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張機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12-30 21:25      字數:2591
  “品濟先生,可否與朕實言,這良方何時能用於東岸眾百姓?”

  高誠側目凝視,眉頭微皺,麵含憂心之色,隨後又言道:“朕於隴縣長一十八載,東征西討十八載,三十六歲間,所見癘氣、洪澇、幹旱不下二三十次,幾近乎歲歲逢災。重者遍及數州之地,輕者亦是闔縣盡死。而官府不救,任由庶民亡難,此固漢室失常,朕方而代之,所圖者便是早日結束這亂世,以安天下萬民。”

  “今歲趙國失勢,正與朕推行新田之製良機,怎奈又出了瘟魔,禍害蒼生。歲旦以來,豫州郡縣,先是饑荒席卷而至,後有瘟疫滔滔索命。百姓聞朕微名,相攜奔投。朕本想盡數收納,劃與田野,使鹹等安心躬耕。甚至,不惜據汝南之地,以為分地考慮。現在,瘟疫橫行,一日不除,汝水以東一日不得安寧,幾十萬至於此處的災民,便一日不得靜心,朕著急啊!”

  聽著這番話,張初心中的感覺還是有些~。雖說陛下言辭之間,不乏尊己貶他之意。但無論如何,在處理饑荒和瘟疫上,陛下已是盡心盡力。至於新田製如何,自己隻是醫者,不便牽連其中。

  思考了下,張初輕歎一氣,言道:“陛下心念百姓,老朽敬服萬千。不過,如今藥材尚不足供以大量百姓。依老朽之見,暫緩兩日,待準備充足,再廣濟萬民。”

  “文良,怎麽回事?朕記得先前就已經派人傳訊長安和孫府君了啊,各類藥材緣何至今未至?”

  張初這麽一說,高誠當即將目光轉到徐榮身上。徐榮倒不會不知輕重,應該是另有隱情。

  徐榮搖了下頭,言道:“關中那邊的藥材臣已經派人催過幾次了,但路途長遠,最快的一批也得三日後才能到。至於南陽方麵,分地一事幾乎調動的南陽所有官吏、軍隊。又不能大肆宣傳,實在抽不出人力來。”

  “這……”

  高誠想到了,但還是佯作慍怒狀,又似乎稍有懊惱,甩了衣袖,與張初道:“唉,是朕考慮不周了,竟誤了此番大事。”

  “這樣,文良汝稍後遣一校將士,立即征發南陽當地所有藥材以及醫者。現在良方既成,消息散開也無礙大局。當務之急,還是要盡早施救百姓。吾等早一刻,就能活數十人之命。”

  高誠略作思忖,向徐榮下令說道。轉頭,又與張初言道:“品濟先生,汝這邊也要準備一番,最好多書錄些藥方。待南陽醫者至,使其觀閱習讀。此外,百姓那邊,朕命人先宣撫,免的到時百姓信不得此方,耽誤救治。”

  “陛下放心,老朽回去後便書錄藥方,及用藥之數。”

  聽著陛下的安排,張初不由心生感慨,短短片刻,考慮的如此周全,幾乎讓人難有善諫。

  “陛下,末將請命,願領將士,東渡汝水,至民營宣撫。”

  張初話音剛落,下座吳懿便蹭的一下站了起來,挺身而出。

  高誠眉頭微皺,言道:“子遠,汝病體方有好轉,還需靜養。宣撫一事,安排下麵將校即可,不必親往。”

  “陛下,末將身患瘟疫,得而複安。若想要盡快勸撫萬民,末將是最合適的!更何況,疫氣既除,安能複侵,還望陛下允準!”

