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摧枯拉朽
作者:老八一杠      更新:2020-12-27 20:14      字數:3837
  熊廷弼聽了曹文詔的話,其實也是認同的,不過他微眯著雙眼,思索片刻道:“他們能用三五百人來城下示威,那這次扣邊的至少得萬餘人,還是先探明他們大隊人馬的動向再說吧!”

  這時韓斯文忽然敬禮道:“提督大人,屬下請令率領憲兵隊出擊,先滅了城下的韃子!”

  熊廷弼一愣,正要阻攔,韓斯文又說道:“提督大人,剛剛屬下把牛吹的震天響,怕是有些人不服氣,不如就請提督大人給個機會,讓所有人都見識一下陛下練兵之法的厲害!”

  話說到這個地步,熊廷弼倒也不好阻攔了,隻能點頭道:“本督準了,不過此乃首戰,若不能勝,本督的軍法可不是擺設!”

  韓斯文兩腳一並,挺胸敬禮,高聲道:“不成功則成仁,所以此戰若敗,就請提督大人奏請陛下再派一支憲兵來吧!”

  韓斯文這話的意思很簡單,如果不能贏,他率領的這支憲兵隊將不會有任何人回來,這種悍不畏死的勁頭兒,刺激的熊廷弼和九鎮軍頭一陣熱血翻湧!

  “好!”熊廷弼豁然起身高聲道:“本督親自上城牆為諸君擂鼓助威!”

  此時的大同城北麵的武定門外,一隊四百多人的蒙古騎兵,正在來距離城牆半裏左右的地方來回巡梭。

  這些蒙古騎兵穿著破舊的皮袍,揮舞著彎刀,不時發出嚎叫,似乎在嘲笑城牆上的明軍!

  雖然城外來了蒙古人的騎兵,可大同城內卻沒什麽緊張的氣氛,所有人都知道這些蒙古人是到周圍劫掠的,他們進不了大同城,所以大家的日子該怎麽過,還是怎麽過!

  可是就在所有人都覺得這回還和以前一樣,大同城會緊閉四門,穩穩當當等蒙古人自己退走的時候,一隊排列整齊的青甲騎兵卻到了武定門下!

  “這是哪兒來的的大軍?怎麽這般齊整?”街上有人看著這支騎兵好奇地問道!

  “不知道,反正不是咱們大同的兵,不知道他們這是要去幹啥?”有人張望著搭腔!

  “能幹啥?頂天就是上城牆喊兩嗓子,難不成他們還敢出城?”又有人不屑地說了一句!

  就在這時候,那三百青甲騎兵,已經在武定門外排成兩列,韓斯文立馬軍前,高聲喝道:“我大漢親軍經陛下親自操練以來,諸位受過的苦,遭過的罪,就要在今日體現成果,門外就是蒙古韃子,為了吾皇之榮耀,諸君隨我殺!”

  三百憲兵豁然抽出馬刀,持刀立於胸前,齊聲呼喝:“為了吾皇之榮耀!”

  這三百憲兵的馬刀可不是大明軍中常用的那種長刀,也不是錦衣衛專用的繡春刀,而是朱由校畫出圖樣,造辦處的工匠們,用衝壓錘打造的後世馬刀。

  這種刀的特點是刀身狹長帶有一定的弧度,刀尖兒有弧形切角,刀柄上帶著半圓形的護手,在護手的尾部還有一顆半寸場的錐形撞角。

  原本朱由校拿出這種刀的時候,造辦處的李老憨還提出過反對意見,他認為這樣的刀太過單薄,要想在馬戰時與敵人兵刃的衝擊中獲勝,必須打製成全鋼刀,而且還要百煉鋼!

  但是以造辦處的生產能力和人手來說,煉製這種鋼材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打製百煉鋼的高手更是少之又少,最後李老憨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朱由校一定要用這種刀裝備五萬親兵,隻要等三十年!

  不過在朱由校拿出小高爐煉鋼法,動力衝壓錘之後,李老憨和造辦處的工匠們就徹底閉嘴了,小高爐是朱由校模仿後世新華夏五十年代大煉鋼鐵時,采用的磚砌小高爐,再加上精煉的焦炭提供足夠的熱量,讓造辦處的鋼鐵產量,直接提高了十倍不止!

