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偶遇
作者:雲間行一重      更新:2020-12-27 18:13      字數:3788
  大理寺外的天空比來時更加陰沉了幾分,雍黎很喜歡此刻天空淡青含墨的顏色,她在門外站了站,微微仰頭,沒有注意一側恭敬禮送小心翼翼的大理寺少卿。

  倒是連亦知道華陽長公主是她永遠不可觸摸的痛,看她神色似乎不太好,小心上前詢問,“殿下?”

  “嗯?”雍黎微微偏頭看她。

  “殿下今日進宮嗎?昨日太後不是還派人來接殿下的?”

  雍黎知道她是怕自己難過才有此一說,微微笑道,“不了,好久沒有出來走走,讓他們先回去,你陪我逛逛。”

  聽到雍黎說想走走散散心,連亦自然歡喜,但為了安全起見,該跟著的人還是要跟著的。她也知道自家主子的性子,隻要不在她眼前晃悠,暗地裏跟再多的人她也不在意。

  “是,主子要去哪裏?屬下這就去安排。”

  “去趟廣淩濤吧。”雍黎上了早已停候在大理寺門前的馬車,連亦隻聽得她無甚悲喜的語氣,“席岸如今這差事做得越發好了。”

  連亦翻個白眼,心內替席岸默哀了半秒鍾,忙上前去替雍黎打開車簾,扶她上去,然後自己也緊跟著上去,隻留一個璟王府侍衛駕車。

  車內雍黎閉目養神,連亦卻在一張張查看篩選今早各地送來的消息,有遇見重要緊急的事當即便讀給她聽。

  “殿下,長楚南陽王謝岑前日已從陳國返回長楚,臨走前他去了濟州川原一趟,三日即返。”

  雍黎原本一直閉著眼睛,聽她這話倒是詫異地睜開眼,她道,“陛下知不知道?”

  “他是正大光明地遞書入關的,說是極愛我國內川原白梅,想趁此機會來觀賞一二,對待他國來使的簡單要求,更何況還是與我國素來關係不錯的長楚,陛下自然樂得賣個麵子,著地方官員小心陪同。”

  “他倒是有這閑情逸致。”雍黎撇撇嘴,她可不信那人會有這閑情專門繞過長楚與陳國的伏金關專門來我國兜個圈子,“他這幾天沒見其他什麽人?

  “傳來的消息他倒是沒見什麽人,就是走的時候挖了幾株梅花帶走。”連亦恭謹地遞過去手中的節略。

  “那……”雍黎接過,還沒來得及看,馬車猛然停住,又是重重一頓。

  “怎麽回事?”連亦探出頭去問。

  車外駕車的那侍衛立即請罪,“殿下恕罪,方才前麵的巷子裏衝出一輛馬車,屬下未來得及停車,殿下可有受傷?”

  “無礙。”雍黎淡淡道,“你看看發生什麽事了?”

  那侍衛下車半刻便回,“殿下,是昌王府臨河郡主,從西邊巷子裏來的,說是馬突然失控衝了出來。”

  “可有人受傷?郡主怎樣?”雍黎這才打開手裏的節略,一目十行地看了。

  “沒有人受傷,隻是郡主的馬車有些損壞。”那侍衛在車外恭謹回答。

  雍黎看完直接又遞回給連亦,“郡主的馬車想必一時半會兒也用不了,你去請郡主進來坐坐吧。”

  “是。”連亦收好各地的情報節略放在馬車的暗格裏,便依命而去。

  連亦款款行去,隔著車窗朗聲道,“郡主受驚了,我家公主方才路過此地,想請郡主上車一敘,不知郡主可否方便?”

  “公主的好意臨河卻之不恭,自然前往。”隔著車簾黎源玉聲音和雅溫柔,字語轉合間有幾分清純明朗。

  “郡主請。”連亦親自替她打了車簾,引她進了雍黎的馬車。

  “許久不見郡主,郡主越發溫婉可人。”雍黎待她進來坐定,遞過一杯剛沏的熱茶過去,微微含笑道。

  雍黎坐在倚坐車窗前,窗簾略開了一角,在黎源玉的角度看來竟生出幾分純粹遙遠不可觸摸的感覺來,她接過雍黎遞來的茶盞,目光落在她放在一側的書上,笑道,“公主過譽了。公主自幼愛看書,這又是看的什麽書?”

