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密旨
作者:草綠大白      更新:2020-12-27 22:12      字數:4633
  “聖上?”嶽千燭剛剛收好頭上的玉釵,聽到冬雲說萬裏公公來到忘月軒,秘旨宣她入宮。

  冬雲點頭:“萬裏公公現在還在門口。”

  嶽千燭看著外麵的天色,已經入夜,這個時候聖上派萬裏公公來傳秘旨,肯定是專門找她,還要避開夏沐濋。

  “好。”嶽千燭隨手挽了一個發髻,用玉釵重新固定:“今日王爺好像很忙?”

  冬雲點頭:“一整天都在書房裏,除了見了一下賀將軍,就一直在與領軍大人議事,好像事情不簡單。聽檀玉姐姐說,王爺還備了禮,明天要去一趟蘇侯府。”

  這次來上京,嶽千燭發現夏沐濋特別的忙,就好像一直著急做什麽事一樣。她有心想問,但是夏沐濋告訴她一切無礙,所以她也就沒有再追問,就當作自己是來參加婚禮順便散心來的。

  “嗯。”嶽千燭起身說:“走吧,別讓萬裏公公久等了。”

  嶽千燭在冬雲的幫助下披上披風,越過庭院走到忘月軒門口。看到忘月軒前停著的馬車,看來還真是緊急召喚。

  嶽千燭走到萬裏公公前,不好意思道:“讓公公久等了。”

  萬裏公公依舊是和藹慈祥,他微微躬了躬身子,微笑道:“無妨,隻要沐王妃順利便好。”

  嶽千燭點了一下頭,在冬雲的攙扶下走上馬車。馬車很寬敞,裏麵鋪墊了厚厚的墊子,想來是萬裏公公特意準備的。

  冬雲沒想到第一次入宮竟然是跟著自家娘娘密詔入宮,不覺得有點害怕。她將墊子的綢布攥出褶皺,深秋的夜裏,竟然冒出了冷汗。

  嶽千燭看到冬雲的異常,安撫她說:“不用怕,隻是進宮說兩句話而已。”

  冬雲勉強的硬撐著點頭,告訴自己不用怕不用拍,萬事有自家娘娘在呢。

  嶽千燭看著外麵的夜色,緊皺眉頭。

  馬車行駛入宮,嶽千燭走下馬車在萬裏公公的路引下向慶華殿走去。夜裏的秋風微涼,嶽千燭向上拉了一下披風,合在自己身前。

  萬裏公公側目:“宮裏是涼了一點。”

  嶽千燭:“可能是因為空曠吧。”

  “也可能是人心。”

  嶽千燭嗯了一聲,沒等自己反應萬裏公公這句話就已經走到慶華殿門口。

  萬裏公公推開門,站在一側做出一個“請”的手勢。

  “聖上在等沐王妃。”

  嶽千燭點了一下頭,對萬裏公公說:“勞煩公公幫我照顧一下冬雲。”

  萬裏公公看到她身後那個戰戰兢兢的小姑娘,點頭應下。

  嶽千燭走進慶華殿,殿中很是安靜,她繼續向前走,就看見主位上的初仁皇帝,在他底下的一側赫然坐著成益侯蘇逢磊。

  嶽千燭微微行禮:“臣女拜見聖上。見過蘇侯爺。”

  “免禮。”初仁皇帝擺手,指了一下旁邊說:“去坐下休息吧。”

  嶽千燭看向旁邊,才看見在蘇逢磊的對麵已經安置一個軟墊席位。她麵向初仁皇帝,謝過之後便坐了過去。

  初仁皇帝放下手中翻開的信紙,看向嶽千燭,說:“今夜找你前來,是來聊聊你家的舊案。”

  嶽千燭怔住,片刻後緩緩開口:“聖上是想給我父母平反嗎?”

  初仁皇帝反問:“嶽家案已經翻案,何須平反?”

  嶽千燭說:“但是,隻能證明我嶽家不涉及叛國。當年誰害的我嶽家?叛國案為何匆匆定案?翻案時,為何不見臣女遞上的關鍵證據?翻案後又何為——”

  嶽千燭看向初仁皇帝,忍著胸腔中憤恨:“做錯案件的他們可是相安無事,逍遙法外?”