  衝壓錘就更簡單了,就是建造一個水力或者畜力絞盤車,利用齒輪聯動將五十斤重的大錘頭提起一定高度然後自由落下,這樣就可以提供連續且穩定的敲擊,讓百煉鋼成為一種簡單的工藝!

  當第一批馬刀打製出來之後,造辦處就興衝衝地進行了摧毀式檢驗,結果證明這款全新的馬刀,不但鋒利而且韌性十足,不但在騎兵對戰中可以輕易斬斷明軍的長刀和蒙古人的彎刀呼號,就是與倭人的倭刀對砍,也是毫發無損便直接將其斬斷!

  韓斯文他們這批馬刀,就是造辦處打造的一批馬刀,朱由校因為韓斯文他們要到九邊,所有才優先裝備給了他們!

  此時韓斯文手握馬刀,心中激昂如火,一帶馬韁,調轉馬頭,衝著已經有些發傻的城門官喊道:“開門!”

  城門官早就得了軍令,自然不敢怠慢,連忙指揮士卒打開了城門。

  隨著門軸刺耳的旋轉聲,武定門城門大開,韓斯文率領三百騎兵直接衝出了城門!

  因為蒙古騎兵距離城門並不遠,所以韓斯文隻是在出城之後根本沒做任何停留,隻是命令部下調整了一下隊形,便向著那些發蒙的蒙古騎兵衝了過去!

  那些蒙古騎兵之所以發蒙,是因為他們還從來沒見過明軍會出城應戰的,所以一時間竟然沒反應過來,甚至有人麵對這突如其來的情況,已經打算逃走了!

  等到他們看清出城的隻有三百人的時候,都不約而同地露出了笑容,在他們看來三百明軍騎兵對陣自己四百多騎兵,那萬全就是找死!

  可是很快這些蒙古騎兵眼中的嘲笑就消失了,因為那原本應該是軟柿子的三百大明騎兵出城之後,以極快的速度調整了隊形,排成了一個整齊而牢固的錐形騎兵陣列!

  然後這個錐形陣列,就如同一支離弦的利劍一般,向著他們衝了過來!

  “列隊!迎擊!”蒙古騎兵中的百夫長見狀,連忙揮舞著彎刀大吼起來!

  那些還在發愣的蒙古騎兵這才亂哄哄地排列陣型,準備迎擊衝過來的三百大明騎兵!

  可是所有人都清楚,他們已經來不及了!

  原本到敵人城池前示威,應該保持至少一裏的距離,因為那樣可以留下足夠的時間應對突發情況,可是他們太大意了,竟然跑到了人家城下,現在麵對疾馳而來的騎兵,他們連催動戰馬的時間都沒有了!

  轟隆隆——

  三百匹戰馬雷霆般挺進,那氣勢竟然如同洪水決堤般勢不可擋!

  而蒙古騎兵這邊卻剛剛將隊形整理好,馬速根本沒催動起來,他們隻能焦急地揮舞著彎刀,不斷催促戰馬,希望能在接敵之前得到足夠的速度!

  可是這些蒙古騎兵很快發現,他們對麵的三百大明騎兵手裏卻沒有握著刀,而是端著的是一種帶著腳踏,但長不過二尺的手~弩,那手~弩上三棱錐形的弩箭閃爍著微微的寒芒,讓人有種心悸的感覺!

  這種精巧的手~弩也是朱由校為了騎兵對抗而弄出來的,畢竟不管是蒙古人還是女真人,都號稱騎射無雙,他們的騎射功夫對與騎兵有著巨大的威脅,可是要訓練漢人掌握這種技術實在是太難了!

  所以朱由校直接弄出這種手~弩,由於有了小高爐煉鋼法和簡易百煉鋼鍛造法,讓這種弩身用柏木,弩臂用軟鋼,弩身和弩臂都是二尺的手~弩,射程超過了一百三十步,再配上三棱破甲箭頭,弩箭的有效射程至少在八十步以上!