  “不過是些奇聞異事地理雜談,閑來打發時間而已。”雍黎微微轉動手中的小盞,抬頭淺淺地笑。她的笑明明清冷寒涼,落在黎源玉的眼中偏偏看出了絲清麗的味道。

  “公主這兩年不在京城,京城氣候可還適應?我家府中有一處暖房,說是用什麽玻璃建的,四麵透明,陽光照著甚是和暖,即便是冬天養在裏麵的花也照樣開得燦爛。妹妹有時間可來玩玩,我們姊妹說說話。”

  黎源玉是昌王的嫡女,在昌王嫡子女中排第三,上麵兩個哥哥下麵一個弟弟,昌王對這個嫡出子女中唯一的女孩兒倒也保護得很好。她性子溫和,自幼得父母兄弟護持,是真正養在深閨的大家閨秀,即便言談間也帶了溫和親近的笑意。

  “我回京不久,也就這兩日才閑下來,年節是閑暇,自然得去舅舅家拜會。”雍黎抿了口茶,道,“郡主向來不太愛出門,今日出來是做什麽的?”

  “我昨日隨母親去寺裏禮佛還願的,母親還要在寺裏齋戒兩日,但是這大年下的府裏中饋無人安排,遂讓我先回來。”黎源玉微微偏頭,溫和道,“殿下又是做什麽去?”

  “回京之後就一直在家待著,今日心血來潮出來走走。”雍黎擱下手中茶盞,笑道,“這兩年沒有回京,竟覺得京城變了許多,這出來也不知道該往哪裏走了。”

  “我這兩日在三泉寺上,遠遠瞧著苜蓿山紅梅絢爛清麗,比起川原白梅又是別樣之美,殿下若有閑暇可去走走。”

  上璋三梅名傳天下,川原冰紋白梅,苜蓿檀心紅梅,檀濟玉蕊青梅各有風姿。川原白梅因其風致朗然瓣蕊間有大方清雅之氣聞名;檀濟青梅因其風華靈秀傳說裏是千年長調之悲傳名;而苜蓿紅梅清寒絢麗,卻因苜蓿山沾了佛意,這也是真正的千年古梅,比之前二者更沉澱了厚重底蘊。

  “苜蓿山是靈雋之地,我還是幾年前去過,我向來也少有這種閑情,今日有些晚了,來回不便,不然定要去看看。”盡管這些年清冷如霜,雍黎天性裏還是帶了她母親向往天地自由的浪漫,“聽說廣陵濤亦有三絕,江南糕,瑾竺畫,千家詩,郡主陪我去坐坐?”

  “卻之不恭。”黎源玉溫柔地笑。

  廣淩濤離這裏也不過一條街的距離,不過半盞茶的功夫也就到了。

  廣淩濤原本叫來福春,也隻是一家精致些的茶樓,是當年雍黎她祖母的嫁妝,雍黎祖母沒有女兒,這來福春後來便予了華陽長公主,再後來便到她手裏。

  雍黎向來沒有經商的天分,也沒有經商的閑情,不過她手下善於此道的人到也有,其中席岸就是個半吊子,這家夥守著全國三十來家廣淩濤,幹的卻是拿不上明麵上的事。

  一進廣淩濤除了厚古大氣的裝修,一眼看到的便是廣淩濤的三絕之二——瑾竺畫和千家詩。二百年前開國之後定元年間畫作大家李瑾竺的墨寶,李瑾竺比吳研子晚了近四百年,但世人所知的其流傳於世的畫作卻隻剩了七卷,皆被置於此處京都廣淩濤。

