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脅逼
作者:雲間行一重      更新:2020-12-27 18:14      字數:2146
  萬軍靜默,而她語聲清朗,言辭切切溫和,“何都督,別來無恙否?本宮多謝都督信任,將一家老小安危交予我手,幸不負都督所望,您看何家老小可是一絲都沒有傷到呢。”

  何瓊麵色上幾分陰笑,“公主殿下大駕,在下有眼不識,實在是小瞧了你。隻可惜毛未長齊的丫頭片子,即便有幾分謀略手段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你隨便找幾個人略做些修飾便說是我何家老小?真當眾人眼盲心瞎了不成?實話告訴你,我何家內宅女眷們早被我送出澍州,所以這些人……”

  何瓊冷哼一聲,語氣涼薄如刀,“你若想殺,便殺了吧。”

  他的聲音陰沉,帶著內力送過來,一字字清晰地落入何家眾人耳中,原本安靜下來的幾人又掙紮騷動起來,都不可置信地看著城牆上他們的丈夫父親伯父和……兒子。

  雍黎嗤笑一聲,“本宮算是見識了,何都督這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心狠手辣之處常人不及,這般睜著眼睛說瞎話,不認老母,不認妻子,不認親眷的作為,也隻有你何大都督能做得出來了。也對,你還有一個嫡長子在呢,黎賢許了你何家世代公爵之位和一個皇後之位,這何家將來有你嫡長子繼承,至於皇後之位,再生個女兒就是了,做不了黎賢的皇後做他兒子的皇後也可以,至於這些沒什麽用的拖累,不要也罷。”

  何瓊目欲噴火,卻一句話也不想跟她多說,直接伸手從旁邊侍從那邊拿過自己的弓箭,彎弓搭箭,轉瞬間便已經送出破空一箭。

  那箭沒有對上雍黎,而是越過她直接射向她身後那木製牢籠方向,雍黎看那方向似乎是直接朝著何老太太,忙欲動手去攔,卻見那箭突然失了力道一般直直插在地麵草地上。

  “陛下沉珂難愈,困於輔城朝日壇,安王倒行逆施欲挾天子以令諸侯,宣陽公主助紂為虐阻我救駕之軍,亦欲占我上璋南方腹地,今竟以他人假冒我何氏內眷,妄圖逼我就範,此不仁不義之舉,天下何能容哉!更何況,即便此十數人當真為我何氏內眷,天下大義之前,皇朝正統之下,我等何以猶疑!我虎狼之師當力斬此獠於當地!”何瓊厲聲一吼,“眾將聽令,開城門,迎戰,殺敵!”

  “殺敵!殺敵!殺敵!”

  這“殺敵”二字一聲高過一聲,果真灌注了雄渾氣勢,聽得人熱血沸騰。

  雍黎摸了摸耳朵,聽他一口一個天下大義,一口一個皇朝正統,覺得心裏惡心極了,這幾個字也配從他嘴裏說出來?

  她目光始終盯著城上,剛剛有人來在何瓊身邊耳語了幾句,他便在這沸騰的軍勢中突然走開了,雍黎遠遠看去似乎還能看出他麵色有異。

  安鶴翼不善戰陣,一直在營帳中處理文書,方才何瓊一口一個迎戰殺敵,雍黎這邊自然也不會無動於衷,原本的軍中將領們已按照她之前的吩咐前去安排列陣。隻是這會兒城中動靜似乎著實有些不對,說是開門迎戰,但仿佛剛才那般熱血沸騰的誓師,突然間被澆了一盆冰涼的水,徹徹底底湮滅沉寂了下去。

  身後有幾人雜遝的腳步聲過來,雍黎轉頭去看,當先一人身姿挺拔,手持雍黎之前給他的印信,暢通無阻地快速行至雍黎跟前,順手已摘下帷帽,露出一張麵容普通,而神色帶笑的臉。

  雍黎手指撚撚他的臉皮,摸出了一點褶皺,卻沒揭下來,又隨手給他撫平了,笑道,“這張臉你用的倒是很歡快便利,隻是你的氣質太突出,這張臉用在你身上著實覺得有些怪異。”

  謝時寧有些貪戀她手指的觸感,即便隔著一張麵具,他仍然能感覺到她指尖微微的涼意,仿佛初春裏冰雪融化匯入溪流的那水的溫度,雖仍舊寒涼,卻也漸漸有了春日的溫柔。

  但他知道雍黎這家夥的性子,看似隨和大氣神經粗,其實心思頗為細膩柔軟,遂不動聲色的任她撚了摸了撫了,然後故作鎮定地等她說正事。

  果然,雍黎看到他便已猜出何瓊後方出了什麽事,她道,“感謝你替我去送了消息,並接應了徐圖大軍,想來何瓊是得到何忱帶兵突襲我軍的消息了。何忱到哪裏了?”

  “他大約半個時辰之前動手的,你安排的人早做了埋伏,他自然討不了好,這會兒應該已經把人押送過來了。”謝時寧將一枚白玉牙令遞給她,“徐圖徐將軍的六萬大軍,最遲半日也就到了,今日即便正麵迎上,何瓊也討不了好,你對後麵局勢定然已成竹在胸,我能幫你的也就這麽多了,這東西還是物歸原主。”

  雍黎接過來,順手交給一旁連亦。這牙令是前兩日雍黎給他的,也是為了行事方便。

  幾日前何瓊調兵時,提前想將何家老小安排妥當,但何瓊萬萬沒想到,接了這差事的何惟早已不是那個何惟。謝時寧在雍黎的授意下,並沒有將何家老小送至襄縣外城的寺廟,而是直接將人控製了,交給了安鶴翼。

  雍黎本來是打算和元濯一起隨何瓊出兵,以圖後事的,但元濯覺得何瓊身邊有他就行,勸她不必要跟過去。雍黎想著也是,她此時去與徐圖匯合反而更便宜,正想著找個什麽借口脫身時,何瓊也不知是考慮到什麽還是發現什麽,特地讓雍黎不必隨軍,與何家老小一起離開。

  雍黎自然應了,但這時雖控製著乾鄞州但卻一直毫無動靜的粱廷突然對安鶴翼控製下的守備軍發難,安鶴翼上任並沒多久,對治下守備軍還未能完全控製,再加上他本是文人雖有相材,卻對行軍打仗的事並不精通,盡管之前已有心理準備,但事發突然,還是應對無力。隻得一邊與諸將勉強對敵,一邊傳信與雍黎。

  雍黎最先想到的是在寧城的黎賀,雖說當初因不歸園事件,以及後來與黎賀王府深談之後,她對黎賀便再無深交打算,但若真說他這個時候謀反,雍黎是不信的。她當即親自便去寧城,途中便遇到了黎賀帶兵來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