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先禮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8-21 22:06      字數:3684
  夕陽聚,也就是一個大點的亭而已。

  除去些許百姓在底下的裏間村落外,大多數人都集中在這個最大的村裏。

  村落外,挖的有壕溝,築的有土牆,甚至土牆間還起了幾棟箭樓,儼然就是一座鄉亭鄔堡。當然,這種鄔堡的防禦措施,也就能抵擋一下那些來犯的土匪而已。

  麵對正規軍,根本不可能擋得住。

  當鄧恭帶著一曲親衛將士,馳奔至村外時,村內是惶恐一片。

  佇足在外,鄧恭能夠清晰的看到,有壯勇手持刀矛,上了土牆。似乎,還有幾十人持守獵弓,倒也頗有三分模樣。

  “鄧軍將在此,還不速速開門!”

  鄧恭親衛可不會慣著這些家夥,狐假虎威之下,指著上麵吼道。

  剛剛登上牆頭不久的鄧氏族人,皆望目一老者。

  他是鄧奉的嫡係,也是夕陽聚這支鄧氏族人的族長,鄧匡。

  鄧匡望著村外聲勢浩蕩的數百甲兵,也不禁皺緊了眉頭。這可同上一次朝廷來的人不一樣,這回是披甲執兵而至。

  不過,好在來者是鄧恭那小輩,說明朝廷還想要談。

  “開門,放鄧恭一人進來!”

  “是,族長!”

  “開門!隻許鄧將軍入內!”

  牆上人的呼聲不小,就站在壕溝前的鄧恭親衛聽的一清二楚,不由盛怒。

  折馬而回,道於鄧恭。

  鄧恭不出意外的點了點頭,猜到了。

  這些個老頑固啊,總是看不清局勢!

  “軍將?”

  “不必擔心,他們可不敢相害與某,放心吧!”

  “這.....諾!”

  與親衛交代兩句後,鄧恭便縱馬朝著村子走去。

  村堡大門洞開....

  鄧恭也很快就見到了此處的主事人鄧匡,一個老的走路都需要人扶的長輩。

  “恭見過老伯。”

  輩分,鄧恭也不清楚。

  兩支從一百多年前就斷了往來,分置族譜。就算現在去查,也未必能查應輩分。

  不過,無論怎麽說,大家都是鄧姓之人,都是鄧隆之後。

  “走吧,到老夫家中談吧。”

  鄧匡也不回禮,直言說道。說完,又衝著身邊的一小輩,言道:“去,將族內各家說話的人,都請來。”

  “是,族長!”

  鄧匡說完,便由身旁子弟攙扶著往內裏走去。

  鄧恭微微搖了搖頭,沒說話,也跟了上去。

  行走間,鄧恭沒少觀察同行的鄧氏族人的神色,有種似曾相識的意味。對,就是那種,心中不甘卻又無可奈何的意味。

  果然,天下烏鴉一般黑!

  身為族中之人,卻不得不服從那國律之外的宗法。

  當然,也不是沒有新發現。

  尤其是那幾名年輕小輩,看自己的目光中,帶著滿滿的仰慕。

  自己知道是為什麽,因為以前他們誰都不知道鄧恭是誰,隻知道鄧恭姓鄧。而現在,他們知道鄧恭與他們同為一祖之後,更知道鄧恭是手握七萬大軍的國朝重將。

  七萬大軍!

  在外人看來,那七萬軍隊都在自己的揮指之下,權勢滔天。

  但他們可不知道,自己要是搞不定田製推行,要不了幾天那七萬人就會換上另外一名統帥。

  自己不想當這七萬人的主將,自己每天朝思暮的是國朝將這七萬人裁編成一軍。如此,自己就不再是名不副實的大周軍將了。

  很快,眾人來到了鄧匡的家中。

  這處庭院,在整個村落裏,顯得格外不同。準確的來說,它是一座府邸。

  在村裏建府邸,可有些出乎意料。

  入了府邸廳室,讓鄧恭有了些許熟悉感,真不敢想象此時此刻,自己是在鄉裏之間。

  依常理而言,地方士族、豪強,多會在縣邑置宅。鄉裏間,最多置別宅,安排幾名老仆看宅即可。但觀此處府邸的布置,顯然這裏就是主宅了。

  “坐!”

