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出巡(7)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558
  “第九軍現狀如何了?”

  高誠和聲問向苻健。

  苻健躬身作禮,麵帶些喜意,言道:“大王,第九軍如今已經編員完畢,正在加緊訓練。他日,再臨戰陣,定為大王建立新功。”

  “嗯~好,將軍有心了,孤甚慰之。”

  高誠嘴角一揚,也不打算再說什麽,苻健雖然不如楊駒那般衷心耿耿,但畢竟在氐人中威望很高。能力嘛,倒也說的過去,暫時無甚合適人選,隻能用其了。

  “大王謬讚了,末將等得幸天恩,自當生死以報,不負君恩。”

  苻健倒是明白事理,不斷的表著忠心。

  畢竟,自己能當上第九軍的軍將,可以說是有些運氣的成分。楊駒戰死沙場,自己以副將之身,暫代軍將。伐蜀勝後,依功行賞,再加上氐人中又無人可用,自己才安穩的坐上這個位置。

  眼下,雖然知道大王不會動自己軍將之位,但多表些忠心,不過費些口舌罷了,何樂而不為?

  “將軍忠心體國,孤省的了。第九軍如今,都駐紮於何處?”

  “回大王,第九軍甲師駐於西城,負責漢中東部事宜。乙師及軍部,都駐紮在南鄭,負責漢中西部事宜。”

  “嗯~南陽、荊州那邊不得不妨。這樣吧,第九軍乙師駐紮在陽平關,軍部也移駐西城即可。前不久,楚國和荊州結盟,肯定會對吾大周動些小心思。漢中乃國朝連接關中、巴蜀要害,絕對不能有失。有將軍坐鎮西城,孤也放心些。”

  高誠凜著眉頭,籌思片刻後言道。

  聞言,苻健當即俯身拜禮,言道:“大王厚重,臣不敢有負大王。明日,臣便率軍部諸校曲,趕往西城,必保漢中無恙。”

  “好好,那漢中防務,孤可就倚交將軍了。旦有外敵威脅漢中安危,將軍可先行後奏。孤隻有一個要求,漢中絕對不能出事,明白嗎?”

  說完,高誠冷眯著眼睛,看向苻健。

  苻健點頭稽禮應諾。

  旁邊的張愧,卻是心中一跳。

  先行後奏?

  大王想要做什麽?

  難不成是為了方才所言整改正一道之事?

  “軍政之事,交予二位,孤甚放心。來,共飲作慶!”

  “謝大王!”

  ——————————

  在漢中呆了不過三天,高誠就離開了南鄭,往巴蜀而去。

  漢中的事,都不是什麽大事。

  畢竟,深受大周國政影響數載,百姓的歸屬感還是要強烈不少。又有張魯之弟張愧坐鎮,出不了什麽亂子。

  真正需要重視的,在巴蜀這個天府之國啊!

  經沔陽、定軍山、陽平關、白水關,進入益州布政司境內。

  陽平關及白水關,原屬廣漢。但既然要分割巴蜀天險,自然不能讓漢中在麵對巴蜀之時,無限可守啊。

  於是,曾經益州的兩大關隘,成為了司隸校尉部的治下。

  陽平關、白水關都是名聲在外的險關要塞,但與自己還真沒有什麽緣分。直到來到葭萌關下,王駕再次停了下來。

  葭萌關!

  王駕未曾入關,高誠也隨著三軍,駐於關外。

  守關將校,自是出關朝見,恭伺左右。

  趁著天色大亮,高誠便率親騎,縱馬直奔京觀所在。

  來到一座座京觀之前,回身望了眼背後的葭萌關,隔之數裏,卻相差十二載。

  十二年了....

  自己終於又回到了這個地方。

  這個成名之地!

  幾十座京觀,還有著當初的模樣,同樣也有著歲月的痕跡。

  十幾年來,未曾有人修繕,風吹日曬下,京觀也顯得更加恐怖。原本覆蓋的土層就不多,現在更是骸骨四露。

  高誠縱馬踱步,行過一座座京觀,嘴角的笑意也愈加濃厚。

  區區蠻夷,何足道哉!

  當年,自己能以兩萬殘兵敗將,大潰數十萬蠻兵,殺的彼等聞風喪膽。

  如今,自己手握數十萬精兵悍將,更有關中、巴蜀以為後繼,何愁不定天下,不俘胡虜?

  身後跟隨的親騎,也都不斷的望著這些雄闊的京觀,瞻仰著王上當年的風采。

  他們大多都是年輕一輩,十二年前,都隻是半大小子而已。

  對於葭萌關大戰這一段,早就聽出了繭子,可就是不得一觀。

  現在,得如所願!

  走著走著....

  很快就來到了掩埋當年漢軍將士的墓地所在。

  看著茫茫大地上,一座座凸起的墳墓,高誠及諸親騎,皆跳下戰馬,踱步上前。

  一塊石碑,毅然佇立於前。

  上書,祭平蠻佑民之將士。

  高誠搖了下頭,摸著石碑上的痕跡,看起來並不是新鑄,應該是大戰過後,益州恢複和平後有人刻的這塊石碑吧。

  當年,自己並未留下石碑,僅是插著一麵漢軍大旗。想來,早就為人去掉了。

  越過石碑,高誠來到了最為顯目的一座墓碑前。

  “漢將軍王敦之墓。”

  高誠輕吟一聲,腦海中不禁回想起那位憨厚的中年校尉。

  “來人,取些酒來!”

  “諾!”

  不片刻,一名親騎,便端著一樽酒水,來到跟前,彎腰恭上:“大王,酒來了。”

  高誠接過酒樽,注視著墓碑,言道:“王校尉,滿飲!”

  說完,傾酒墓前。

  而後,又自語道:“王鹹很不錯,有將帥之才,後輩可望啊,汝也可安息了!”

  與王敦辭別後,向其後行兩步,便見二墳,緊緊依靠在一起。

  高誠促然停下腳步,緩緩閉上眼睛,稍微平複了下心情,才睜開眼,回頭與跟在身後的親隨言道:“帶的可有肉食?”

  “大王,吾等這便去取。”

  “嗯!”

  高誠就駐足在此,目光緊緊盯著那兩座依靠在一起的墳墓,墓碑也是緊緊的挨著。

  不同於王敦墓碑,這兩座墓碑都有些滄桑破舊,更有豁角之處,顯然從來沒有得到他人的修繕。

  親隨帶著酒肉,拿著取下的布鞍,鋪在墓碑前,一一放置。

  畢後,躬身回禮。

  高誠這才大出一口氣,踱步上前,端坐於碑前。

  “大胡子,小遷,某來看你們了。”

  高誠強顏一笑,滿上了兩樽,小心翼翼的放到墓碑前。

  雖然心裏知道此處隻是衣冠塚,但還忍不住心情沉重,有些傷懷。

  自己,也好幾年沒去過共葬墓了。

  ......

  十幾名親騎,就這樣靜靜的看著自家大王,端坐墓前。

  與那已故二人,不斷的飲酒自語。

  喃呢聲不絕於耳!

  說些什麽,他們都不曉得,甚至連這兩個已故之人,都不太清楚是誰。

  “好了,不說了。大胡子啊,嫂子和侄子,都在冀城,安生的緊。過幾年,吾那侄子就可以再提一提,到長安當個京官。對了,汝兒媳已有身孕,莫要擔心了。”

  “小遷,安民那孩子不錯,跟著龑兒也有幾年了。日後,大富大貴少不了。還有,今歲安民也要成婚了,世家女公子,也不算辱沒老韓家的門楣。”

  “哎~不說了不說了,走了。改日,再去涼州,看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