  “我早聽說京都廣淩濤有瑾竺先生的真跡,卻從來沒機會來過,也就曾去過北邊浛州那家的廣淩濤,不過那裏與這邊布局無二,隻是那裏的瑾竺畫隻是些精密的仿品,不過觀其筆力筆勢也是大家所作。”黎源玉輕輕牽著雍黎的手,一同走進去。

  “郡主高雅,那些仿品能入郡主的眼,倒也難得,請。”雍黎眼角含笑,明媚溫雅。

  雍黎喜歡東麵牆上掛著的一幅《林澗石出圖》,這幅畫所繪景致與當年華陽長公主《石玉》一詩有絕妙呼應之處,所以她每次來時都是坐在此處。

  簡樸大氣的青皮蘆葦簾隔開不大不小的一間,窗外是一處橫巷,沒有麵對喧鬧的主街,倒更多了幾分清淨,最難得的是橫巷對麵人家牆沿斜逸出的一棵古鬆,而遠處借的是寧園塔的景。

  “此處極是難得。”黎源玉見雍黎坐下,方在她對麵跪坐下來。

  比起雍黎盤腿趺坐的隨意,她姿態優雅,一舉一動間是大家閨秀高貴的教養。

  “殿下要吃些什麽?奴婢倒記得殿下離京之前喜歡這裏的白玉相思糕。”連亦侍立一側,微微躬身詢問,與一般人家大家小姐的貼身丫鬟無異。

  “難為你記得,我無甚所謂,讓臨河郡主挑幾樣吧。”雍黎咂了口小二剛送上來的茶,廣淩濤的茶茶色清淡味道卻醇厚,她一直喜歡。

  黎源玉也不虛辭,隨意點了幾樣。

  小二很快將糕點送上來,裏麵有連亦方才提到的白玉相思糕。

  雍黎知道她心思細膩,禮貌地一笑致意,揀了個虛虛在手上拿著,卻沒有吃。這麽些年她口味淡了許多,雖不至於厭惡,卻也不如幼時那麽喜歡甜食了。

  “這個時節菊花早敗了,難得這菊花糕裏花色新鮮,很是清甜。”黎源玉文雅地咬了口菊花糕,讚道。

  “這是他們在花開得最好的時候摘下,存在冰窖裏,所以花色很好,連味道也不曾消失。我是素來不愛吃這些甜食的,到了這裏多多少少也要嚐兩塊。”雍黎擱下手裏的糕點,笑道。

  “廣淩濤這三絕之一果真名不虛傳,也難得這些細膩的巧思從何而來,竟是天下的花都入了糕點了。”黎源玉輕輕抱了茶盅在手上,“我在巴州幾年,也不曾見過這樣精致的麵食。”

  “巴陵多山,奇峰俊秀,人說秀色可餐,想來有那樣舒朗壯麗的景致也可美景果腹了。”聽她了的話,雍黎想到昌王封地是巴州、陵州和景江三州,而昌王這次回京隻帶了嫡幼子和唯一的嫡女,不免多想了些,這一多想,就不可避免地想套些話。

  “巴陵的奇峰俊秀我是從沒有去看過。”黎源玉笑得有些苦澀,“我比不得宣陽妹妹所曆甚多,這輩子外出遊覽的機會能有多少,將來還不是從昌王府出去又困到其他府邸。”

  黎源玉是個知足的人,她自幼得家人寵愛護佑,便再有太多的渴望也未曾任性過,她這一生是做了標準的世家女,沉靜內斂,優雅平和,而唯一做過的任性的事怕隻是如今廿三未嫁。

  想及此,雍黎不免心下歎了口氣。

  “你還是放不下?何苦?”

  “不苦。”黎源玉依舊笑得溫和,隻是溫和裏是早已沉澱下來的心如止水,“再也沒有人能讓我如此對待。”

  黎源玉的目光似乎落在遠處寧園塔,溫柔幽渺,那一刻她神色透出的傷情,雖淺淡,卻遠比秋風落葉的傷,遠比寂寞空庭的愁,一如蒼茫沙漠綿延不盡的絕望……

  她嘴唇微動,極為淺淡的幾個字消散在風中。

  “青陽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