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1-01-01 07:53      字數:2326
  “仲業的意思是,荊南除了那些宗帥,還會有別人心生異端?”

  王威漸漸眯起眼睛,眉目間露出絲絲殺意。

  文聘點了點頭,說道:“不錯。區區宗帥,先王在時,便在一直打壓彼等。此時彼等反叛,雖聲勢廣大,但不過烏合之眾,翻手可覆。倒是長沙太守,張羨!”

  “張羨?”

  “張羨去歲方任長沙太守,但其先前亦任零陵太守,又與桂陽太守交好。且武陵太守乃是金旋,其子於周國任職,未必不會和張羨勾結。還有那武陵蠻,張羨若反,彼等蠻夷必相應之,趁亂取利。”

  “哼,先王臨終前,將張羨調離零陵,就是防止其事後謀亂。現在,若真如仲業所言,其與孫策勾結,當如何行事?”

  劉琦冷哼一聲,向眾人求策。

  “大王不必擔心。張羨雖於長沙一載,但人心不附於彼。桂陽荒僻偏遠,威脅不到漢壽。零陵太守劉度,乃是先王一手提攜,必然不會隨其反之。而武陵,不若讓周使走一遭~”

  韓曦說完。

  劉琦便是眼前一亮,讓周使去,再好不過。

  周使方來襄陽與己交好,好行那離間之計。隻要其去了武陵,與金旋言之要害,金旋不會不顧其子周全,貿然行事。而武陵不反,武陵蠻也就不足為慮了。

  “可。不過,孫策和張羨勾結,吾荊州兵力有限,分兩部作戰,隻怕戰事遷延,累害己身啊!”

  “大王,末將有一策,可破孫策。孫策一敗,張羨困守無援,不足為慮。”

  “仲業且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文聘說完,目光便直直注視著劉琦。隻要大王肯用自己之策,那孫策必敗無疑!

  “如何施行?”

  “末將所料不差的話,張羨聞孫策兵來,必然反之。驟時,可命劉磐將軍引兵回救長沙,圍而不戰,暗遣精銳自宜春入贛水進豫章。而吳軍前來,定是奪柴桑,黃將軍水師強而步卒少。可命其堅守待援,隻要不貿然出戰,柴桑無恙。待到劉磐將軍所部至時,吳軍正是兵疲馬乏,一擊可破!吳軍一敗,張羨失之外援,聲勢困頓,獨守臨湘,焉能久持?”

  “荊北各部按兵不動?”

  “可命大將引兵渡江,進入荊南平叛,以惑孫策之耳目。”

  “大王,仲業妙計,大有可行!”

  “極是也!”

  在王威和韓曦的讚揚下,魏延也不得不承認,文聘的計劃,比自己心中的謀劃,成算要大的多。別忘了,此際正值秋雨連綿,柴桑守住不成問題。而且,吳軍久頓堅城,士氣不複,成算甚大。

  “好!那便速速密傳劉磐,告之予其,荊州穩固,悉係於君!”

  “諾!”

  商議既定,荊州表麵上看起來,一如往常,不察左右,而背地裏密使往來不斷。

  待到孫策舉兵西進,屯兵柴桑,攬船潯陽、彭蠡二津的消息,傳遍荊北後。襄陽終於做出了軍事調動,由大將韓曦、黃忠引兵一萬,馳援柴桑。

  但兵馬剛行,未至江夏,荊南便傳來張羨舉郡叛亂,桂陽、零陵悉反,劉度望風而逃的消息。

  隨即,原定支援柴桑的韓曦、黃忠,引軍折道,順沔水南下入雲夢,往洞庭而去。

  顯而易見,欲先平內亂,再禦外敵。

  同時,劉琦也傳召周使,請其往武陵而去。

  周使心裏跟明鏡一樣,知道漢壽王請自己去武陵的目的,所以也一口答應了下來。

  因為,孫策所做所為,違背了大王及諸公卿之意。

  大周要結好劉琦,以離間荊楚,又聚三國兵,威壓楚國。而今,孫策先是背徑而行,絲毫未遵約定,屯兵壽春。反倒是引兵西征,攻伐荊州,不合國朝之意向。

  如今,荊南四郡之中,三郡應孫策反叛。唯獨剩下武陵,也隻有自己去,方能壓住金旋。除非,他金旋不想要身在長安的闔族老小了。

  於是乎.....

  屯兵函穀、武關、伊闕的周軍,莫名奇妙的看著南方大戰,將校皆心生狐疑,傳書長安大將軍府,詢問是否要發起進攻。

  而楚國上下則是嚇了一跳,就知道周**事演習是假,實則要攻國朝城邑。否則,孫策攻打荊州的意義何在,肯定是得周國授意,拖住楚國的外援荊州兵馬。

  大楚也顧不上秋收,當即征召民夫,開始向穀城、伊闕、丹水、陳留輸運糧草。同時,又大肆征募兵馬,以準備應對周、齊兩國十八萬大軍的進攻。

  也許,這就是那所謂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當長安得到孫策西征荊州的消息後,上下聚議兩日,便命於邊境訓練的諸將,將聲勢再鬧大一些。最好,搞出些有意無意的軍事摩擦,好壓迫楚國上下那根繃緊的弦。

  先前,也不知道楚國君臣是看透了周國的打算,還是感覺一時打不起來,沒有秋收重要。居然也是據城屯兵後,放任不管了,使得大周壞楚國秋收的計劃落空。但不成想,這孫策還真是好隊友!

  雖說,違背了大周原定計劃。可若沒有孫策的西征,說不定原定計劃的效果也達不成呢。

  至於齊國,則有些懵逼。

  曹操也沒想到孫策的舉動,他既沒有中了高子明的奸計,在壽春屯兵。但西征攻打荊州,卻是自己一腳踩進了周國的奸計中啊。

  嗯~孫策沒中計!

  他隻是把門關上,尋了個窗戶翻進去了。

  不過,吳國西取荊州,此時此刻也的確是個絕妙的機會。楚國,有自己的齊國和周國十八萬大軍看著,沒那個能力舉兵南下支援劉琦。

  孫策,隻需要對付劉琦即可。吳兵久戰精銳,兵力上雖不比荊州軍,可張羨和荊南的宗帥造反,一樣牽扯了荊州大半的兵馬。

  還是有不少勝算啊!

  如若能借此機會,奪下荊州。

  不,哪怕隻是荊南四郡和豫章郡,吳國亦可成就大勢。

  拿下荊南,交趾依附,而據有江淮、吳會之富。蓄養數載,取荊北,爭中原。亦或,揚帆西進,據蜀土,吳國再不濟也能坐斷南方,成南北平分天下之局。

  可惜,自己身邊,怎麽就沒有那麽多弱雞呢?

  北麵強大的趙國,正如日東升。西麵楚國雖江河日下,但廋死的駱駝比馬大,齊國還沒有一口氣吃下去的能力。南邊的吳國,據江淮之險,擁千帆萬艦,齊軍連淮水都過不去。

  而東麵.....

  茫茫大海,何處才是齊國出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