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破勢(7)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450
  東緡縣外。

  橋蕤引楚軍四萬餘眾,聚集在此,離昌邑僅五十餘裏。

  在東緡西麵,還有張勳率領的主力大軍,八萬之眾。整個昌邑城,都已經被楚軍團團困住。

  周圍縣邑,幾乎也盡數被楚軍占據,曹軍在整個兗州戰場上的局勢,幾乎是瀕臨崩潰之際。區區三萬人防守昌邑,兵力確實不少,可民心卻是陷入低穀。

  困守孤城,外無援軍。

  若不是還有曹使君長子曹昂身在其中,說不定昌邑城早就守不住了。

  昌邑西城門樓上。

  年紀輕輕的曹昂,披甲戴胄,手拄佩劍,煞是英武。

  身旁則是幾員身形高狀的大將,皆是駐足觀望城外楚軍軍營。

  八萬大軍。

  張勳打下了定陶,也將曹仁從梁丘城內逼了出來。交戰之中,損失的兵力絕不下於兩萬之數,然而相比起那源源不斷的援軍而言,兩萬隻是一個數字罷了。

  河洛、潁川、陳國、梁國,四郡足足數百萬口,來為張勳大軍補給兵力。

  此外,被占據的陳留、濟陰兩郡內,也有大量世家投向楚國。不僅出糧出兵,更為楚軍提供了大量的情報。

  再加上東平、魯國、濟北三郡悉數叛亂,整個兗州隻剩下東郡太守陳宮,引數千兵進軍臨邑。打算先行平定東平和濟北的叛亂,重新打通與青州的聯係,並且還可一解昌邑之圍。

  而泰山太守鄧遂亦是招募壯勇、山民,出博縣攻肥城,與陳宮南北呼應。

  至於青州刺史陶謙,則整軍備戰,沿大河設防,謹防趙軍南下。他手中兵卒不過萬餘人,真打起來也攔不住趙軍,更多的隻是保證青州這塊退保之地。

  腦海中回想著整個中原戰局的狀況,曹昂不禁暗歎了一聲,看向曹軍大將曹仁等人,言道:“昌邑乃吾兗州之要,幾位叔父旦有所需,盡可與侄兒或仲德叔父言及。城內狀況,侄兒還能壓的住。”

  “子修放心,吾軍尚有銳士近三萬人,堅守昌邑綽綽有餘。”

  曹仁帶著渾厚的聲音,不僅是向曹昂說道,更是與其他人說來聽。

  夏侯惇、夏侯淵、曹洪等人,亦是環視這城樓上非曹、夏侯兩氏之人。因為,彭城大戰的未有勝果的情況下,任何人都有可能會成為楚軍的內應。

  “曹將軍所言甚是。昌邑,穩如泰山!”

  相比起曹仁這般軍中大將明目張膽的威嚇,那趙達的話就如同陰風一般,浸入所有人的骨肉之間。

  撫軍都尉趙達,中書典校事官長。

  那一對陰狠的眼睛,每掃過一個人,下麵的嘴角都會露出一絲譏諷。

  從這場戰爭開始的那一刻,實力還比不上周調查司、趙刺奸司的中書典校事,就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昌邑城內。

  四郡叛亂,趙達知道,但不在乎。

  有陳府君和鄧府君在,足以擊敗那些烏合之眾。

  城樓上的所有人兗州人士,皆默不作聲,心中不斷的分析著其間利益。

  曹昂在此駐足沉思良久,直至日落西山。

  ————————————————

  而橋蕤則在望著向自己軍陣靠近的一支曹軍部隊,目光逐漸凜冽起來。

  “報!”

  “啟稟將軍,已探清曹軍部隊,乃曹操主力,大纛尚在其中。”

  一名斥候飛馬而來稟報。

  橋蕤麵色一喜,當即衝著身旁將校言道:“整陣,迎敵!”

  真是沒想到啊,曹操居然自己尋了上來,到手的功勞可不能飛了。

  “諾!”

  顯然,知道曹操在對麵後,眾將也不禁心中激動起來。隻要拿下曹操的腦袋,萬戶侯全然不在話下啊!

  鼓號一起,出營列陣的三萬楚軍,保持著陣型,朝著曹軍迎去。

  距離漸近,橋蕤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

  因為,曹軍的陣型太混亂,甚至可以說毫無陣型可言。

  約莫五六千人的曹軍,雖然仍聚集在中軍大纛之下,可表現的卻是很隨意。既無前後軍,又無左右翼,彷佛就是一支遊兵散勇。

  這真的是曹操率領的精銳?

  莫非,劉勳那邊打贏了,擊潰了曹操。否則的話,怎麽都不符合腦海中曹軍的形象啊!

  “報!曹軍來使!”

  “傳!”

  疑惑中的橋蕤,準許了曹操派來的使者靠近。

  一身儒甲,腰係白布,頭綁喪巾,便是手中的節杖,都掛上白帆。

  橋蕤目光逐漸凝聚......

  “在下見過橋鎮南!”

  曹使恭敬一禮,抬起頭來,顯出沮喪的麵容。

  橋蕤點了下頭,直言問道:“貴使何故以喪白束身?莫非,欲借此暗喻本將?”

  聲音有些冰寒,可曹使神容絲毫未必,搖著頭歎息說道:“將軍誤會了,在下非是無禮,實乃心中悲痛難忍。曹公待吾,恩厚如山,無以為報,謹以敬哀。”

  “什麽?”

  橋蕤身體一頓,抬目望向對麵的曹軍,隱約間倒可見有不少白布喪甲,但終難探究竟。心中升起的疑惑,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證實。

  如果.......如果是真的,那可當真天所幸哉!

  “走!”

  橋蕤抬手示意眾將,三軍立動,繼續朝著曹軍壓去。

  “將軍?”

  曹使皺起眉頭,不知道橋蕤想要作甚。

  “貴使此來,所謂何事,途中可言。”

  橋蕤留下一句話,驅馬前進。

  曹使無奈,隻能踱步跟上橋蕤,言道:“將軍,在下奉荀別駕之命,向將軍請降。”

  “請降嗎?那本將還是與荀文若商談吧,有些事汝做不了主!”

  橋蕤頭都沒回,徑直領軍前去。

  很快,來到曹軍軍前。

  數千曹軍根本沒有戒備之意,個個沮頭喪氣,毫無士氣可言。並且軍前旌旗、鼓號,亦無調度,敗軍之師啊!

  示意帳下將士隔百步列陣後,橋蕤膽大包天,徑率諸將及親衛進入曹軍陣中,朝著那灰蒙的大纛而去。

  留在陣中的楚將,無不是把心提到了喉嚨眼,弓弩手更是準備就緒。一旦曹軍圍攻自家將軍,勢必發起進攻。

  曹軍沒有動靜。

  自上而下,都知道他們效力的君主已死,也知道他們這群敗兵要向楚軍投降了。

  也許,這場戰爭很快就會落下帷幕。

  橋蕤見到了荀彧以及戲忠兩人,也見到了曹軍中的幾員大將。

  荀彧灰頭土臉,衣飾批白,再無潁川王佐之風。

  曹操頭號幕僚戲忠,那個曾經讓楚軍極為忌憚的人,也終於露出其弱不禁風的身形。

  躺在一張木板上,麵色慘淡泛白,氣息若有若有。

  將死之人啊!

  最終,目光落到大纛旁邊的車駕上。

  一輛很平常的軍中運糧馬車,卻是以旌旗撐起了幃帳,四周掛滿了喪布。

  曹操。

  曹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