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荀氏中人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354
  楚國使者,姓荀,名芝,未曾聽過,當是出自荀氏旁支。

  心中有過計較後,高誠很快就見到了這位荀氏子弟。

  年歲不大,三十五六左右,倒也姿態不凡。

  “外臣見過周王!”

  荀芝拜行一禮。

  高誠點了下頭,言道:“貴使不必多禮。”

  “多謝大王。大王,此次外臣奉吾家陛下之命前來,所為者兩家之好也。當初吾大楚與大王訂立盟約,互不攻伐。可惜曹賊背信棄義,致使盟約有缺。故今時,吾家陛下欲與大王重修盟好!”

  荀芝直言不諱,點明來意。

  畢竟,這幾日下來,已知周王心思。重修盟好,也許有可能,但也許沒有任何可能。

  所以,準備的那些說辭,再拿出來也顯得毫無用處了。

  高誠輕嗯著聲,躊躇了片刻,而後目光盯著荀芝,言道:“貴使,重修盟好,自無不可。不過,楚國南陽郡,須得分吾大周一半!”

  荀芝麵色輕變,但轉眼間就恢複了平靜,直視高誠,問道:“大王,想要南陽哪些?”

  “噢~貴使的意思是,貴國陛下願意割愛?”

  高誠眼前一亮。

  荀芝搖了搖頭,說道:“芝不過臣子而已,出使周國,乃是陛下厚愛。故而,一應決策,芝自當稟於陛下,由陛下定奪。”

  “唉~好吧!”

  高誠自討了個沒趣,還以為袁術給荀芝的權利很大呢。現在看來,索地一事,沒那麽容易嘍。

  “吾大周也非貪得無厭,南陽郡內湍水以西諸縣,盡劃於周。大周,可保證三年之內,無人敢犯楚境。”

  “若是趙國舉兵南下呢?”

  “吾大周自會出兵並州,迫使袁紹不敢南望。”

  “若是吾大楚,南伐孫策,收複江淮呢?”

  “大周隻能保證孫策不會侵入現有楚土,至於楚國主動出擊,吾大周可作壁上觀!”

  高誠帶著幾分邪笑,看起來頗有輕浮。

  荀芝暗歎一聲,無奈的搖頭道:“大王先與孫策立盟、聯姻,今又與吾大楚相約,委實讓外臣信不過啊!”

  “那是自然,孤也不需要汝相信,隻要楚帝相信即可。”

  “鄧縣、穰縣、驪國、朝陽四縣,不能予!”

  “大周可以不要這四縣。”

  “那便請大王稍候旬月,且待外使報於陛下。”

  “可!”

  “外臣告退!”

  荀芝執禮相辭,剛轉身兩步,突然想起一事,於是又回頭問道:“大王,外臣有一私事相詢,還望大王不吝賜教!”

  “且言吧。”

  高誠正想著袁術這貨答應割地的幾率有多大,根本沒啥心思去管荀芝的私事,口氣也很是輕浮。

  “大王,吾荀氏子弟荀攸,數載前,於河東失聯。荀氏遍尋北方,未聞其蹤跡,還請大王如實相告,周國是否知曉荀攸下落。”

  “荀攸?”

  高誠的心思,當即被荀芝所言之人,勾了回來。

  捏著下巴,盯著荀芝。

  不對啊~

  荀攸這個時候,不應該已經在老曹手底下了嗎?畢竟,荀彧都過去了,沒道理會把荀攸落下啊!

  “難道其不在曹公那裏?”

  高誠疑惑的問出心中所想。

  荀芝搖了搖頭,回道:“文若兄長便在昌邑,若有公達訊息,肯定會第一時間傳達潁川。”

  “嘶~”

  高誠皺起眉頭,仔細的想了想,周國境內也沒得啊!

  要是有荀攸的蹤跡,郭奉孝就早跑來跟自己說道了。

  “趙國那裏有沒有可能?畢竟,荀公達當初於漢庭司職,吾大周奪回河東之際,王允早已遷漢庭至晉。去歲,呂布大敗,漢庭百官,盡為趙國所獲。”

  “不在晉陽,家叔當初自晉回穎川前,便從未見過荀攸。”

  荀芝神氣不由一頹,周國這裏也沒見到荀攸人的話,那恐怕很可能是死在亂兵之下了。否則,也不至於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啊!

  “叨擾大王了!外臣告退。”

  失望的荀芝,再度稽禮相辭。

  高誠這次也還之於禮:“荀卿好走。公達一事,孤會讓人徹查一遍,若有消息,必知會荀氏。”

  “多謝大王了!”

  ————————————

  荀芝離開後,高誠立馬就派人去尋郭嘉。

  還真是出乎意料啊!

  荀攸荀公達,這麽一位大才,居然失蹤了?

  不應該啊,除非荀攸深藏山林,否則憑借荀氏的人脈,必定可以找到。

  多管閑事?

  自己不這麽認為,不管有沒有找到荀攸,隻要大周做出樣子,日後也能跟荀氏搭上話不是。

  楚國袁術,已是塚中枯骨。

  潁川四大士族,陳氏已入曹操囊中,韓氏北上河北,鍾氏正在關中。尚在楚地的,隻有荀氏。

  眼下東漢末年才子輩出的潁川諸族,皆是以荀氏唯首。

  若能在楚國坍塌之前,拉攏到荀氏,好處肉眼可見啊!

  沒一會,郭嘉就懶懶散散的進入大殿。

  “王上,傳臣來,可是有要事安排?”

  郭嘉這副浪蕩的模樣,高誠早就習慣了,也不在乎,問道:“奉孝,荀攸荀公達汝知道嗎?”

  “嗯?當然知道啊,吾之良友!怎,王上有公達的下落?”

  郭嘉當即收起慵懶,神采奕奕的注視著高誠,目光中充滿了渴望。

  可惜,高誠搖了搖頭。

  郭嘉亦隨之苦笑,感歎說道:“唉~公達兄絕代之才,卻是落得個不知蹤跡的下場,可惜~”

  “方才荀芝與孤說起荀攸的事,孤覺得有些蹊蹺!”

  “噢~臣恭聽王上見解。”

  “荀芝言,其長輩自晉陽歸潁川前,從未見荀攸,也就是說荀攸根本沒去晉陽。奉孝明白了嗎?”

  “王上的意思是說,還是在於河東一戰!”

  “不錯。如果荀攸沒有隱匿山林,那吾等不可能查不出來。畢竟,破安邑時,孤記得三軍並未大肆屠戮,死於亂兵之中的可能性並不大。”

  高誠慢悠悠的說著,郭嘉也聽得仔細。

  破安邑時,是徐榮在場,縱兵屠戮肯定是沒有的。因為當時,過了大河後,河東幾乎望風而降。

  而且,荀攸是漢庭官員,衣著打扮必然不同於常人。那些士卒,再蠢也知道抓活的比死人的獎賞高。

  “王上,臣這便下去查往年備案。”

  “嗯~仔細查查。另外,也讓京畿的調查司探子,好好搜索一番。”

  “諾。”

  ......

  此時此刻,誰也不知道荀攸正在為自己的未來,而努力奮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