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翻案(二)
作者:草綠大白      更新:2020-12-27 22:11      字數:4573
  翻案!

  諒薛清平有強大的自製能力也控製不住臉上的不自在。為了保下兀察,薛清平已經錯過阻止嶽家案重審的最佳時機,現在聖上閉口不談此事就是在觀察嶽家案的走向,他已經試探過一次聖上得到無用的反應。

  而現在,為了刺殺沐王案,薛清平會聽夏沐濋的建議,同意翻嶽家案?

  嶽千燭心頭擔憂,薛清平絕對沒有那麽好對付。

  果然,嶽千燭就聽到薛清平說:“王爺還是為嶽小姐著想,用給嶽家案翻案來換老臣的清白。”

  麵對薛清平的直言,夏沐濋並不含糊:“是。”

  薛清平看了一眼嶽千燭,對夏沐濋說:“王爺不惜利用刺客為嶽小姐考慮,就不擔心有人不死心繼續傷害您嗎?”

  夏沐濋說:“隻要幕後的人看到國公與本王的關係親密,不可挑撥。本王就會性命無憂,國公也不用擔心有人陷害於你。”

  夏沐濋繼續說;“本王得到證詞不相信是國公所為。但是一旦這份證詞被放在聖上麵前,就不好說了。”

  薛國公嗬嗬笑著說:“王爺不會以為,聖上會相信這份證詞?”

  夏沐濋說:“如果一直找不到幕後黑手,聖上愛護本王,朝野忌憚本王,你說這份證詞會不會不是假的也成真的了?亦或是伸手調查,查到不該查到的東西。”

  初仁皇帝愛護沐王是眾所周知,不然也不會任由夏沐濋向上京城調兵,一而再再而三的縱容沐王爺任何無理的行為。也正是因為聖上的縱容和神遠軍即將來京,又不得不讓朝野上下忌憚幾分。

  至於不該查到的東西——

  薛清平陷入沉思,聖上對馮恒施壓,明日必須上奏案件調查,為了不丟失京都衙門這個肥缺,保住馮恒和京都衙門才最為重要。薛清平怎麽也想不到自從因為兀察之後對沐王爺多有防備,卻被不知名的人給設計一套,反而掉入夏沐濋的陷阱裏。

  反觀夏沐濋倒是很輕鬆,他不著急薛清平現在就答應下來,因為有人會催促他很快下決定。

  夏沐濋又輕咳了幾聲,很是不舒服。嶽千燭立刻倒水給夏沐濋喝,想讓他順暢一些。夏沐濋接過水杯,喝下水,說:“國公可以回去慢慢想。本王對翻案定意已絕,就看國公肯不肯與本王合作。國公大人提出翻案,本王就說服聖上不給馮大人添麻煩。如何?”

  薛清平這隻老狐狸太明白夏沐濋打什麽心理戰術,可惡的是他卻沒有辦法解決此事。難題擺在眼前,時間迫在眉睫,他隻能先含糊其辭回去國公府再做商議。

  送走薛清平,夏沐濋的臉色越來越差,嶽千燭扶著夏沐濋摸他的額頭,還好是體溫正常。不過他現在這個樣子實在讓人放不下心,所以她主動攙扶夏沐濋回到房間。

  “有沒有好點?”嶽千燭扶夏沐濋到床上,給他蓋好被子,將湯婆子放在他的被子裏以供取暖。難熬的冬天已經過去,上京城的早春雖然很涼,但不至於讓夏沐濋久治不愈。這一點最讓嶽千燭擔心。

  夏沐濋擺手不用嶽千燭照顧,張啟幹裂的嘴唇說:“本王心裏有數,你幫本王倒點水喝。”

  嶽千燭的本來扶著夏沐濋手臂的手一空,這是她希望夏沐濋對待自己的態度,可為什麽有點不舒服呢?甚至還有點堵得慌。

  嶽千燭回頭倒了一杯清水來到床前遞給夏沐濋,夏沐濋接過來咕咚咕咚的喝下去,滋潤幹涸的喉嚨。

  “叫一下陳致。”夏沐濋將杯子還給嶽千燭。

  嶽千燭接過來說:“還是先請太醫吧。”

  夏沐濋抬頭看著已經蹙眉的嶽千燭,上次自己裝病邸時候她無情不理會,那就永遠不要理會,為什麽還要過來擔心?

