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商議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1-01 07:59      字數:2445
  嚴顏僵了一下,正想說話。

  就聽到旁邊的郭嘉言道:“臣等遵命!”

  “臣等遵命!”

  隨即賈詡幾個聽明白的人,立即拜首。

  唯獨剩下嚴顏,稀裏糊塗的被郭嘉、賈詡扯了出去。

  以前恭請大王稱帝,王可不是如此作回。

  而今,話語不同,意思自然也就不同了。

  幾人一出宮,便同往中樞府而去。

  中樞府便是原本的國相府,門匾一換,署衙也就改了名。

  到了自己的地盤,閻象自是端居首座,大將軍嚴顏居於左,右側空置。餘者幾人,紛紛落座兩側。

  “閻相,這回大王總算是鬆了口。依賈某看,不若命人尋些百姓,以萬民請書,如何?”

  賈詡此刻全然沒了平常那老神在在的模樣,眉目間盡是欣喜之色。

  閻象擺了下手,說道:“如此不太妥當!正如大王所言,帝位乃有天命,僅是以百姓相請,恐難以服眾。稍後命人傳九卿來,吾等各命衙司官吏,率先請之,此為一請。而後再以百姓之名上書,此為二請。然三請......本相目前也無眉目啊!”

  “閻相的意思,鬆略有所明,三請需有應天命之物。不若,假以祥瑞如何?”

  張鬆貿然一句,引得眾人紛紛移目,但無人讚成。

  眾所周知,自家大王最煩的就是那些糊弄人的祥瑞。再說了,祥瑞這東西,大家都知道是怎麽一回事。如此,難免會被楚國和趙國笑話!

  “應天命之物~吾等伐楚,逼袁術奉還傳國璽如何?”

  “行不通,袁術稱帝,仰仗的便是手握傳國璽,彼又豈會奉還。到時,大戰連連,反倒是誤了國朝大局。”

  “那怎麽辦?祥瑞之法行不通,這天下也沒有別的東西,可代替傳國璽了啊!”

  “也不是沒有辦法!”

  幾人目光看向郭嘉。

  “奉孝有何妙計?”

  閻象身子微傾,問向郭嘉。

  郭嘉嘴角一揚,反問向閻象道:“閻相,那傳國璽至始至終都在未央,何言無傳國璽哉?”

  “嗯?”

  幾人愣了下,隨即表情各異。

  閻象看著郭嘉,嘴角抽了下,言道:“傳國璽早就給了袁術了,即便是現在誣陷袁術所持傳國璽乃假物,恐怕這天下也沒幾人信啊!”

  “那可未必,須知三人成虎。吾大周調查司的密探,眼下已遍及天下十二州,涵括八百餘縣,外圍探子不下十餘萬。隻要讓所有人動起來,一月之間,全天下的百姓都將知道楚帝術所得傳國璽乃偽劣之物。真正的傳國璽,至始至終都在未央宮內!試問天下百姓,那傳國璽乃天命之物,大王又豈會以區區八十萬石糧食,置與楚國!”

  郭嘉麵帶笑意,對於此事有九成的把握。因為,楚國至今都沒有成立類似於大周調查司、大趙刺奸司的機構。

  “奉孝兄,縱是流言四起,隻怕楚國也不會就此罷休,必然反駁吾等。到時候,兩國互誣,獨趙國得利啊!”

  張鬆說完。

  郭嘉當即又言道:“要的就是天下人議論紛紛,混淆視聽。如此,大王稱帝,即便有人懷疑傳國璽的真假,也不敢直言大王得位不正!待滅了楚國後,取回傳國璽,一切質疑都將煙消雲散。”

  說完,郭嘉一甩衣袖,笑言道:“哼,再說了吾大周也不是沒有當世名儒。使彼等為大王言,何懼楚國諸生?”

  “這......”

  張鬆也無話反駁,目光看向中樞令閻象。

  混淆視聽,確實是個不錯的法子,但總感覺讓人很是別扭啊!

  閻象捋著白須,思考了整整一刻有餘,才緩緩開口道:“諸位可還有別策?若是沒有,那便用奉孝之策了!”

  “要不,讓調查司的探子試試,看看能否收買楚國符璽郎,把傳國璽偷出來,也比這樣做要好的多啊!”

  張鬆最後倔強了一下。

  閻象瞥了眼郭嘉,遂言道:“這樣吧,奉孝汝命調查司看看能否與楚國符璽郎接觸一下。隻要能取回傳國璽,封侯封公,不在話下。本相這邊,也命人暗自搜尋藍田玉,偽做傳國璽。不過,此事隻有吾等六人知之,明白嗎?”

  “閻相放心,吾等謹記於心。”

  “好,來人,去請禦史大夫及九卿過府一敘!”

  “諾!”

  ——————————————————————

  荊州漢壽王府。

  大慶過後的劉琦,再度召集了王威等大將,欲圖東吳。

  站在懸掛的輿圖前,劉琦背著手,看著荊州五郡,以及揚州豫章郡、交州鬱林、蒼梧二郡。漢壽王府轄下,有郡八,民五百餘萬口。

  不過,看著南郡上麵的南陽,以及豫章東麵的丹陽、會稽數郡,劉琦不禁暗歎了一聲。

  荊州目前掌握的人口,有五百萬出頭,算的上不少了。但這五百萬口中,光是蠻夷就占去了百萬之數。而且多為名義上屈服,時降時叛,難以穩固。

  荊州七郡,原有民近六百萬,這其中僅是南陽就占去了近二百萬,江夏更多的隻是地理位置關鍵。所以,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才能奪回南陽郡,那可是足足近二百萬口啊!

  要是能有機會奪回南陽郡,自己又何需對大周如此忌憚。

  “王公,柴桑一戰,吾軍斬獲便有兩萬之數。水軍也摧毀其戰船千餘艘,俘獲數百。吳國精銳,一戰而歿其七,如此良機,就此放棄,孤不甘心啊!”

  劉琦背著身,與身後佇立的王威等將說道,語氣中那種無奈和不甘,悉數道盡。

  王威亦是長歎一聲。

  不錯,這是個絕佳的機會。

  孫策不僅大敗,兵力損失慘重,連帶者吳國水師也失去了戰力,荊州水師順江東去,無人可當。而且,其帳下大將,戰歿沙場者,便有孫暠、徐琨、劉由、張奮四人,其餘將校不下百餘人。

  良機難得!

  但,正如仲業所言,東征吳國,於國不利!

  “大王,韓將軍所言,乃秉國之論。荊南尚有張羨等賊作亂,大軍還需先行剿滅彼等。而且,柴桑一戰,吾軍也是損失了萬餘將士,戰船數百艘。更有周國在吾之後腹,需謹慎防之。”

  王威再度勸言。

  劉琦煩躁的搖了搖頭,周國,周國,當真就沒有別的辦法嗎?

  “王老將軍,延以為可以一試。孫策之妹,雖與周國世子訂姻,但周國未必就會籍此出兵相助吳國。畢竟,其側亦有楚、趙。此外,周國想要進攻襄陽,無非出漢中、巴郡或以武關兵,經南陽相攻。吾等隻需扼守險要,周軍想要攻進來,如越天埑。而南陽是楚國大郡,周軍攻南陽,楚軍必全力作阻。如此,何需擔憂周國來攻!”

  “文長所言甚是,但莫要忘了,還有武陵金旋和交趾士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