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明武五年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1-13 21:23      字數:2212
  稱帝之後,大周便陷入全國狂歡的熱潮。

  大酺三日,這是大周第二次舉國大慶。

  三日後,新的朝會開始!

  大周也製定了新的軍事、政治方略,政治方麵基本上沒有太多的事情,主要還是春耕以及台寺下縣的準備工作。

  而軍事方麵,依舊是弱楚計劃的繼續。

  其餘諸事,幾無所動。

  朝後過後,大周皇帝高誠也一一接見了來自華夏各地給自己慶祝的使臣。

  齊國呂虔也沒什麽好說的,無非就是多多往來,順便談一下春種過後,齊軍屯兵邊地事宜,以繼續進行弱楚大計。

  孫吳那邊倒是讓高誠欣喜了一下,吳國大將周泰,自此歸周。作為久在東南的吳國大將,周泰對於水戰還是比較熟悉。雖然比不上蔡瑁,但絕對比大周這幫旱鴨子強!

  高誠也不吝嗇,直接任命周泰為漢中水軍軍將,總攬漢中諸艦及水軍將士事宜,加郡侯。

  士燮、軻比能的使者,都隻是賞些財帛,就此作罷了。

  唯獨步度根的使者,讓高誠也感覺有點棘手。倒不是說來者有多麽厲害,而是其所提出的一條建議。

  暫時打發步度根使者回驛館後,高誠就命人傳來閻象、郭嘉、賈詡等人。

  “方才,朕接見了步度根的使者。依其言,步度根有意與吾大周,合通絲路。諸位愛卿,覺得如何,是否可行?”

  還是在靜室內,如同平常一般,高誠坐在上首,看著幾位心腹。

  閻象幾人也沒有說高誠一稱帝,就變得徹底拘謹,不過也約束了許多。隻聞閻象說道:“陛下,與步度根合通絲路,無異於與虎謀皮啊!”

  “不錯,絲路初開之際,西域不過蠻荒之地。而通絲路不過百載,西域之富,堪比中原。臣雖經走絲路,但也知道西域諸國多設關卡,甚至強買強賣,剝削吾漢商過甚。而後轉賣康居、大月氏、貴霜等國,圖取厚利。如今國朝尚未一統天下,國力難觸西域之遠,且西域又為步度根掌控,實力強勁,難護國朝商賈之利益。”

  鍾繇亦是開口說道,抱著不支持的態度。

  而郭嘉在思忖了片刻後,才開口說道:“閻相、元常兄,嘉以為不是不可行!”

  “奉孝,此時開絲路,無異於增強步度根的實力。日後,西北之大敵,必難除之。”

  閻象皺著眉頭,直接反駁說道。

  郭嘉搖著頭,回道:“話不是這麽說,開絲路的確對步度根有莫大的好處,但對吾大周的好處也絕不小。往年,絲路尚持之際,國朝能獲利多少?河西一失,絲路一斷,國朝又少了多少商稅?”

  “國朝現有巴蜀、關中富饒,稅負達十萬萬錢,已補當年絲路之損!”

  “當年絲路僅有關中商賈可行,而今國朝坐有巴蜀,且商貿日盛,再開絲路,國朝獲利,必比往年更甚。”

  “未必,若是步度根從中作梗,他得到利益,比國朝要更多!”

  鍾繇擰著眉頭言道。

  郭嘉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步度根從中所謀之利,會比國朝更多,但那又如何?當下國朝所需的是什麽?是不斷的擴充實力,早日戡平天下。隻要天下一定,區區西域,何以與整個中原爭鋒?”

  “步度根實力若盛,亦會並軻比能,重現檀石槐時期鮮卑之盛!”

  “檀石槐不還是死了嗎?鮮卑不還是分裂了嗎?隻要國朝一統,即便是與鮮卑再打一場漢匈之戰,那又如何?中原地茂物盛,人口眾多,打得起百年大戰!而西域和草原,他們也許能猖獗一時,但絕對耗不過中原!”

  郭嘉堅持己見。

  一語過後,賈詡也站了出來,幫襯說道:“陛下,臣以為祭酒所言正是。縱觀古今,北方夷狄之崛起,無不是趁中國之衰弱。匈奴起於楚漢之爭,鮮卑起於漢羌之戰,而今天下大亂,故無暇無力壓製彼等,使爾做大。然,隻要吾大周一統天下,聚中國之力,四方蠻夷,何有不能破者!”

  高誠也是有這種想法,那就是先統一全國。之後,即便西鮮卑再強大,隻要大周能夠用好軻比能這顆棋子,那鮮卑就不可能有漢初匈奴之強勢。

  但自己心中也擔心,萬一,萬一大周無法做到一鼓作氣,統一天下。那麽,西鮮卑步度根就有可能一統天下。而且,步度根也未必就會看著大周統一中國。

  “諸卿先回去吧,再商議商議,看看如何取舍。朕,也回去再思慮思慮。”

  “臣等遵命!”

  .......

  是否重開絲路,並非一件小事情,關乎著國朝的命運,誰也不敢輕下絕斷。

  於是,這一商議,就是小半個月。

  與此同時,大周內部的春耕工作,也相繼開始。軍隊方麵,也再度拉開邊境演習。與去歲唯一不同的就是,第八軍抽調至了伊闕關外,與第三軍合兵一處。至於函穀關,有著充足的守衛,楚軍也沒辦法短時間內拿下來。

  周軍的調動,自然也影響楚軍的調動,甚至楚軍的動作,要比周軍更大,顯然是想打上一仗,擺脫周**事威脅的尷尬的處境。

  此外,就是趙國的動靜。

  大周皇帝高誠冊封公孫度為遼王一事,讓整個趙國都感覺很惡心。

  遼東的軍事實力,並不怎麽樣,軍隊不過四五萬。再加上高句麗和扶餘的仆從兵,也不過八萬人左右,而且戰鬥力低下,甲械不全,糧秣不充。

  可,那地方實在是太遠了,而且山多天寒,擊敗遼軍簡單,但想要徹底剿滅遼軍,卻是很難。

  再加上中原局勢緊張,大趙不可能抽調主力,去討伐公孫度。

  更何況,即便是拿下了遼東,又能如何,隻會讓趙國攤上個爛攤子,丁點好處都沒有。

  然而,不打又委實太丟麵子,且身後多了一個周國的狗腿子,不教訓一下,邊境都安寧不下來。

  於是,趙國觀望了周楚邊境好久,見還是跟去歲一樣打不起來,也就抽調了部分主力部隊,趕往幽州,準備殺殺公孫度的威風。

  讓他知道,趙國也不是好惹的,老老實實在遼東那嘎達圈地自萌,別總想著出來蹦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