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東吳根基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398
  次日一早,就在這原吳郡太守府內。

  新興的江東勢力君臣,就聯姻高周一事,進行著商議。

  孫策、張昭、張竑、陳端、秦鬆、程秉。

  “稱王一事,還需與齊王定下期日,相約互王。而後,遣使往長安,報於周王。如此,由周王擇定相王之地,吾吳國及魏王遣要臣,代參相王。這便是臣的計劃,大王以為如何?”

  張昭說完,看向孫策。

  相王,是必須要進行的。隻有相王,隻有得到周國認同,吳國的建立便不會如那水上浮萍。雖然,名義上仍舊是自稱。

  孫策緩緩閉上眉目,暗歎言道:“那就是說,權弟必須去長安為質,尚香也必須與高龑聯姻了?”

  “嗯?”

  室內幾人,皆是眉頭一凜,互有目視。

  大王不願與周王聯姻?

  這就是幾人心中的第一想法!

  張昭再度稽禮,說道:“大王,權公子為質長安,並無不可。周王仁厚,必然不會怠慢公子。至於聯姻,臣以為此乃必行之事。”

  孫策睜開眼睛,緊緊看著張昭堅定的目光,問道:“難不成,不與周王聯姻,吾吳國就無法立足於東南?”

  “那倒不至於,但聯姻帶來的益處,亦是吾吳國初建急需。”

  張昭苦心相勸,口中不停:“往年舊事,臣也多聞程普、黃蓋、韓當三位老將軍說起。當年周王統三軍十餘萬大軍,緣何單欲謀殺先主?無他,皆因那時周王便心懷異心,想要提前為自己掃除困難,故暗害天下英雄。河洛一戰,徐榮敗先主大軍,王上叔父戰死沙場,實乃憾事。但種種之事,早已過去。”

  “吾吳國既立,自當圖強圖盛,方不負諸英烈所期。而想要吳國強盛,與周國的聯姻,勢在必行。自大王起兵倒戈,征討逆楚,不過一歲而已,江東根基之薄弱,實為大患。且吾吳、周、齊三國互盟,那劉表與袁術也必會摒棄前嫌,訂立盟約,以應對東西相攻之勢。外有強楚盛荊,內有江東士族、山越諸宗,還請大王三思啊!”

  孫策暗歎一聲,頭首微頷。

  張昭所言並不差,自己也不是什麽都不懂。隻不過,正如阿母所言,尚香得阿母寵愛,可又何嚐不是得自己寵愛?

  阿母舍不得,自己也頗是不舍啊。

  “大王,長史所言正是,與高周聯姻,於吳大有益處。且臣在長安,亦見到交趾使者士壹。不過,直至臣離開之時,周王都未接待士壹。顯然,周王正等著大王的消息。若是聯姻,交趾必與吾等互盟,對於征討山越一事,利益甚大。而若是不聯姻,隻怕交趾就會成為周王手中的利刃,深匿吾等後腹啊!”

  這時,陳端也站了出來,皺著眉頭進言。

  自己猜想的不知道對不對,但交趾對於大周而言,最大的益處就是讓荊州以及江東後方不寧。

  周王以及周臣,也決然不會放棄這麽個好機會。

  遠交近攻!

  孫策抬目看了下陳端,沒有說話。但是眉目中的傲氣,顯然並未把交趾放在心上。

  江東之南,皆是荒蠻之所,江東大軍進剿山越,固然費勁。但交趾士燮,想要攻打江東,自不量力罷了。

  不過......

  “罷了,那便讓權弟和尚香,去長安吧!”

  孫策長歎一聲,無奈說道。

  士燮和山越,自己不放在心上。但仍舊盤踞會稽的王朗、嚴白虎,自己可不能輕視啊!

  “大王不必擔憂,老臣願隨二位公子,一同前往長安。驟時,有臣照料,必然無虞。”

  突然,張竑出列笑而請言。

  孫策一驚,匆忙說道:“萬萬不可!吳國將立,國朝新建,正是用人之際。策雖勇武,然不知政務,還需多仰仗二公輔佐。今公去長安,吳國將奈何?”

  “大王言重了。治國領政,一人足以。子布之才,甚於臣,可為國相領政。餘者子正、徳樞、文表,皆有大才,可用為卿。待與周王結盟聯姻後,江東士族必然不敢輕動,蟄伏順歸,其諸族中,一如張允、顧雍,皆世之大才。而兩淮如嚴畯、薛綜、呂岱等人,皆青年俊傑,加以培養,日後不失為名臣良將。”

  “此外,鄉野之間,賢者多聚。大王隻需招賢納士,多行仁義,必有諸才雲聚。而紘於長安,一來可照顧二位公子,二來也可為吾國與周國通聯。畢竟,江東偏於東南,遠離長安,來回一遭,快則月餘,慢則二三月,多有不便。所以,當有有駐使長安,以為顧應。”

  張竑不慌不忙的說來。

  一言一語間,皆是為吳國所慮。

  孫策思慮了片刻後,便點頭應允,言道:“先生為吾吳國所建之功,策此生不忘!”

  “大王不必如此,江東偏安,需懷進取,切不得為虛華障目。否則,難定中原,難成大業!”

  “先生放心,策謹記心中,必不負先生厚望!”

  張昭亦是看了眼張竑,沒有多說。

  子陵所想,自己應該是最清楚的人了。大王倚重於己,必然待子陵有所不及於己。同是大才,同是聞名兩淮,同並二張之名,子陵自然也有驕傲之心啊。

  如此也好,去長安既可便於吳周聯絡,又安全無憂。而且,高周大勢已成,隻待休養生息後,必然東出,並取中原。

  在當今天下有識之士的眼中,高周奪取天下的機會,比孫吳大太多了。

  甚至,袁趙之勢,也一時間為拿下巴蜀的高周壓製。

  不管日後如何,子陵兄可做的選擇,總會好上許多。

  “此事既定,那便不再多言了。現在,諸君以為,當何時征討王朗、嚴白虎之流,彼等居於會稽,策日夜難眠。”

  孫策目視眾人,問道。

  張昭冷哼一聲,說道:“哼,之前吾等忙於與楚國交戰,無暇顧目彼等,使得宵小得勢。可代相王過後,舉兵平定會稽。”

  “糧秣足否?”

  “這一點諸位不必擔心,吾等進據楚地,所得頗豐啊!當初袁術用來供應劉勳的近千萬石糧秣,皆為吾等所獲,焉有不足?”

  “哈哈哈~此時,方感袁公路甚是好矣!”

  “哈哈!不錯,不錯!”

  室內一陣歡笑......

  便是孫策,也不禁露出笑意。

  北上伐楚所得,的確是自己膽敢稱王的資本。

  江東如今正於多地征兵練兵,達十三萬眾。其中馬步十萬,水師三萬。

  若不是廬江、九江瀕臨楚境、荊土,不太安全,那俘獲的十幾萬造船工匠,早就可以打造大量戰船了。

  現在安置於江東內腹,吳縣西麵太湖之中,正在籌建船塢。

  隻待船塢一成,便可大造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