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天地者為仙懷萬民者為聖
作者:浮墨      更新:2020-12-27 16:49      字數:2331
  靈舟上的生活不算枯燥,醒時有酒有肉有美食,吃得盡興,喝得暢快,興之所至,再來吟詩作對,美妙無窮。

  在靈舟上呆了三日,這三日裏,每天都有人懇請李奉陽講講詩仙李白的故事。

  但李奉陽的存貨就那麽多,他又不是史書,哪記得住那麽多事情。

  但作為一個優秀的三好青年,他對於除了李白之外的其他詩人也是有些熟知的,比如同樣是詩詞大家的詩聖杜甫。

  講罷了李白,再講杜甫,將杜甫一生憂國憂民的心境通過詩句傳達出來,一次又一次引得眾人驚歎。

  宋清遠和段玉山心裏對李奉陽念出來的這些詩感到很是驚奇,因為這些詩每一首拎出來都是傳世之作。

  詩聖杜甫,被人稱作詩聖,其文采自然不言而喻,但其憂國憂民的思想更是讓眾人佩服。

  一時間,詩聖杜甫的崇拜者多了不少,更有人拿他與詩仙李白相比較。

  “詩仙的詩好,因為他的詩豪邁大氣。”

  “詩聖的詩好,他的思想憂國憂民,心懷天下。”

  “憂國憂民人人都會,但要具有詩仙這樣的氣魄,又有幾個人?”

  “光有氣魄有啥用,不能心懷天下,一樣無用。”

  “人家可是詩仙,仙你懂嗎?”

  “謫仙而已,杜甫可是詩聖,聖人你懂嗎?”

  一時間,兩方爭得不可開交。

  李奉陽頭都大了。

  我就是想裝個逼,怎麽還讓你們爭吵起來了?

  我有罪啊!

  見李奉陽如此難看的神色,宋清遠當即意識到不好,這群沒眼裏勁兒的家夥,沒見高人不高興了嗎,還吵!

  “都給我閉嘴,吵什麽吵,該幹嘛幹嘛去!”宋清遠立馬將閑雜人等轟散,隻留下一眾與李奉陽熟悉的人。

  小玉兒給李奉陽端來一杯茶,道:“師父,喝口茶吧。”

  “嗯。”李奉陽接過茶杯,喝了一口,味道沒有自家的好。

  “師父,小玉兒剛才聽你念了那麽多詩聖杜甫的詩,小玉兒也想問問,在師父看來,他的詩與詩仙李白的詩,誰更好?”小玉兒侍奉在側,俏生生的望著李奉陽。

  其他人也將目光投了過來,就等著高人開口呢,不管高人覺得誰更好,隻要是高人說的,那就是他們所想的。

  李奉陽咂咂嘴,道:“其實在我看來,兩個人的詩都很好,各有千秋,不過就從我所知道的情況來看,詩聖杜甫倒是挺崇拜詩仙李白的。”

  好了,結果出來了!

  詩仙李白更勝一籌!

  眾人心裏一下子有底了。

  小玉兒微微皺眉,道:“可是我聽師父方才念的詩句,詩聖杜甫憂國憂民,這樣的人物應該更值得人敬重才對吧?”

  李奉陽點頭,道:“確實,杜先生一生輾轉,憂國憂民,當為天下人敬仰,但李白的詩彰顯了氣魄,道出了人們的渴望和追求,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所以在很多人的心裏,他的詩反而更記憶深刻。”

  李奉陽說著,目光一掃眾人,道:“你們知道為何李白被稱作詩仙,而杜甫被稱作詩聖嗎?”

  “不知。”眾人搖頭。

  李奉陽道:“因為……胸懷天地者,為仙,心憂萬民者,為聖。”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無不心神一顫,仿佛聽到了玄音妙玉,如有大道吟誦,心裏癢癢的,仿佛抓到了什麽,又好像什麽也沒抓到。

  胸懷天地者,為仙!

  心憂萬民者,為聖!

  眾人仔細反複的思考著這兩句話,那沉寂的心境再次生出了波瀾。

  他們修行,修的是什麽?

  不就是仙道?

  可是仙道是什麽?

  他們不知道。

  之前聽李奉陽念李白的詩,讓他們也在思考修仙是為什麽?

  同時,他們也在思考著什麽是仙?

  而今天,李奉陽將答案直接告訴了他們。

  胸懷天地者,為仙!

  胸懷天地,這是一種意境!

  隻有達到了這種意境,才可成仙!

  他們聽到這句話,終於明白了自己該怎麽做,自己的修行之路該怎麽走。

  而同時,感觸較深的當屬段玉山。

  因為他是一個皇帝。

  皇帝也被稱作聖上。

  他便是心憂萬民之人。

  他以前一直以為自己的皇帝是繼承的先輩祖業,是沾了先輩的光,才成了這一國之君。

  而現在他才明白過來,他這個皇帝當的這麽安穩,不是因為有先輩給他留下基業,而是因為他心憂萬民,萬民敬仰,願意承認他當這個皇帝。

  若他昏庸無道,民心盡失,那……

  恐怕羽化仙朝上下都會揭竿而起,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他現在依然是皇帝,是聖上,乃是托了萬民的福,也是托了自己的福。

  在聽到這兩句話後,在場眾人都有自己的感悟,無一不對李奉陽心生感激。

  以如此方式點化他們,高人恩重如山呐!

  “詩仙詩聖,皆為大家,各有千秋,我等粗人,還是不能妄加評論,不過我倒是可以給你們念一念杜甫描寫李白的詩,你們想聽嗎?”李奉陽看著眾人,問道。

  “想,太想了。”

  “李公子你隨意。”

  “洗耳恭聽!”

  眾人很是熱情。

  他們在知道了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故事後,也想知道在杜甫心裏,李白究竟是什麽樣的存在。

  李奉陽清了清嗓子,開口道:“第一首,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李奉陽將一首詩緩緩道來,每一字每一句都如暮鼓晨鍾一般重重的敲擊在眾人的心頭。

  越聽到後麵,越能感受到杜甫先生的心情,如此李白,狂傲不羈,肆意灑脫,瀟灑不拘,其氣魄貫通山河,真不枉當得起詩仙這個稱號。

  “咳咳,第二首,飲中八仙歌,詩裏寫了很多人,我隻挑有關李白的念給你們聽聽。”

  李奉陽說罷,略微沉吟,道:“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念完,李奉陽咧嘴一笑,望向眾人,問道:“如何?”

  好!

  好極了!

  眾人都愣住了。

  原來在杜甫眼中,李白是如此豪放不羈的人物啊。

  天子呼來不上船!

  天子呼來不上船!!

  豪氣!

  傲氣!

  霸氣!

  鬥酒詩百篇,不聽天子言。

  如此人物,果真令人欽佩!

  也難怪就連詩聖杜甫也崇拜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