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點個名批評下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8-15 22:55      字數:3182
  宛城郡府內,孫香引郡府官要,居於下案。

  ??高誠一邊看著郡府所錄典籍,時不時詢問下身側佇足的蓋勳。

  ??也許當著政方官要的麵,如此行事並不妥當,但這一路來所見所聞,容不得自己再顧及那些地方官員的顏麵了。自己就是要告訴南陽各地的官吏,別搞些小動作耽誤時間。

  ??“文陽,育陽縣的呈文,怎麽一回事?”

  ??將災民聚集的各縣呈文閱過一遍後,高誠挑出了問題最大的一封,目光看向孫香。

  ??孫香怔了下,不明所以,執禮言道:“回陛下,不知育陽出了何變故?”

  ??聽到孫香所問,高誠不由轉目看向蓋勳。

  ??事關大計,蓋勳來南陽前自己就叮囑過了,調查司探查到的所有問題,都要與南陽主官知會一聲,由南陽地方主官責權處理。

  ??怎麽回事?看樣子,孫香根本不知情。

  ??“陛下,孫府君至南陽不過半月,臣先前皆報徐車騎處理。”

  ??“徐榮沒處理這件事嗎?”

  ??“派人查了,不過牽連有些大,車騎將這件事壓下去了,打算等待陛下至,再酌情處理。誰知,汝南那邊又出了大事!”

  ??蓋順話說完,高誠就明白,這不是件好處理的事情。尤其是連徐榮都一時下不了決定,顯然也隻有自己能辦了。

  ??“既然如此,那便詳細說說。文陽,汝也聽一聽,再出現此番事宜,一律依朕今日之決。”

  ??“諾!”

  ??“臣明白。”

  ??“關於此事,調查司已經查的清清楚楚了,亦或著說那些人根本沒作掩飾,光明正大的假名行事。育陽民營內,原本錄入的豫州士族、豪強二百餘家,今日隻餘百戶。偏偏育陽當地,在短短三個月內,出現了百餘次姻事。其中,尤屬前幾年剛剛遷族至育陽的蔡氏為重,其家嫡族旁支,占姻事半數之多。”

  ??“其次,便是育陽民營災民口戶驟減之事,皆是育陽當地假招募民工之名,許以重利,誘惑百姓就居育陽。而育陽縣府開具籍戶,彼等或孤身一人,或夫妻二人,無老幼所連。如此,育陽民營少了足足近千戶,兩千餘口。”

  ??聽完蓋順所言,孫香就明白陛下緣何有些動怒了。

  ??自己上任之前,就已經得知陛下打算借豫州災民,重訂天下田製。這其中,牽扯甚多,士族、勳貴、百姓、商賈、匠佐皆入其內,可謂是大刀闊斧。

  ??顯而易見,蔡氏被人當了槍使!

  ??不過,能讓蔡老爺子心甘情願當這把槍,想必也是得了厚利!

  ??“陛下,臣這便責主薄領賊捕、五官,會禦史署、廷尉署,前往育陽,調查此事。”

  ??“臣等即可著人前往。”

  ??孫香請言完畢,身旁的禦史署令、廷尉署令也急忙應聲。

  ??態度表現的還行,起碼各府署沒給攪合到一塊去,顯得地方三權有模有樣。

  ??不過.....

  ??“文陽打算以何名查捕?郡、縣府雖有行令調查的權利,但就算是查的再明白,又以何名捕之?”

  ??高誠凝視著孫香,看來這段時間,孫文陽還沒有把大周律吃透。

  ??育陽諸事,真論起來,根本算不上觸犯刑法。

  ??大周律中並沒有規定不許當地百姓與外地災民結姻,更沒有規定不許當地招募災民民工。至於縣府與民工作籍一事,更沒什麽好查的。

  ??再查也不過是當地縣府發現有黑戶充作募工,而後會知募工,著其到縣衙申請戶籍。亦或者招工者,引領這些募工,直接去申請戶籍。

  ??大周對於戶籍的批準並不嚴格,尤其是在地方縣邑上,縣長、令便可以決定所有權。然後,隻需要層層上報即可,一切都很正規!

  ??孫香思忖了片刻,似乎也發現了這些,隨即又想到了其他。終是驀然垂首,言道:“陛下,那當如何處理,還請示下。”

  ??“那些入籍育陽的百姓,縣府可曾分與耕田?”

  ??“都分的有,但多不過五十畝,少不過三十畝!”

  ??蓋順應聲答話。

  ??高誠點了點頭,這就是了,那些家夥不可能給這些百姓分夠新法規定的田畝。不然,他們豈不是在為自己做嫁衣?

  ??“新法尚未正式下行,但育陽令並未及時將新入籍戶口,及時上報郡府、朝廷,致使新籍百姓需要重新錄籍、給田,政令拖遝,予各州、郡、縣,布告批評!”

  ??腦子一轉,高誠就想到如何處置這種鑽空子的行為了,也不遲疑,直接與孫香道來。

  ??孫香初聞間,還感覺有點不可思議,處罰著實過於輕鬆。但後麵細細思來,便回過味來了。

  ??布告批評,看起來根本不像處罰,一未遷職,二未罰俸。但別的不說,三年之內,育陽令的績效,自己是不可能給上上了,即便再有才能,最多也就是中下之評。

  ??而且,布告各州、郡、縣,這育陽令一下子就出了大名。

  ??不知,是福是禍啊!

  ??“陛下英明!”

  ??孫香不由盛讚,短短數息間便想到此法處置,當真非凡人可擬。

  ??高誠揮了下手,示意孫香不必如此。

  ??畢竟,自己也是借鑒而來,專門應對的就是這種不犯法,不違規,偏偏又不利於政務下行的鑽法律漏洞行為。

  ??也許在後世,被點名批評還算不上太過於嚴重。但放到這個時代,放到這個皇帝獨裁專製的體製內,讓皇帝感到膈應,發行布告點名批評,那對於一位縣令的政治生涯,算是徹底完蛋了!

  ??“文陽,朕方才閱過諸縣邑呈文,現在宛城附近幾縣聚集的災民,已經達到了一百六十七萬八千餘口。下一步,文陽打算如何處理?”

  ??談完育陽的事後,高誠就看向這位自己親自點名的南陽太守。

  ??畢竟,自己隻是南巡,而不是主導南陽新法試行。

  ??“陛下,臣想知道新法何時正式批行。如今,郡府各署衙,皆已準備妥當,災民典籍在冊。新法需用之物,少府也俱已送抵,隻待新法一行,各民營當即便可施行。”

  ??“快了,最多不過三日,於南陽試行新法的政令,就會由中樞府下達至此。關中那邊,應該已經發布告示之以民了。”

  ??“呼,那臣趁著這兩日,再查缺補漏,以策萬全!”

  ??聞言,孫香大呼一氣,終於等到了。

  ??自己能夠以一降臣的身份,坐上大周的南陽太守,更親自主導新法在南陽的推行。這其中陛下對自己的信重,不言而喻。

  ??當然,這一切,最大的功勞,應該付予自己的小侄女,太子妃吧!

  ??“嗯,南陽府庫的存糧還有六十多萬石,巴蜀那邊準備的八百萬石糧秣,第一批已經到了漢中。第二批,要不了多久也會出蜀。”

  ??“陛下準備如此齊全,臣焉敢不盡心盡力,推行新法!”

  ??“臣等定盡心盡力,推行新法!”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