  “無礙。叫陳致過來。”夏沐濋說:“事情緊急。”

  嶽千燭不加阻攔,退出房間去叫陳致。

  “陳領軍,王爺找你。”嶽千燭來到陳致所在的房間,看他正在研究上京城地圖。

  陳致注意到嶽千燭看到自己手裏的地圖,說:“王爺調兵,地圖是基本。”

  嶽千燭沒想到陳致會跟自己解釋,她隻是隨意看一眼,並沒有多餘的想法。

  “對了。”嶽千燭叫住準備去找夏沐濋的陳致說:“王爺的病,有點嚴重。”

  “王爺的病?”陳致下意識回問,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說:“五年前,王爺身體重傷未愈的時候就經常患病,細心照料,不會出事。”

  嶽千燭的心就像被紮了一下,五年前,夏沐濋就如此受罪嗎?

  陳致走出房間,鬆一口氣,調整好狀態去到夏沐濋的房間。

  此時檀玉剛從房間離開,陳致走進去就看到夏沐濋正站在地上,麵無表情的將湯藥倒進花盆之中。

  陳致微微歎氣說:“王爺再不喝藥,病情加重,嶽小姐就要去請太醫了。”

  夏沐濋將碗裏的湯藥倒的幹淨,將空碗放在桌上,撿起蜜罐裏的蜜餞放在嘴裏,一顆味道還不錯,他又吃了一顆。

  “我隻是突然發現,用生病當借口不見聖上和姨母,非常好用。”夏沐濋坐到書案後麵,說。

  陳致走過去跪坐一旁說:“即便如此,王爺也不能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

  夏沐濋說:“這次的事,不是玩笑。”

  給嶽家案翻案,幫夏恪勤奪得吏部職權都是嚴謹的大事,的確不能當作玩笑。不僅如此,夏沐濋步步為營,小心謹慎,為的就是不把自己和嶽千燭摻和進去,這就更需要他統籌謀劃。

  “嶽小姐不知道王爺的良苦用心。”陳致為自家王爺感到不值。

  夏沐濋給自己倒了一杯水說:“給她鋪路,也是給我們鋪路。不是隻為了她而已,這次她必須清清白白的不能卷入其中。不然數罪並罰,樹大招風,咱們的計劃就很難實施了。”

  翻嶽家案是嶽千燭的目的,但夏沐濋目的不僅如此。

  魯朝唐路的罪名需要清清白白的嶽千燭去指證。所以嶽千燭必須翻案,必須抵消逃婚抗旨的罪名,必須好好活著。而夏沐濋,必須好好讓她平安的活著。

  “準備的怎麽樣?”夏沐濋問。

  陳致說:“按照王爺的吩咐,調兵的令已經送回黔地,不久便會來京。賀將軍已經帶到凰城可保沐王府。”

  夏沐濋滿意的點頭:“信呢?”

  陳致說:“嶽小姐的親筆信已經給了宮林,他現在跟蹤薛清平,今晚會找機會將證據放到國公府書房。”

  成敗在此一舉。翻案權和吏部派遣,夏沐濋一個都不會放過。

  ······

  夜晚,國公府。

  薛清平坐在書房內,麵露凝色。不僅是他,就連他的兒子薛謨和薛黨的其他大臣也都帶有愁容。他們看到刺客的證詞,知道這份這次雖是汙蔑栽贓,但是關鍵時候還是會影響到薛家的勢力,更主要的證詞背後的黑手最令人忌憚。

  現在還聽到沐王爺的建議,為嶽家案翻案,可是觸動薛黨的底線了。

  “我不同意。”工部吳大人最先站出來反對:“不能因為一個不確定事貿然答應沐王爺的建議。聖上已經收到嶽家案重審後的證據,依然不提翻案的事,不就證明聖上不想翻案嗎?現在若是翻案,還是由咱們主動提起,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刑部的王大人慢悠悠的說:“有什麽砸腳的。嶽家案再大也都是陳年舊案,就算我等當年審案匆忙,最後拍板下命令的是聖上。非要計較起來,砸的也是聖上的腳,與我們沒有多大關係。”

  王大人是薛黨中為數不多對嶽家案重審翻案與否保持中立的人。不翻案是好事,翻案也無所謂。在座的雖然都借著嶽家案仕途通順,但是六年已過,大家都坐到朝中重要的位置,還怕一樁舊案連累了不成。

  “依我看,現在不是嶽家案的問題,而是有誰那麽大的膽子一箭雙雕的對付國公大人和沐王爺。”王大人接著說:“這才是最重要的。”

  王大人的一席話讓其他沒有主意的大人紛紛點頭,相對於陳年舊案,確實眼前的不知名的危險更加棘手。

  一直戰戰兢兢思前顧後的李大人說:“可是咱們不知道大理寺呈上去的證據都是什麽?誰知道裏麵有沒有對咱們不利的證詞。”

  吳大人對薛謨說:“賢侄,你現在在大理寺當值,就沒聽說些什麽?”