  “多謝!”

  “君肅稍等片刻,待諸家之主過來,再作商定。”

  “無礙,恭今日別無他事,隻為此間而來。”

  “嗯~”

  ......

  等的時間不長,一名名村落內的鄧氏男子走進廳堂,直到擠不下人後。

  能夠在廳室內坐著的人,隻有鄧匡和鄧恭。

  其餘人無不是佇立在周圍,約莫百十號人,硬是讓原先還算寬敞的廳堂顯得擁擠不堪。

  “好了,安靜!大家既然都到了,那就都說說看,這地究竟賣不賣給朝廷。”

  鄧匡年老聲卻壯,渾厚的音聲,傳入廳內的每一個人的耳中。

  話音方落,便有人站了出來。

  “鄧將軍,咱都是本家人,也不說那些廢話。俺家三世積攢,才有了現在的一千三百多畝地。而今可好,陛下一句話,俺家就沒了幾百畝的地了。賠的錢少不說,這百年後,有何麵目去見列祖列宗!”

  一名歲數約莫五十左右的人,身上穿著比在場的多數人都要好。

  兩句話,道出了室內某些人的心聲。

  不過,這隻是剛剛開始。

  一個宗族,就是一個小社會,人間百態盡顯其間。

  “阿叔這話說的就沒道理了,恁家那多出來的四百畝地哪來的,誰不清楚~”

  “哼,沒老叔借錢,你家早就絕後了。還不起錢拿地來賠,當初可是你親手摁的手印。現在,還想拿這前朝的事來說?”

  “以前的事,小侄認!但你們憑啥不讓吾等配合官府分地!”

  “笑話,官府有地嗎?朝廷就是要從俺們手裏把地搶去,然後再分給你們!”

  “住口!怎麽說話呢!”

  見其口出不遜,鄧匡當即拍了桌子,怒斥其人。

  而後看向鄧恭,言道:“都是鄉下人,不識禮數,口出狂言,鄧軍將莫要在意!”

  鄧恭搖了搖頭,笑嘻嘻的看著鄧匡,言道:“無妨無妨,吾等是本家人,些許小事,不值得放在心上。不過,恭就一句話,今日地必須得分!”

  說完,廳室內有人怒目相視,亦有人躍躍欲試。

  鄧匡略作頷首,注視著鄧恭,說道:“分地一事,老朽不是不讚成。然老朽為一族之長,宗族上下千餘口,總得都照顧,不能顧此而失彼。否則,老朽可沒那臉麵,坐在這族長之位了。”

  “老伯,說實在話,恭並不想來此,因為會引火燒身。說起來,恭有些功勞,得陛下和車騎看重,才有今日成就,紅眼的人多的是!所以,有些話恭不會說第二遍!先禮後兵的道理,想必老伯也知道!”

  鄧匡和稀泥的話,讓鄧恭有些心煩。跟這種老頑固打交道,就不能被他給帶著走,否則談到明天也談不出結果。

  鄧恭這番話一出,鄧匡的臉色就變了,問道:“怎麽,談不成,朝廷就要大開殺戒了嗎?”

  “大開殺戒不至於,但殺雞駭猴,亦無不可!”

  鄧恭冷笑一聲,看著鄧匡。

  鄧匡長歎一氣,有些難以抉擇。朝廷要是強行分地,他們真攔不住,因為地和命哪個重要,誰都分得清。

  “一畝地三千錢太少了!”

