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失算
作者:三三五十一      更新:2020-12-31 17:54      字數:2196
  隔天。

  高林早早的來到了比試場,看著眼前的一幕有些好笑。

  小彤不知道從哪裏撿來了一張破躺椅,此刻正四腳朝天大咧咧的躺在上麵呼呼大睡。

  反觀幾位老者,他們一個個都神情專注的盯著眼前的龍窯,看起來是一夜未眠。

  “曜變燒的怎麽樣了?”高林輕聲問。

  孫建新沒有回頭,隻聽他回道:“現在窯內已經進入了降溫期,我們馬上就會從通風口拿出一個匣缽來看下效果,大概還得一個時辰。”

  聽聞馬上就要拿一個匣缽出來,高林趕忙找來了石棉手套帶上。

  “差不多了吧,老李。”孫建新問了句。

  “嗯,基本進入穩定期了,可以先拿出來一缽看看效果,”李耷看了眼冒著的火苗回道。

  “我來吧,”當下,高林自告奮勇的走到了通風口。

  這個通風口是這條龍窯的重點,他不單單是為了向窯內輸送氧氣,在接近開窯時,可以先從這裏拿出來一點樣品觀看。

  若是樣品燒的可以了,那麽就可以打開窯門處的封門磚,反之,要是成品效果不好,因為窯門還是封死的,還可以繼續添柴燒一陣。

  由於通風口的直徑隻有二十多公分,想要從這裏取出匣缽,除了手上要有把子力氣外,防止高溫燙傷也是很重要的。

  在平南市,一般燒龍窯時到了這個步驟,師傅們都會交給徒弟去做。

  高林既然自告奮勇,那麽三位老人自然也是求之不得。

  “高先生,你戴雙層的石棉吧,戴一大一小,這樣不容易燙傷。”李耷說這話遞過來一雙大號的石棉手套。

  高林也不廢話,當下直接套上了兩雙石棉手套來到了龍窯的通風口處。

  “呼……”高林深吸一口氣,然後直接雙手伸了進去。

  通天龍窯的長度雖然長,但是高度普遍都不高,一般情況下都在一米五左右,高林踩在凳子上向裏摸,剛好能摸到匣缽。

  “摸到了……真燙啊!”雖然帶著雙層手套,高林還是從手掌處感覺到了很強的灼燙感。

  “起!”高林猛的一提氣,便直接將一個匣缽從窯內端了出來!

  “快來看看!看看成品怎麽樣!”三位老者嘩的一下便圍了過來。

  成敗在此一舉!

  新釉水究竟有沒有成功?這匣缽裏仿的盞到底像不像曜變天目?

  一切馬上就要揭曉了。

  “老李,你來動手吧!”孫建新緊張的眨了眨眼,隨即把一根帶鉤的鐵絲遞給了李耷。

  李耷點點頭接過來了鐵鉤子,隨後他小心翼翼的蹲在了地上,將鐵鉤鉤在了匣缽的蓋子處。

  “叮當……”匣缽蓋子被挑落在了一邊。

  眾人趕忙低頭向下看去。

  “這……這是…….”

  此刻,隻見匣缽之中平穩的擺放著兩隻黑色建盞,而在這其中一隻上,隱隱的閃爍著黑藍色的光圈!

  這些光圈有大有小,在盞內錯落有致,如果從別的角度觀看的話,又能看到淡淡的七彩色。

  一個匣缽兩隻盞,一隻貌似成功了。

  “成了!成了!成了!”孫建新突然連續大喊了三聲!

  “曜變天目!這是曜變天目!這是真正的柴窯曜變天目啊!”李耷的雙手停格在匣缽的上空中,微微顫抖。

  “嗯,這隻盞燒的真不錯,”高林看著匣缽裏的這一隻閃爍著黑藍色光圈的建盞輕輕的點了點頭。

  雖然還是比不上原版的曜變天目那樣的盞中宇宙的效果,但是也比之前他們燒的那種好上了太多太多。

  此刻,孫建新的眼眶竟然有些微微發紅。

  “一輩子了啊,一輩子啊!沒想到真會有這麽一天的到來。”孫建新聲音都有點顫抖了。

  他們和建盞打了一輩子交道了,從三十年前複原第一隻兔毫盞時起,曜變天目一直就像是道邁不過去的坎。

  不光是孫老他們,這點對於整個平南市的燒盞匠人們來說都是如此。

  如今,眼看著魂牽夢繞的曜變天目時隔八百年後又在自己手中重現,他們怎能不激動!

  按照正常步驟來說,應該等匣缽自然冷卻過後在取出建盞,但此時此刻,孫老好像是等不及一般,他迫切的想要上手看一下自己的傑作。

  “老李,你用盞套把曜變取出來吧,記得手下慢點。”孫建新緩了口氣說道。

  “嗯。”李耷點頭答應,他也想盡快上手一下這件曜變天目。

  很快,李耷拿來了一個前段是圓形的鐵色套,這個前段的圓形差不多和建盞一樣大,這就是那盞套。

  盞套的設計就是為了取匣缽中的建盞的,圓形的前段稍微有點弧度,在落下去的瞬間剛好能卡住建盞的束口邊緣。

  “怎麽了?老李?怎麽不拿了?”孫建新看著李耷拿著盞套不動了便開口詢問。

  “不對,不對勁!”

  “李耷的臉色唰的一下變的慘白!”

  “怎麽了老李,怎……”孫建新的話語隻說了一半,他好像是知道了什麽似的,一瞬間,麵如死灰。

  看著兩人突然間臉色大變,高林知道應該是發生了什麽不好的事情。

  高林蹲下身來:“李老怎麽了?我來幫你。”

  “咦?怎麽拿不動?”高林擺了兩下鐵質的盞套,紋絲不動!

  “二位?這是怎麽一回事?”高林不明所以。

  孫建新和李耷此時都是麵如死灰,他們彼此看了一眼,然後又像是認命般的搖了搖頭。

  “粘……粘底了。”李耷聲音有點顫抖。

  建窯燒造不像瓷器那般,其燒造溫度窯遠高於瓷器的平均值,窯內溫度最高時能達到近一千五百度。

  而像是燒粉彩,青花,單色釉時溫度最高也就是九百到一千度。

  所以,為了防止粘底,在建窯的匣缽中會放入一層隔熱的草木灰,而這種草木灰有很強的阻熱性。

  相反的,如果發生了建盞底部與匣缽黏在一起的這種情況,就叫做粘底,這往往說明是窯內的核心溫度低了。

  此刻,這隻曜變盞與匣缽已經融為了一體,摳都摳不下來了!

  “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