  薛謨看了笑著搖頭說:“吳伯伯,關於嶽家案的所有重審工作都是嚴易、蘇世子和安和王親自在做,從不假手於人。再說了,前幾天碰到蘇候爺,蘇候爺還來問我蘇世子可是發現什麽重要的證據,徹夜未歸,連蘇候都不清楚,我就更不清楚了。聖上這次可是找了三個嘴巴最嚴最難買通的人來做重審,想知道消息難於登天。”

  現在嚴易因為科舉舞弊案受到薛黨打壓,所以再無融入薛黨的可能。

  安和王夏恪信與夏沐濋私交甚好,因為關押過嶽家公子嶽千燭,所以算半個當事人,更加秉公處理,如今他回去他的封地,更難從他這套的消息。

  至於樂安世子蘇惟。嶽家案重審就是他挑起來的,哪能賣他們消息。

  眾位大臣皆是歎氣。明天馮恒就要上奏朝廷沐王刺殺案,如果不能讓沐王爺放棄追究,那就隻有兩個後果。一是馮恒將刺客證詞呈上,對薛清平進行調查,薛清平在這件事上市無辜的,但是免不了查到他私養死士的事實。二是如果馮恒不呈上證據,那馮恒就要被問罪,京都衙門就是不是他們的了,大皇子最大的資金肥差一丟,以後想搞錢就難了。

  沐王爺這哪是建議,明明就是將薛黨一軍。

  ······

  “原來你的棋是準備將軍啊。”嶽千燭給夏沐濋換湯婆子,詳細問了一下夏沐濋與薛清平談話的目的。

  夏沐濋便與她認真的解釋一番:“薛清平進退兩難,一麵是他私下養兵,一麵是夏恪群的資金源頭。他哪一麵都無法放棄。所以,去慶華殿提出翻案是他唯一能做的。”

  嶽千燭給夏沐濋鋪好被子說:“不還是你在逼他。”

  夏沐濋拉緊身上的外袍站在床邊說:“不是本王逼他,是事實。與刺殺案無關,薛清平最擔心的是躲在暗處的黑手。”

  嶽千燭站直身體,看著夏沐濋,突發奇想:“我猜,一會兒大皇子會去夜訪國公府。”

  “哦?”夏沐濋抱著手臂饒有興趣的問:“為什麽?”

  嶽千燭說:“你也說了,京都衙門是大皇子的資金源頭。相比與他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的刺殺案,他更注重馮恒的生死。”

  夏沐濋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他輕笑一聲:“那今晚我送去的大禮會很合適。”

  ······

  國公府的書房商量聲仍舊繼續。薛清平一言不發的看著他們你一言一語,心中似乎已經慢慢做下決定。

  正在這時門外傳來輕輕的敲門聲:“大人,宮裏來人了。”

  書房裏瞬間安靜下來,這個時候宮裏的人能夠來到國公府,隻有一位。

  薛謨立刻起身,將門輕輕打開,走進來一個長披風戴帽子的男子,待他拿下帽子,一張清秀的臉立刻露出來。

  眾臣:“微臣見過大殿下。”

  夏恪群立刻阻止各位大臣行禮:“本宮是偷跑出來的,說幾句話就走。”

  說著夏恪群向薛清平的方向走去,看他離開才注意到在他身後走進來一個蓄著胡須清瘦的臉,仔細一看正是前天從萍地邊境考察回來的太傅遲平。

  “遲太傅。”薛謨上前。算起來遲平也算他的半個老師,他的啟蒙教育就是遲平所教。

  “太傅剛剛回來了刺殺案,所以過來看一看。”夏恪群向薛清平解釋,同時也讓在座的人都聽見。

  薛清平說:“遲太傅來到正好,一起商量一下。”

  說完,薛謨將他們討論的事再一次說給夏恪群和遲平說。夏恪群聽後猛的拍桌:“三弟是要從中作梗啊!”

  薛謨一旁不屑說:“沐王爺現在是鬼迷心竅,為了嶽千燭什麽都顧不得了。追究刺殺案、調兵神遠軍,做的可是轟動。”

  遲平嗬嗬笑著說:“依老臣看,沐王爺此舉十分正常。”

  夏恪群:“老師怎麽說?”

  遲平說:“沐王爺可是手握兵權,做事狠戾。刺殺府邸的事,他要是善罷甘休才不正常。我聽聞他可是將刺客的屍體曝屍一日,將活口打碎牙齒。這說明他生氣到極點,想來他也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至於調兵,應該事他已經做好要國公大人提出翻案的準備,有備無患。”

  李大人說:“他當真算到這份上?”

  遲平搖頭對在座的各位很是失望,他說:“要是沒幾手準備,沐王爺能穩坐黔地讓你們挑不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