃。

  入冬的菜也得播種了,蘿卜和白菜種係統都已經提醒,就是不知道村裏人有多少種的,她還得問問村長。

  從地裏回來,她背著背籮子,走在村道上,遇上了吳秋梅正好從河邊洗衣回來,看到她,她的腳步慢下來,似乎特意與她避開。

  於是白錦快走幾步,回了院子。

  吳秋梅看著她背籮裏的蔬菜,心頭也不是滋味,如今整個村裏都從白氏手中拿種子,菜地綠油油的,唯獨她家卻是什麽也沒有。

  吳秋梅心頭似乎有一股氣,一直咽不下去,她自認為自己不比白氏差,除了沒有她長得好看,但她比她更勤快,做事更麻利。

  吳秋梅很快想到村裏胡四娘上一次攔住她說的事,問她願不願意像李嬌一樣嫁入城裏,對方沒有周家富有,但對方在城裏有間鋪麵,給人做成衣生意。

  不過那人年紀大了些,整整比她大了一輪以上,而且家中還有兒女,年紀雖比她小些,卻並沒有小幾歲,嫁過去做填房,她內心是拒絕的。

  在稻香村裏,再不濟,她也能嫁一個年紀相當,家境與她家一樣的,隻是卻仍舊像她從小到大的生活一樣,在地裏種田。

  日子平凡而且貧窮,若是她沒有看到白氏,沒有看到李三福如今的生活,吳秋梅是甘願的。

  稻香村的女孩子們,哪個不是從小教導,嫁個同樣是莊戶的老實本分的過日子。

  直到李家小女嫁入城中富戶周家糖糕鋪以後,村裏的姑娘們心態都變了。

  就拿這一次繳秋稅的事,李家女婿給娘家送來糧食繳稅,而村裏人卻是千方百計,差一上點兒就繳不上。

  吳秋梅一家更是現在還沒有著落,或許她該答應胡四娘的親事,嫁入城裏,這樣他們一家也不必求著三福哥,不必看白氏的臉色。

  吳秋梅想到這兒,推門入院,看到院裏坐著縫衣的母親,便說道:“娘,咱們家的秋稅糧食,不必再去求三福哥了,我有辦法。”

  畢氏聽到,一臉疑惑的看向女兒,問道:“你想到了什麽辦法?你天天在家裏,能有什麽辦法,我還不了解你呢。”

  吳秋梅卻堅決的開口:“上一次胡嬸子來咱們家說的那樁親事,娘,我同意了,你去胡嬸子那兒回個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