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冬季攻勢(28)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256
  “如此行事,吾趙國便勝,怕也是慘勝啊!”

  沮授擰著眉頭,感慨一聲,可也無反駁之語。若是能夠一舉殲滅晉漢,損失大一點也就大一點。反正兗州都已經放棄了,更何況區區數郡之地糜爛。

  田豐亦是長歎一聲,說道:“王子師非同常人,膽略過之。更兼其地坐擁形勝,具有人和之便。若不是周楚二國,一欲下巴蜀,一欲奪荊揚,擴充實力。吾等又何必如此心急,大可徐徐圖之。隻可惜,時間不待吾等。比周、楚,慢上一步,那就會一直慢下去。”

  “田公,小子有一不明之處。”

  司馬懿突然插口言道,田豐轉目相視,說來:“仲達,旦言無妨。”

  “田公布略,南北相應,可為何不在常山設伏,先滅呂布所部,而後再圖之?”

  這一點是司馬懿最疑惑的地方,田豐的戰略部署自己說不上一清二楚,可也猜測的七七八八。在常山設伏,無疑能順勢解決了威脅最大的呂布騎兵。沒了並州狼騎,漢軍僅仗地形,必敗無疑。

  “仲達莫非小覷王允,小覷繡衣使否?南北相攻,自是良策。然漢有上艾、雁門、箕城等地扼守咽喉要道,攻之乏力,費時日久,反倒不如給王允一絲機會。”

  “其若破勢,其若擊北,吾則攻南。其若擊南,吾則攻北。首尾難應之下,王允必會擇常山以攻,一來斷吾南北大軍聯絡,二來殺入冀州腹地,補以輜重。所以,誘敵便要擺的像一點。晉漢的繡衣使,可比國朝的刺奸司強上不少。國朝各之兵馬所在,其皆明了。非是如此,王允可不會上當。”

  田豐緩了口氣,再言道:“所以,老夫的計劃從始至終都沒有變。縱其東攻西取,吾隻為並州而來。莫說失了常山,縱是中山、河間、安平等諸郡皆失,其也不過是塚中枯骨。”

  說到這裏,司馬懿也不禁感慨田豐的膽大心細。這針對晉漢,針對王允的計策很簡單,可卻最難破。

  如此陽謀,逼得王允不得不入甕。

  若晉漢一味堅守,便陷入田豐三麵相攻的局麵,兵力不如人,糧秣不如人,拖下去早晚有一天撐不住。而正如田豐所言,其擊北吾則攻南,其擊南吾則攻北。王允想要博一線生機的話,隻能望眼常山國。

  甚至田豐都給王允這個機會了,王允也隻能走進這常山國。如此一來,自然而然就失去了並州地形的優勢。

  當然,這計劃的風險不是一般的大!

  且不說最嚴重的後果,隻要呂布率領精騎,截斷南北任何一路大軍的糧道,那局勢就不一樣了。如果趙軍沒有在第一時間攻破晉陽,回援冀州。

  說不定鄴城或者薊縣就有被破的危險,二者任一失守,大勢便倒向了晉漢。

  這一仗,勝則袁趙據四州之地,虎視中原。敗則晉漢,成就霸業,中興可望。

  一場對於王允極具誘惑力的豪賭!

  而王允沒得選!

  “漢軍實力並不弱,其若是盤踞冀州數郡,再聯合鮮卑,控指幽州,便又是一個公孫瓚,甚至猶有過之啊!”

  擔心不能說沒有,當年公孫瓚強勢之際,跨海連以幽青。若非其布略有失,趙國想要攻滅燕國少說也要再增幾載。

  沮授現在不擔心計劃的成功與否,這已是板上釘釘之事。唯獨擔心,在此天下微妙之際,趙國與晉漢耗時良久,隻會給予其餘勢力發展的空間。

  尤其數周國、曹操……

  周國不用說,肯定一門心思伐蜀。而曹操,剛剛叛變之際,正值虛弱之時。若是北方戰場遷延日久,其穩定根基,據河而守,尚有一戰之力。最關鍵的是,放任曹操不管,趙國威望勢必一落千丈。

  青州刺史臧洪手下不過兩三萬眾,能阻擋曹軍主力至今已是不易,恐其早晚有失啊!

  “公與放心,高元才與踏頓已經在路上了。”

  ……

  上艾縣城。

  本是冀州縣邑,卻一直被晉漢所掌握。而今的上艾,與上一次戰爭中的上艾,卻要高大上許多。守將也並非無名之輩,正是晉漢大將郭蘊。

  不過,郭蘊的表情可一點都不顯好。

  看著身旁佇立的高順,氣就不打一處來,這些粗魯鄙夫,竟然敢使此般齷齪之事,真非君子也!

  對於郭蘊無聲的控訴,高順心中一清二楚,但那又如何?

  郭氏嫡子郭淮在晉陽,他郭蘊還想著左右逢源,哪有這麽好的事情。

  看著城外開始後退的趙軍,高順那始終未變的表情,也不禁出現一絲鬆動。應該是大將軍已經率狼騎南下了,否則文醜當不會退兵。

  不能翦滅文醜所部,那王司徒的戰略部署很可能就徹底失敗了啊。

  井陘關雖非雄關,可也是盤踞崇山峻嶺之間,輕易不得破。有文醜兩萬精銳在,晉中兵馬想要與大將軍會師,難啊!

  破不了井陘,說不定會被趙軍逐個擊破!

  “鎮北將軍,不住斥候可曾打探出袁譚所部到了何地?”

  高順凝眉看向郭蘊,態度仍是恭順,上艾城內都是雁門兵,此外就隻有自己本部的八百陷陳兵。

  郭蘊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這讓高順有些不爽,劫持汝子的又不是自己,是繡衣使。

  “鎮北將軍,國事茲重,還望將軍不吝告之。”

  高順再度拱手一言。

  “哼,高校尉的陷陳營如此驍銳,何不往其一探究竟?”

  丟下一句話,郭蘊轉身便走。

  留下的高順不由嘴角一苦,罷了罷了,任誰被劫了獨子受挾,恐怕都不會有啥好心情。更別提一直坐鎮雁門,想要就勢而擇的鎮北將軍了。

  不過,軍事之要,不得不重視。

  太尉已經率軍北上,整個晉中都是空虛至極。周軍主力尚在離石,等待糧秣。但其偏師周瑜所部已在中都縣城外,第八軍聲名不顯,可好歹也有一萬六七千人。

  除此外,便是趙軍袁譚所部了。

  信報言其有五萬之眾,其若是發現太尉大軍早已不在壺關,必然直取涅縣,以圖攻入晉中。可現在涅縣至始至終都沒發現袁譚的身影,說不定其軍在來上艾的路上。

  “傳令下去,嚴加防範!”

  高順衝著身旁的親衛叮囑了一聲,隨後自己亦是下了城樓,追上郭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