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賢臣奸佞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12-30 21:25      字數:2638
  “臣拜見陛下,陛下萬年,大周萬年!”

  一進門,鄧恭目光不經意間掃了下上座,見隻有陛下一人端坐,心中略鬆了口氣,伏身大拜。

  “君肅不必行此大禮,快快請起落座。”

  “謝陛下賜座。”

  鄧恭謝禮過後,跟在身後的女官,作了一禮,倉惶的走到後麵,頷首佇足,生怕引起他人注意。

  待到鄧恭落座,高誠揮了揮手,示意女官給其奉上添酒切肉。

  “君肅啊,朕來南陽前,可就聞文良多次相薦。今日見卿,卿果不凡。”

  “陛下言重了,臣微末之能,得車騎看重,賴陛下天恩,方瞻仰龍顏,已是萬幸。”

  鄧恭不敢大意,當即側身揖禮。

  高誠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前些時日,朕與孫卿、郭卿談及民兵之事,兩位愛卿皆舉薦於卿,卿有何作想?”

  “臣不敢妄語,唯陛下之命是從!”

  鄧恭二話不說,頷首敬順,毫不多言。

  “嗯~愛卿對民兵一事,多少也有些聽聞吧。如若此事交由汝去辦,能辦好嗎?”

  “這……回陛下,臣才學不具,若居此之要,定為陛下鞍前馬後。其具體行施,還需陛下另遣心腹,以協助於臣。”

  鄧恭頭腦很清晰,雖說對於民兵沒有詳細具體的了解,但多少也能猜到些。畢竟民兵也是兵,既然是兵,那兵權就勢必要掌握在陛下手中。

  自己一非陛下親信,而非關涼之人,能幸居此要,就在於自己手握七萬餘南陽兵。這些兵,應該也是陛下組建民兵的主幹力量。

  聽了鄧恭的回答,高誠是越來越欣賞這位新降不久的良將了。別的不說,這份眼力勁,很是獨到,取舍之間也絲毫不拖泥帶水。

  “那便如此吧,這兩日愛卿先行回營,告知眾將士,典查籍冊,以編社曲,行造名冊。要不了多久,正式行令抵營,迅疾而發。此事,需得以雷霆之勢速成。軍中愛卿可多多簡拔賢良,充任各地督尉,監製社曲。”

  高誠心中也下了決定,此次見鄧恭,隻不過是觀察其人如何。既達到自己的要求,也沒那必要拖拖拉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鄧恭作禮應聲:“陛下放心,臣定盡心竭慮。不過,臣乃新降之將,居此要定頗受掣肘。臣鬥膽,還請陛下再擇賢明,或臣輔之,或輔之於臣,亦便於行事。此外,臣妻小久居南陽,不合禮治,更聞長安盛美,還望陛下開恩,許臣於長安置宅。”

  高誠眉頭微微皺起,搖了搖頭,定睛與鄧恭言道:“愛卿不必如此。朕既用愛卿,自是信的過。正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前幾日的事,愛卿也不必心存芥蒂,朕知其中玄妙。隻要不過分,朕還是有點器量的!”

  “陛下,國朝已享天命十餘載。今雖戰亂未休,然大周橫掃六合,已勢在必行。禮樂之製,自當先行,以束天下臣民!”

  鄧恭拐著彎說道一句,反正自己必須要質妻小於長安,必須請陛下安排心腹在身旁。否則,自己可安不下心啊。

  說難聽點,陛下不同意這些,自己就永遠都是陛下手中隨意可棄的棄子。如若同意了,雖然還是棄子,但總歸能給妻小留些餘資。

  看到鄧恭一再堅持,高誠也漸入深思,也許鄧恭擔心的不僅僅是自己的信任。

  “禮樂之製,唉~”

  高誠暗自微歎,作吟三息後,遂言道:“也罷!過些時日,朕讓幹兒來充任愛卿副手。幹兒天資聰慧,不過經曆不如愛卿,愛情還需好生教教朕這侄子啊。另外,愛卿愛子今歲幾何了?”

  鄧恭心中大鬆一口氣,腦海中記住了幹兒這兩個字,打算回去後好好打聽打聽。

  “回陛下,臣子艾,年方三歲,尚是頑劣孺子。”

  “三歲!小是小了點,不過與維兒、邵兒差不多。待愛卿妻小至長安,朕會命人安排,且讓艾兒與維兒他們一起,於蔡公門下習字學禮。”

  蔡公?