  “關中一石糧二十八錢,南陽一石糧也不過三十六、七,甚至蜀地的糧食還在源源不斷的發來。要不了一個月,將會與關中平價。三千錢足以買一百石糧,而一畝地即便是上田也不過一石半的產量。去掉稅賦,差不多也值幾十年種地的錢了吧!”

  鄧恭給鄧匡做了番算術。

  但鄧匡肯定不樂意,因為算法不是這樣算的。三千錢的確可以買一畝地幾十年的產糧,但在亂世中錢很容易不值錢。甚至,這天下最後是誰做主也說不定!

  “地不是不可以賣,宗族諸君也不是惹是生非的人。隻是,三千錢一畝地,大家夥覺得不值。這是他們祖輩數代以來積攢所有,就這樣賣了,老朽也不知如何麵對列祖列宗。”

  “當然不隻是錢,此次新法推行,國朝已經批示,隻要配合官府分地,賣於官府田地的數量達到標準,可以獲得民爵。此外,陛下給了恭十個參加今歲科舉名額。”

  鄧恭丟出了自己手中的王炸,雖說這個王炸還在路上,但想來陛下也會應允。國朝科舉,並不是沒有特批學子。

  一聽到十個科舉名額,鄧匡不由眼前一亮。

  隨即目光又暗淡了下來,言道:“十個名額,太少了吧?”

  “不少了,除去新野本家,再加上育陽那支,以及其餘家族。十個名額,一點都不少了。”

  說完,鄧恭似乎又想起一事,言道:“對了,忘記與老伯說道此事了。今日,皇後與貴妃去了育陽。不出意外,蔡氏諸家會老老實實配合官府分地。”

  “這.....賢侄,吾等皆出自一家,這科舉名額,能否多予一個?”

  “兩個!這是陛下對南陽鄧氏的補償,蔡氏因為育陽令,一個估計都沒有。所以,別看不明白局勢了。跟著陛下走,起碼宗族無恙,丟不了太多東西。但若是與陛下作對,區區一個夕陽聚,沒了也就沒了,天下人誰也不會在乎,明白嗎?”

  “賢侄所言甚是有理,老朽稍後便遣人去縣府請國土台的人,讓他們丈量土地。”

  “這就對了,不過也不用跑到縣府。國土台台令就在村外,若不是恭得到消息,帶著親騎趕至,老伯以為外麵那一曲士兵來做甚?這些兵,是在恭帳下聽命,但恭可不掌虎符!”

  鄧恭一句話,又把鄧匡嚇了一跳。

  不過,既然已經下了決心,鄧匡自然也不會再多想什麽。

  於是,看向廳室內的族人,言道:“諸位,鄧將軍所言,大家也都聽到了。如果沒有異議的話,那便打開堡門,請官府入內了!”

  “無異議,自然無異議。”

  地不多的戶主,自然不會有任何異議。

  至於地畝多過標準的幾戶,也不再吱聲。他們這一支,地最多的就是族長家,族長都願意賣地了,他們還能咋地。隻不過,兩個參加科舉的名額,恐怕都要落入族長家裏了。

  “老伯,有句話恭得叮囑一聲。參加科舉的人,可不能隨隨便便挑。眼下,在國朝任職的吾鄧氏中人,隻有恭與鄧伯苗。一來不能落了吾鄧氏的顏麵,二來鄧氏需要人才擔起重任。”

  “賢侄放心,老朽會在族中好生考校。若是連老朽的考校都過不了,去參加科舉,也不過是丟人現眼。這點,老朽有分寸!”

  “嗯~既然如此,那恭也不多留了。新野和育陽那邊,都得走一遭。對了,太子也在新野,老伯得備份薄禮啊!”

  “噢!老朽這便命人準備!”

  鄧恭一句提點,讓鄧匡很快就清楚這其中關鍵,當即應聲道。

  “嗯,明日直接派人送到育陽城外軍營,恭會處理妥當。”

  “多謝賢侄了。”

  “不必多謝,恭先行告辭了。”

  “那老朽送送賢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