  初仁皇帝瞥了一眼蘇逢磊,後者微微歎氣,如果要是追究,蘇逢磊當年是嶽家叛國案的監審,肯定脫不了幹係。

  初仁皇帝笑了一聲:“朕以為你嫁給濋兒之後會收收心思,沒想到還惦記著這些。”

  “沐濋是臣女郎君,嶽家上下是臣女至親,都是臣女的親人,臣女怎可能單單放棄一方呢!”嶽千燭低頭看著自己手掌之中的肚子,直言道:“隻是臣女現在的首要任務是保護腹中孩兒而已,斷然不會衝動行事。”

  初仁皇帝嗯了一聲,是個會看輕重緩急的。

  初仁皇帝將桌上的東西揚起來給嶽千燭看。

  嶽千燭看過去,雙目瞪圓。這東西她化成灰都認得,一個是父親自證清白的血書,一個是唐路冒充夏沐濋給她寫的引她去由州的信件。前者是證明嶽家無罪遭人陷害的證據,後者可以用來證實此時放在大理寺證明嶽家叛國的證據實則是仿寫,也是嶽千燭可以作為人證指證唐路誘導自己害死沐凝的契機。

  這兩份可是直接結案的重要憑證就這麽被初仁皇帝壓著,她嶽千燭怎會甘心?

  “聖上此時拿出這些東西,有何意義?”

  一不會追究當年案件主審的責任,二不會與魯朝撕破臉。這兩個可是改變嶽千燭和嶽家的物證,此時都是廢紙。

  初仁皇帝放下,對嶽千燭說:“朕隻是覺得,是時候與你這位嶽家後人,說說朕的目的了。”

  ······

  夏沐濋和陳致在追查十年前薛清平與淮州府嶽家的關係,隻是年代久遠,嶽家又遭遇過巨變,所以查起來並不容易。

  好在他們有元帥府支持,得知當年各地改革中戶部是主要負責的一方,而當年戶部由聖上直接來管,蘇逢磊身兼戶部尚書一職,所以具體的情況可以請教蘇逢磊。

  葉適言連夜來到忘月軒,帶來十年前各地改革的賬目。

  “我不能在這裏太久,免得給你們添麻煩。”葉適言進來的時候說的第一句話便是此話。

  雖然他是特意挑夜間來送賬本,同時也偽裝了一下,奈何忘月軒附近的眼線實在是多,他一介文臣,耳目不聰,可不敢保證不被發現。

  “葉大人是謹慎了不少啊。”夏沐濋嘴上這麽說,手上卻不閑著,直接看葉適言送來的賬本,專門去看十年前的黔地和淮州府。

  葉適言說:“下官若是不謹慎些,怕也會被人盯上。”

  “什麽意思?”陳致問:“有人要針對葉大人?”

  “下官雖為普通臣僚,不過身份在這擺著,目前是沒有人敢光明正大的針對我。”葉適言看了一眼夏沐濋正在翻看的賬本,就知道他要看什麽,憑借擺放賬本的記憶,他迅速找來其他幾本相關的賬目放在夏沐濋的案上。

  這就是幾年間,兩人在政務上磨合出的默契。

  葉適言繼續說:“你們在凰城有所不知。科舉之後,一批寒門子弟取得佳績,鄒進門下的學子增多,這便是無形之中給二皇子增添了實力。”

  “不過,鄒進的計劃還是被人截了胡。薛清平直接以先朝為例上書,建議科舉新人不得從六品以上官職。”

  “這屆科舉狀元是蘇世子,同時他也是這次官考的頭名。雙考首名,前無古人,聖上大悅要將蘇世子安排進大理寺,理應可以入朝作為四品官職。”

  “可就是因為薛國公此舉,所以蘇世子並沒有獲得他該獲得的官職。為此,蘇世子對薛清平意見頗深。”

  陳致說:“怪不得蘇世子與葉大人來到凰城查案的時候,蘇世子對陳令和薛謨毫無通融。”

  葉適言點頭:“也正是如此,聖上才會派蘇世子下來審案。”

  夏沐濋一邊看著賬本一邊聽葉適言說,同時將帳本中幾處特別的地方,記錄在紙張上。

  陳致熟練的將夏沐濋寫滿的紙拿到一邊晾曬,繼續聽葉適言說。對於上京城這邊的變動,當時被軟禁在凰城的他們知道的太少。

  葉適言接著說:“這次因為陳令案朝中開始自上而下進行貪汙審案,活脫脫的清理出不少空職,這些個職位很是誘人,六部之中就有不下十個空職。同時,官員之間的走動更甚,都想借助別人的力量填補進去。”

  陳致點頭,瞬間明白葉適言在謹慎什麽:“現在葉大人是戶部尚書,肯定有不少人想走你的後門,分一杯羹。”

  葉適言最近就是煩惱這些,這些人雖然是求著辦事不算針對,但是天天關注他的動向就足以讓他反感。

  夏沐濋換了一本賬目,說道:“你可以利用職務之便,安插幾個你的人進來。”

  “我就是一人,不需要安排什麽人。”葉適言看向夏沐濋說:“不過王爺,倒是可是安插幾個沐王府的人。”

  葉適言學壞了,竟然也動了擴充黨羽的心思。

  夏沐濋抬眸看了一眼葉適言,低頭繼續看著賬本說:“我遠在黔地,可是顧及不了這邊。要是安插的人是好樣的,還可以一用。要是不怎麽樣,反而會給我添麻煩。我在上京城的眼線網就夠用了。”