  鄧恭疑惑了下,轉瞬間便想到一人,不由倒吸一口冷氣,俯身大拜:“臣,叩謝天恩。陛下恩澤,鄧氏世代謹記!”

  “愛卿不必多禮,速速請起。”

  “臣謝陛下!”

  “嗯,愛卿先回營準備。朕稍後還要召見在野盛望,事務繁瑣啊,便不久留愛卿了。”

  “臣明白,陛下放心便是。臣告退!”

  “嗯~”

  待到鄧恭退走後,殿側偏室內,很快就轉出兩人,正是薑紓與高龑。

  薑紓倒是平常之色,高龑則眉頭微皺,目光看著已經閉上的室門,久久不能回轉。

  “臣妾見過陛下。”

  “兒臣拜見父皇。”

  見禮見,高龑眉色猶未鎮平,似懣懣不解,心有不平。

  “紓兒汝看,龑兒到現在還沒回過味來呢!”

  高誠微哼一聲,似乎是在打趣,似乎又含帶些許不滿。

  薑紓莞爾一笑,言道:“陛下,龑兒畢竟還小,讀的詩書經義之禮,聞的名家大儒之解。短時間內,還不能理解陛下的用人之道。”

  “兒臣不敢忤逆父皇,然天下文學,古今之論,皆以為明君聖王,需親賢臣遠奸佞,方可成霸圖大業。而天子親近小人者,如始皇重李斯、趙高,社稷二世而斬。前朝漢帝,近常侍宦臣,以致天下大亂,禮崩樂壞。古今之鑒,不可不察!”

  薑紓話剛說完,高龑便硬著頭皮諫言。

  高誠聞聲一樂,嘴角不由咧開,方才的些許對兒子的不滿意,也煙消雲散。

  隨後,瞥了眼薑紓,與高龑道:“龑兒,汝自何處之鄧恭,乃奸佞之徒?而非大才?”

  “哼,彼自歸順國朝以來,數月時日,遍散財帛,交結人心。南陽各地,上至府宰,下及小吏。軍中左右,盡是為其言語者。此等之輩,拉幫結派,互為丘貉,日後得勢,定難製之。”

  “吾兒若有實證,大可持證遞交禦史府,行鑒中樞、廷尉,三司大省,一察究竟。若無實證,於朕麵前,構陷朝臣,汙蔑賢良,也是重罪一則啊!”

  高誠嘴角帶著笑,注視著自己的兒子,想要看看他接下來該如何答話。

  果不出所料,高龑怔了下,似乎被勾線朝臣、汙蔑賢良給嚇住了,一時間不知從哪開口了。

  “這~”

  高龑尷尬的搓了搓手,悻悻側身一退。

  一直觀望著父子倆的薑紓,也不由樂了,捂著嘴叫偷笑。

  “陛下還是饒過龑兒吧,這其中之道,他連皮毛都不懂呢!”

  最終,還是最疼愛兒子的母親,幫兒子開了口。

  高誠輕哼一聲,言道:“唉,所以說,龑兒汝還得多曆練曆練了。汝可知,似鄧恭這般行事者,國朝公卿,幾無遺漏。別看徐文良那般整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照樣也少不了這些人情世故。更不用說那些出身士族之人了,更少不得這些。”

  “國朝雖嚴令明律,大禁貪腐。但隻要做的不過分,不危及社稷,不欺壓良善,不橫征暴斂,不壞國朝根基,些許世故,些許以公謀私,都是可以過去的。再說了,真要較真,朕得把三公九卿諸寺之首換個遍,到時候隻怕朝野盡空,連正常運作都達不到。”

  “可兒臣也沒有說錯,若是重用佞臣,亦非善果。”

  “什麽是忠良,什麽是奸佞?用人之道在於己,而不在於彼!早晚有一天龑兒汝會發現,所謂的賢良,未必是賢良。而所謂的奸佞,也未必就是奸佞!”

  “算了,現在跟汝說這些汝也不懂。徐庶他們三個呢,來了嗎?”

  “……”

  “快到了,兒臣責人去催促一番。”

  “不用,吾等多等會兒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