  吳懿沒有放棄,躬禮再請。

  高誠看向張初,自己多少知道一些,吳懿痊愈的話,身體內肯定會產生一定的抗體,二次感染的幾率會大大降低。但是具體情況,還得看他的主治醫生。

  張初會意的點了點頭,沒有多說話。顯然,在張初看來,吳懿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換作其他人的話,感染瘟疫的可能性更大。雖說良方已有,但可能會引起軍中不必要的恐慌,對於即將救治百姓的計劃,有著不小的影響。

  “陛下不必擔心,家師良方,不僅可除癘氣,更有防範之效。不隻是吳懿將軍,諸將士隻需渡河前飲下藥汁,做好防護,便可使邪魔不侵。”

  旁邊張仲景突如其來的說道一句,讓張初有些訝色,自己咋不知道還有這奇效呢。

  高誠眉頭愕然抬了下,看向張仲景的目光中,多了幾分賞識。

  自己要的就是這句話,以安將士軍心。

  否則,光吳懿一個人去也不頂用啊。汝水東岸幾十萬災民,少說也得去千把人才能有些效果。

  而隻有兩位神醫的話,才能讓將士們真正安下心來,勇敢的麵對瘟疫。

  “既然有此奇效,那朕……”

  “子遠,回去後選拔銳士,告誡諸將士,縱是有良方佐佑,仍需小心行事。麵巾、手套等防護務必準備齊全,時刻不得擅下。此外,需要與病患保持一定距離,病患衣物、被褥等物品,一律不得接觸。”

  “朕即日起亦會坐鎮營內,告訴弟兄們,朕相信他們,朕亦與他們同在!”

  “陛下放心!”

  被高誠這兩句話一衝,吳懿牙口一緊,躬身應令。

  “陛下,機尚有一言,鬥膽請陛下聞之。”

  “仲景,有何話旦言無妨,不必拘束。”

  “謝陛下!”

  謝禮過後,張機掃了一眼帳內眾將,遂言道:“陛下既心懷萬民安康,機以為何不廣散良方,施布於天下。豫州廣闊,百姓眾多,其內醫者更有不少。隻需曉以良方,彼等便可自救。如此,汝南郡外的豫州百姓,也能得以活命。”

  說完,張機便垂下頭來,似有作思,似在靜候。

  旁邊張初眉頭緊蹙,有些擔心自家徒弟這番話引起的反應。

  高誠麵色倒是安常,思索著張機之言的可行性。

  但下麵諸將,就未必能徹底會意張機的意思了。

  “陛下,張神醫心懷眾生,醫者仁心,乃天下百姓之幸。可若是良方傳於四方,那齊國正如久旱逢甘霖啊。或,礙於國朝大計!”

  第五軍師帥王邑拱手作言。

  話說的很委婉,起碼沒折張機的顏麵,留了幾分餘地。

  “不錯。若依大計,明歲吾大周或可盡取齊地,成就霸業,陛下一統……”

  “王鹹!”

  年紀較輕的王鹹話還沒說完,便被楊柏一口喝下。

  隨後楊柏又衝著王鹹使了個眼色,示意其莫要多言,好生坐著。

  徐榮目光瞥了眼楊柏後,沒有說話,回過頭來,注視著思索中的陛下。

  這楊柏雖說軍事能力差了不少,許多東西都不懂。但知道察顏悅色,明事理,知分寸。

  似王邑、王鹹這番著急舉動,雖說陛下不會太過介意,可總歸莽撞了些。

  “文良怎麽看?”

  思索了小一會兒,高誠問向徐榮。

  徐榮微微俯身,抬禮言道:“不是不可行!不過,明歲的計劃,恐怕都需要重新規劃。”

  “這不是大事,南陽新田製的推行,文良有沒有感覺太過容易了。該動的人,一個都沒動!”

  高誠似乎忘卻了張初和張機在側,道出了些許二人不知曉的內情。

  徐榮瞥了眼張初兩人,隨即言道:“若是陛下感覺不當,那明歲三軍養精蓄銳也好。畢竟,安置了這麽多災民,對於中樞府來說壓力不小。糧秣方麵,多多少少也有些緊張。”

  “嗯~那便依仲景之言。這兩日讓軍中文吏,都到品濟先生帳前聽命,盡可能多的書錄藥方。另外,命傳訊宛城、長安,印刷藥方,廣傳天下!”

  “陛下英明,臣這便安排!”

  “勞煩文良了。”

  “來,品濟先生、仲景,耽誤了不少時間,想必腹中饑矣。”

  “來人,速速奉上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