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出招
作者:老八一杠      更新:2020-12-27 20:14      字數:2510
  朱由校抖了抖手裏的奏折,有些氣憤地說道:“這是禦史姚文宗彈劾熊廷弼的折子,這種折子朕已經接到好多了,而且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二位閣老說說,是不是朝廷把熊廷弼放在遼東,真的用錯了人?”

  方從哲這次沒再和劉一燝交流意見,而是直言不諱道:“啟稟陛下,熊廷弼經略遼東以來,彈劾他的人始終不斷,可見其人行事的確不妥,如果陛下想換人的話,臣舉薦袁應泰經略遼東!”

  劉一燝想了想方從哲的話,實在沒什麽可補充的,也跟著說道:“臣附議!”

  朱由校忽然冷笑了一聲:“二位閣老你們可知道姚文宗為什麽彈劾熊廷弼嗎?”

  看到朱由校的表情,方從哲和劉一燝心頭都是一顫,他們猛然意識到小皇帝在這個時候說姚文宗彈劾熊廷弼的事情,應該跟外麵百官叩闕有關係,隻不過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麽關係,他們兩個竟然一時間理不出個頭緒!

  說實話,對於方從哲和劉一燝來說,百官叩闕的事情他們還是支持的,畢竟小皇帝扶持武勳的心思已決,並且在五萬騎兵到達京城之後,第一時間就任命張維賢為兵部尚書,並且幹淨利落的將兵部徹底從文官係統中分割出去,可以說這和掘文官祖墳沒什麽區別了,如果這時候文官還不有所表示就不正常了!

  可是今天小皇帝的表現實在是太出乎他們的預料了,沒有聲嚴厲色的訓斥,也沒有疾風暴雨般的處置,甚至連問都沒問一句,反而一切都是和風細雨的,好像根本沒有百官叩闕這回事情!

  本來方從哲和劉一燝還在猜疑小皇帝要怎麽處置這件事,現在他們預感到小皇帝要開始發難了,而小皇帝的突破口似乎就是姚文宗彈劾熊廷弼這件事情,可是小皇帝要怎麽做這篇文章呢?

  看著兩位閣老滿臉猶疑、思慮的神情,朱由校冷哼了一聲:“二位怕是不知道吧?姚文宗之所以彈劾熊廷弼,不是為了遼東戰事,而是因為他請熊廷弼為他謀官,遭到熊廷弼拒絕之後所起的報複之心,這件事楊漣身為左都禦史也是有責任,所以朕讓把他關入天牢了!”

  方從哲和劉一燝,聽了這話身上立時如同過電般抖了一下,心中無不暗罵姚文宗,怎麽偏偏這個時候出這種幺蛾子?這不是往小皇帝手裏遞刀子嗎?

  同時他們也對朱由校如此愛護楊漣感到羨慕,現在正是圖窮匕見的時候,小皇帝徹底觸動了文官的底線,文官也不得不做出反擊,所有人都需要站隊,小皇帝把楊漣打入天牢,正好讓楊漣避過這個時節,等一切風平浪靜之後,不管誰輸誰贏如何楊漣都沒事!

  可是還沒等二位閣老說話,朱由校又說道:“如果這件事隻是姚文宗一個人轄私報複朕也不說什麽,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嗎!可是姚文宗竟然糾集了馬三元、劉文靜一起彈劾熊廷弼,甚至還找了一幫同窗故舊一同發難,想要徹底搬倒熊廷弼,這種因一己之私而枉顧家國安危之事竟然從者甚眾,朕隻想問問,他們到底要幹什麽?難道他們心裏除了自己那點兒破事兒,其他的就什麽都裝不下了嗎?”

  聽了朱由校這番喝罵,方從哲心裏莫名的一鬆,他本來就徹底投靠到了朱由校這邊,甚至自己一家今後的榮華富貴都寄托在朱由校身上,如果朱由校如他祖輩那般被文官壓製,那方家的未來將一片暗淡,可如果朱由校在這場鬥爭中勝出,那他個人和子孫後輩自然會富貴滿門了!

