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嫁禍
作者:雲間行一重      更新:2020-12-27 18:14      字數:2234
  雍寒山點頭,沒有反駁她,他知道她是看懂了其中關竅,隻道,“大抵是被之前蔣氏用的毒傷到了,那孩子……好像不大對勁。”

  蔣氏是進府第二年有了這個孩子的,根據時間推斷,蔣氏懷著孩子的時候他大約正在信州。雍寒山也曾查過這孩子來曆,卻未曾查到一絲關於這孩子生父是誰的消息,他也曾試探過蔣氏,卻發現似乎連蔣氏自己也以為這孩子就是他的。

  但雍寒山卻知道,他的後院絕不可能再有自己的孩子出生,這些年他左一個右一個接進府的女子,皆是局勢所迫,或是布局所需。

  “那也是她自作自受,報應到這孩子身上。”雍黎並無詫異,隻問,“安氏是昌王的人麽?”

  “是,不獨安氏,死了的蔣氏也是。”雍寒山回答她,卻又突然冷笑出聲,“難得蔣氏在那樣混沌不清的情況下還能將主使推到早死了的黎賢身上,黎紹著實不簡單。”

  “我之前也查到過方從之等人是昌王一派,原本聽到調查結果還奇怪為何他們都自認黎賢所屬,現在看來或許是昌王在其中動了手腳,而他能如此肆無忌憚,也不過是篤定陛下還不能動他罷了。”雍黎思緒清晰,心裏卻十分煩亂,“借所謂洗三這樣的日子讓蔣氏瘋癲,誕語爆出驚天秘聞,並不困難,但是府中所謂巫蠱之術又是如何發現的呢?”

  “我既早知道蔣氏來曆,又怎會不派人時刻注意著?她埋放這些髒東西的地方,早在她動手後不過半柱香時間便送到我的案頭,哪裏還要多費什麽精力去查?”雍寒山淡淡笑起來,戲謔神情竟與雍黎哂笑時如出一轍,“其實安氏早些時候也得了命令把那些東西毀掉,隻是毀是毀了,她卻不知在她毀去的次日,同樣的地方再次出現了同樣的東西。連上麵的字跡都如出一轍,如今爆出來,安氏也隻會覺著是蔣氏太蠢,以為蔣氏愚鈍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又埋了一次。”

  雍黎倒不曾想到還有這麽一段,“陛下清楚?”

  “隻知明麵。”雍寒山不以為意。

  雍黎愕然,看來自家父王是跟陛下暗中陳稟過府中巫蠱之事,所以陛下是知道府中蔣氏意圖以厭勝之術嫁禍之事;但蔣氏及時收手,父王卻讓人再次將東西埋了回去。

  所以,這是以嫁禍反嫁禍?

  如此說來,若真的深究下去,璟王府還真行了巫蠱之術?

  “這世上之事從來也不是非黑即白的,有時候何必在意那麽多呢?”雍寒山似乎看明白她的意思,不以為意道。

  雍黎默然,有時候她覺得自己其實並不了解自己的父親,她聽過雍寒山許多從前的傳聞,少年時意氣風發以匡扶天下為己任,但後來意氣太過卻隱有所求。

  弱冠之後他隱於謙和沉斂世家子之下的張揚不羈越發被消磨隱藏得幹淨,然後他遇到了母親,再然後十數年她見慣了父親與母親之間溫情,見慣了父親的溫和從容。

  再後來母親故後,她見多了戰場殺伐,甚至也偶有父女同出一戰場的時候,她看到了父親鐵血殺伐的一麵,而離開戰場他又變成沉斂自持物欲不亂於心的模樣;還有那日季英台上他親自所說的二十多年前的陳國那一役,卻又刻畫了他殘暴陰沉的一麵……

  而去年回京之後,見他偶有所為,似乎也深諳朝堂權謀之術。

  “父親往後打算一直留京麽?”雍黎突然問道。

  “看局勢吧。”雍寒山語焉不詳,他其實也沒有決定,“也看陛下的旨意。”

  雍黎嗯一聲,沒再說話,她年前同意回京實是懷疑當年事有些她不知道的隱情,她這幾年查探一些蛛絲馬跡,也懷疑了一些人,回京來也是為了確認那些真相,並提前做些安排罷了。

  “你在外一切小心。”雍寒山又道,“先生節後會回通州,若非為你,他也不會回定安來這些日子,你原該出京前再先去去探望一二的。”

  雍寒山提起雲老先生時,心下總有些許沉重。那日與雲老先生深談後,雲老雖應了自己所請,但是他二人關係卻並未有絲毫緩和。雲老在京的這些日子,他也曾數次登門拜訪,想要再見一麵,雲老先生卻始終避而不見。

  “通州不遠。”雍黎道,“我回來時再往通州拜見也便宜。”

  雍寒山嗯一聲,他們父女二人,能如而今這般平心靜氣地說話已是難得,他不是絮叨的人,平素便是對這個女兒再多關切,最終卻還是壓抑在雍黎所看不見觸及不到的地方。

  “這次北上,林軼會跟著你?”

  “他另有要事。”雍黎聽他提到林軼,想起來自己將林軼送進未晏卻沒跟雍寒山說一聲,畢竟是他布衣師友之子,“林先生還在平皋麽?何時會來定安?”

  “他來不來暫時沒什麽影響。”雍寒山奇怪,“可是雁南那邊有什麽事,你請他幫忙辦的?”

  “不是。”雍黎道,“林軼,我留他在身邊了。想著畢竟您與林先生雖名為主從,卻實為摯友,總該跟您與林先生知會一聲。”

  “嗯,我們知道的。林軼,本就是留給你的人。”雍寒山默了默,又道,“出門在外,多帶些人,萬萬小心。”

  雍黎沒應他,將身前的小幾往旁推了推,反倒是問,“聽說今日李閣老來府上,為何事?”

  “京畿衛和禮部。”雍寒山答。

  雍黎偏頭看他,“陛下想讓您接管京畿衛?”

  雍寒山不否認,“陛下讓安王暫領禮部,尚書職暫時空置,留觀禮部官員以待提拔。不過我看來,禮部侍郎卓進補上來的可能性極大。”

  “卓進?”雍黎皺眉思索,片刻後眉頭舒展,“這人合適。”

  “不過年資淺,去年才提拔到侍郎的位置上來,直接讓他頂上說不過去。”

  “便是人才多磨礪磨礪也好。”雍黎又道,“至於京畿衛,陛下若有意,您便接了吧。您雖在刑部掛了個名,平素估摸著也沒什麽實際要務,刑部尚書雖謹小圓滑,倒也不至於惹出什麽大亂子來,更何況他再有兩年也該致仕了。”

  “我也有此意。”雍寒山笑道。

  至於原因,一個早知真相,一個已有猜測,他父女二人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