  不是所有人都是葉適言,不僅能夠自保還能平步青雲,同時又恪守自己的底線。

  葉適言眼神微閃,沒有接話。

  “不過這次,夏恪勤做的漂亮。”夏沐濋又記下一個數字,抬頭看著兩人說:“薛清平阻止科舉新人任六品以上官職。現在因為陳令之死洗刷朝堂,不少職位空缺出來,為了補上這些人保持朝中運作,就不得不加快填補,毫無疑問鄒進手下的這批新人就是最好的選擇。那薛清平的計劃就廢掉了。”

  兜兜轉轉一大圈就是為了安插自己的人,夏恪勤這招不可謂不是釜底抽薪,打的薛清平措手不及。

  陳致說:“這其中肯定有高人指點。”

  “誰知道呢。”夏沐濋低頭繼續看著賬目。

  葉適言咬了一下後槽牙,盯著夏沐濋說:“這其中的高人,不是作為主考官的鄒進,就很有可能就是提出讓鄒進作為主考官的人。”

  夏沐濋翻頁的手一頓,翻過來繼續看,沒有接話。葉適言也不再言語。

  ······

  “你可知當年嶽家案爆發之時,齊越在遭受什麽?”初仁皇帝問道嶽千燭。

  嶽千燭回答說:“臣女聽沐濋說過。當時,朝中不穩,百姓分心。萍地因為邊境部落衝突而打起了消耗戰,安和王親自督戰,勉強拉扯。淮南因為安寧軍軍中叛徒和眼線,同時淮南水患安寧軍損失慘重,沐元帥和沐將軍臨危受命支援前線。”

  嶽千燭狠吸一口氣,繼續說:“臣女當時被指婚大皇子,自斷親情擅自逃婚至由州。此時,不知道我已經離開的沐王爺因為私情擅闖皇宮。黔地疲弱,被魯朝軍隊有機可乘。待王爺回來之時,混入由州的魯朝軍,坑殺了由州三千將士,毒殺了沐凝姐姐。”

  嶽千燭努力的控製自己的情感,用略帶顫抖的聲音繼續說:“沐濋重傷,魯朝太子趁機發難黔地,搶奪三州府。黔地陷入混戰,百姓陷於水火。”

  “當時!黔地之災就被判定為嶽淩叛國,引軍而至!”初仁皇帝哼聲。

  嶽千燭閉上眼睛不敢去看初仁皇帝的怒火。是啊,如果自己沒有逃婚,如果不給唐路引開夏沐濋的機會,那黔地就不會出現問題,由州就不會出現劫難。那時候的黔地陷入昏暗,百姓難於水火,整個齊越內憂外患!而她嶽家就是齊越上到君臣下到百姓,所有人的的發泄口!

  嶽家案必須要定!穩定軍心,安撫民心!

  這也是嶽千燭和嶽千煬明知道嶽家翻案後還有問題也不敢再次申請的原因,對於黔地,他們嶽家虧欠的太多,哪有臉麵再來求聖上明察。他們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向唐路討一個結果。

  初仁皇帝對嶽千燭說:“當時朕必須要給天下一個交待,情勢之下,證據確鑿,朕為何不定案!朕考慮了嶽淩為人,也考慮你嶽家勞苦功高,所以朕並無斷絕嶽家希望。主審,監審,朕用的人都是朕最信任的人。對此,朕對嶽家仁至義盡。”

  “可惜——”初仁皇帝歎氣:“嶽淩實在是太要自己的臉麵,以為自己錚錚鐵骨就能抗爭朝堂對他的懷疑!他是傻!”

  初仁皇帝毫不客氣的說:“你們嶽家人都傻!”

  ······

  夏沐濋用最快的時間看完賬目,因為這些賬本都是葉適言私自帶出來的,明日一早他還要偷偷放回吏部,所以夏沐濋不能多留,必須全部看完。

  葉適言收拾著賬本,問道:“王爺可是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算是吧。”夏沐濋將寫出的三頁紙章放在一起,交給葉適言:“這份你拿好,抽空幫我重新對照一下。”

  時間緊,夏沐濋隻能再勞煩葉適言這個聰明人。

  葉適言看著紙張才發現,原來夏沐濋是寫了兩份。

  “行。”也是收好紙折好,放在衣服裏,繼續收著賬本。

  這時候門外傳來急匆匆的敲門聲,屋內的人全部頓住,這個時候萬萬不能讓人發現葉適言就在此處。

  “王爺!”是檀玉的聲音。

  屋內的人頓時鬆了一口氣。

  “何事?”夏沐濋開口問。

  “王爺,王妃不見了!”檀玉焦急的說:“好像被聖上接進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