  今天百官叩闕方從哲雖然心裏也希望能給小皇帝一個警示,不過他還有些擔心,朱由校沒辦法應對這樣的大場麵,搞得一蹶不振,那可就完了,可是從目前來看,朱由校已經有了應對之法,而且這個方法很絕,如果朱由校成功的話,文官再想掌握軍機之事怕是不可能了!

  方從哲這邊心思矛盾,但劉一燝卻是另有一番思量,他雖然被朱由校提拔成了閣老,可是骨子裏卻是站在文官一邊的。

  在劉一燝看來以文抑武那是天公地道的事情,如果沒了他們這些忠心耿耿的文官壓製,那些桀驁不馴的武將還不翻了天去?

  更何況如果文官不能壓製武將勳貴,那朝廷裏就會出現文官和宦官以外的第三種聲音,內廷的宦官是皇帝的家仆和擋箭牌,文官對付這些太監已經是有進有退了,要是在加上武將勳貴,文官豈不是要徹底被壓製了?

  所以今天這件事無論如何都不能虎頭蛇尾,文官必須跟小皇帝分出個高下,而他劉一燝必須站在文官一邊,否則他將失去自己的根基。

  劉一燝現在非常清楚,本來皇帝就不待見他,提拔他做次輔更多的是一種平衡之術,如果自己站錯了隊,失了根基,可真的是沒了下場了!

  打定了這番心思,劉一燝整宿衣冠,神情肅穆地躬身說道:“陛下,今日百官於午門之外叩闕,可見百官對朝廷如今施政極其不滿,此乃動搖國朝根基的大事,陛下不可不重視!”

  朱由校看了劉一燝一眼,擺了擺手毫不擔心地說道:“什麽百官叩闕,看似轟轟烈烈的,不過就是為了自己那一幫子人爭奪利益罷了,朕把兵部與軍務獨立出來,對於你們這些文官其實沒什麽影響,你們之所以大張旗鼓地反對,不過就是怕自己手裏少了一張製衡皇權的王牌罷了,而朕執意如此也是為了挪開一柄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刀,難不成你們非要把這把刀架在朕的脖子上?”

  劉一燝不知道什麽叫王牌,但他也明白朱由校的意思,尤其是朱由校把文官管製軍事看成是文官架在皇帝脖子上的刀,這讓劉一燝不但感覺到了皇帝對於文官的惡意,更讓劉一燝明白朱由校是不可能妥協的!

  可是在這個時候劉一燝不能退縮,也不敢退縮,向前衝上刀山火海,向後退卻是萬丈懸崖,逆了朱由校的意思,他劉一燝大不了罷官去職,還能得一個敢言直諫,不畏皇權的名聲!

  但劉一燝在這個時候要是退了,必定成為士林叛徒,到時候自己在士林中的地位可就完了,何況劉一燝也清楚,自己這個官其實也不穩當,畢竟他不像方從哲和楊漣那麽受朱由校的器重,就算他徹底倒向朱由校,搞不好他平衡東林與其他派係的作用消失了之後,就會讓朱由校給踢開!

  權衡利弊之後,劉一燝雖然心中忐忑,但還是深吸口氣,躬身說道:“陛下此言差矣,自古漢亡於氏族,唐亡於藩鎮,此都是軍權落於武人之手的緣故,自宋朝以來以文抑武杜絕了武人之害,陛下今又將軍權交於武人之手,豈不是自取其害?”

  朱由校看著劉一燝,神色反而不那麽憤怒了,他笑了笑說道:“劉閣老這話說的倒也取巧,你隻說漢唐亡於武人之手,怎麽不說兩宋亡於外族之手呢?”

  端午看書天天樂,充100贈500VIP點券!

  立即搶充(活動時間:6月25日到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