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守寡的表小姐12
作者:步步為吟      更新:2021-01-01 00:41      字數:2333
  看著宮苑門口忽然大張旗鼓傳來的廷杖聲,弗陵循聲望過去,是一個宮女被授予庭杖之刑。

  她記得那個宮女,無非便是當初給她端茶的那一位。

  這才過了多久能犯多大的錯,不過就是在她這裏倒了一杯茶而已。

  弗陵唇邊抿了抿茶杯邊沿。

  “這是什麽意思?殺雞儆猴嗎?她又有什麽錯,是我讓她端茶過來的,若是有什麽問題也應該朝我來。”

  弗陵放下杯子,正欲抬手時,嬤嬤卻按過她的手,搖搖頭道:“王妃,稍安勿躁。”

  弗陵臉色一頓,哭笑不得:“我隻是要捏捏眉心,可沒打算去給別人行俠仗義。”

  嬤嬤這才鬆了一口氣,就剛才真怕這王妃心性不定,意氣用事。

  “這應該是昭華公主的手段,就因為剛才那個宮女沒有遵照她的囑咐,還給我們倒了茶水,公主這是要故意打罵下人給所有人瞧,看以後誰看搭理我們,誰就會像這個宮女一樣。”

  弗陵左顧著右盼著,看著院落外的動靜,端著茶水掩住遊移的眼神,說:“我之前與她也並無交集,她和王爺到底有多大的仇怨?”

  嬤嬤歎了一口氣道:“一個是金枝玉葉,一個是爹不疼娘不愛的庶子,不僅僅是昭華公主,便是這宮中的其他人,也都看菜下碟。”

  弗陵放下手中茶盞,淡淡一笑:“嬤嬤,被你這樣一說我忽然覺得,我這相公活得也太唯唯諾諾了?”

  “王爺不是懦弱的人,隻是......”

  她聲音忽然一頓,像是有什麽難以開口的難處。

  弗陵也不再追問更多,隻淺淺地笑了笑:“我知道,是太子嘛。”

  “他一輩子都對這個哥哥委以信任,一輩子都被人當成一把出鞘的利劍,我不知道太子當初是幫過他什麽讓他這般心甘情願為之趨勢,但就是連王爺出殯當然,太子府都巋然不動。”

  她涼唇輕掀,不過嬤嬤眼神的示意,冷笑道:“就算再有什麽苦衷,你偷偷找人傳個信來也好,在我這裏,是永遠都過不去這道坎的。”

  ·····

  聽到宮人來的答複說南姝竟然是一絲煩躁都沒有,反而還淡定從容地和身邊的嬤嬤聊了起來,昭華公主憤然地皺了皺眉頭,對身邊人道:“你說她在聊什麽?”

  蘭若道:“隱約間好像提到了太子,可具體的,便聽不到了。”

  昭華公主忽然一頓:“在聊太子?”

  她心底忽然有一個想法,詫異地問:“你說,他們不會知道太子消失不見到底是什麽原因吧?”

  蘭若微愣,似是對她這個天馬行空的想法感到詫異萬分。

  “畢竟李恪死了,死在慶功宴上,他手底下的人難道就沒有懷疑?你難道也相信太醫所說他是病死?”

  蘭若笑而不語。

  在這皇宮,所有的巧合不過都是蓄謀已久的計劃。

  說是病死,你要信便信,要不信,不信也便算了,除非找到翻案的證據,若不然誰會搭理你的一言一行。

  昭華公主見他不言不答,心底微怒:“我知道你聰明絕頂,肯定也是在懷疑什麽。畢竟這李恪身死,肯定不像父皇告知的那樣,臨江王府的人,或許知道些什麽,隻不過定是那李恪用自己的死,換回了王府眾人的平安。”

  蘭若是她身邊最最聰明的人,就是父皇都親口稱讚過的,若不是因他這太監之身,要不然十年寒窗,將來肯定是能在朝堂上有大作為的人。

  可惜命不好,出身不好,若不是被自己給要到身邊來,怕是早就在幹些粗使雜活。

  蘭若一貫看事情比自己深遠,這次事出蹊蹺,連她這般愚鈍的人都能感覺奇怪,就不信其他人看不出來什麽。

  蘭若聞言卻是掩唇,偷偷一笑。

  昭華公主挑了下眉,聽他這笑聲,是在笑話自己胡思亂想,杞人憂天吧?

  “你怎還不想?”昭華公主氣惱:“蘭若,你本來是那麽聰明的人,怎麽會看不出來這裏麵的端倪。”

  蘭若微啟唇角,本欲說些什麽,以此來打消她心底的顧忌。

  卻見昭華公主忽然拍著桌子,憤然而起:“本公主現在就要去見她?我倒要問問她,到底知不知道太子哥哥的下落。”

  蘭若見她這性急,急急忙忙將人拉住。

  “公主那麽著急做甚?就算見到她之後您可值得要說什麽要問什麽?”

  昭華無語地看他:“自然是問有什麽問什麽,想起什麽就問什麽,她若不答就關起來,打到說為之,她是王妃又如何,我可是公主啊。”

  她說得理所應當,仿佛自己公主的身份就可以隨意妄為似的。

  蘭若挽唇一笑,道:“要是她說自己也不知道呢?”

  昭華微微一愣,略帶遲疑,可語氣卻很是肯定地說:“李恪出了那麽大的事我就不信臨江王府能相信這是普通的一場意外。”

  “可你就算去見了臨江王妃,怕是也得不到什麽想要的答案,您可別忘記,她可是剛剛嫁進王府不久。”

  蘭若比劃了下手指:“今天才是第二天。”

  “您認為,一個剛剛嫁到王府的人,會知道什麽,就算王府對於李恪的死這件事有什麽隱瞞,難道會有人告訴她?”

  昭華道:“那你說我到底要怎麽辦?”

  蘭若笑說:“最好是單獨找那位王妃聊聊。”

  昭華恍然:“你是說,要支開她身邊的嬤嬤。”

  她似乎記得,那位嬤嬤曾經是太後手底下的人。

  蘭若道:“公主陛下,您怕是貴人多忘事,這個嬤嬤本事可不一般,當初她可是她太後還雲英未嫁時的侍女,後來隨同太後進宮,曾經因為顏色差點就被先皇瞧上,太後憐惜她在宮外有青梅竹馬的情郎,便答應等她二十六就放出宮。”

  昭華說:“可我記得我記事以來她就在皇宮裏了,難道因為他被黃祖父給收用了,所以才沒出宮?”

  蘭若淡淡一笑:“若是收用,倚太後對她的照拂,難道還會連個名號也不幫她求?”

  昭華對那般久遠的往事定然是不清楚的,宮中也少有聽人說起過這些:“那是為什麽?”

  蘭若說:“是出宮了,不過後來又回了皇宮,好像是因為當年的情郎在成婚三個月後便病死,她心灰意冷,便被太後召回身邊繼續伺候。”

  昭華似驚似詫:“然後呢,再那之後皇祖父就沒對她有過什麽想法?”

  蘭若無奈一笑:“我的公主陛下,您腦子裏到底裝了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