  此時三百憲兵就一手拉著馬韁,一手端著手~弩,目光森冷的如同冬夜裏闖進羊群的孤狼,就這麽橫衝直撞地殺了過來!

  嗡——

  在雙方距離不足五十步的時候三百憲兵的陣列裏發出了整齊的弩弦震動的聲音!

  緊接著一片密密麻麻的弩箭便飛了過來,蒙古騎兵們拚命揮舞著彎刀,想要盡可能的將自己保護起來!

  但是在密集的弩箭覆蓋之下,人的力量顯得那麽渺小,在弩箭落下的時候,人的慘叫,馬的嘶鳴,幾乎改過了喊殺的聲音!

  射出一波弩箭之後,大明騎兵毫不猶豫地直接撒開手~弩,但手~弩並沒有掉落在地上,因為所有人的手~弩,都被一根皮索連在了腰間!

  錚——

  幾乎是整齊劃一的鋼刀出鞘聲,緊接著大明騎兵陣列中閃起一片雪亮的刀光!

  轟——

  須臾之間,兩支騎兵撞在了一起,鮮紅的血液在空中潑灑,瀕死的慘叫在天地間回蕩!

  讓那些蒙古騎兵絕望的是,他們雖然穿過了對方的箭雨,但當他們與對麵的明軍撞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發現手中的彎刀竟然在碰觸對方那狹長的戰刀之後,立即就斷成了兩截,緊接著對方的戰刀會輕鬆地劃開他們的皮甲,將他們切成兩段!

  而一些高明的蒙古騎兵,巧妙地繞過對手的戰刀,將自己的彎刀斬在對手身上時,卻隻能看到一片火花閃過,然後被砍中的明軍就沒事人一樣與自己錯身而過了!

  有了先進的煉鋼技術,朱由校自然不會隻想到進攻的武器,防禦的裝甲也進入了他的考慮之列,不過厚重的麟甲直接被朱由校排除在外,反倒是借鑒後世防彈背心插板的方式,設計出了加裝了嵌入式薄鋼片的鐵釘棉甲!

  這種鐵釘棉甲,說白了就是在棉甲之中鑲嵌一種長五寸,寬一寸,薄如紙張的精煉鋼片,這樣的鐵釘棉甲不但可以有效防禦利刃劈砍,重量還隻有二十斤左右,極其適合騎兵和步兵使用,隻不過這種鐵釘棉甲對於箭矢的防禦力不足,所以造辦處還在不斷的改進之中!

  有了精悍的手~弩,鋒利的戰刀,堅固的戰甲,讓三百憲兵在這場交鋒中占盡了便宜,隻是一瞬間,馬速已經提升到了極致三百憲兵,就直接穿透蒙古騎兵那並不厚實的陣列!

  “走!”被鑿穿陣列的蒙古騎兵,臉上帶著驚恐,聲嘶力竭地呼喊著,然後四散奔逃!

  韓斯文見那些蒙古騎兵逃的非常分散,因此並沒有下令追擊,而是帶著自己的騎兵快速兜轉回來,將剛剛的戰場圍了起來!

  戰場上一片狼藉,橫七豎八地躺著近二百個蒙古騎兵,以及他們的戰馬,但其中卻沒有一個大明的騎兵!

  “周老三,帶著你的小旗檢查戰果,有誰受傷了自己去找醫官醫治!”韓斯文坐在馬上大吼著,他的臉上迸濺上了鮮血,但卻滿是笑容!

  周老三就是當初在太和殿血案中,沒能一刀砍死王圭那個大漢親軍,現在的他已經沒了那時青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彪悍!

  得到軍令之後,周老三立即命令自己小旗三十人下馬,不過他們並沒有一窩蜂地衝進戰場檢查戰果!

  而是先給手~弩上弦,裝好弩箭,然後三人一組呈扇形想著戰場緩緩靠近!

  在接近戰場邊緣的時候,忽然一個蒙古騎兵嘶吼著跳了起來,同時他手中的馬刀也高高地舉起,向著周老三他們狠狠劈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