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冬季攻勢(21)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221
  臨菑一戰,孔融軍大敗,退保北海劇縣。

  大軍在外,後營起火,孔融軍軍心晃動,臧洪引兵蓄勢一擊,大破其陣,潰其三軍。

  而後,追剿十餘裏,收兵回營。

  青州局勢,轉瞬即變。

  孔融部十折七八,再無一戰之力。臧洪留下千餘人鎮守臨菑後,亦是將兵西進,準備與樂安國郡兵以及正在南下途中的平原兵匯合。

  而在同一時間,雍丘被破。

  曹操殺張邈、張超兄弟,押其家小回往昌邑。

  在這一天,一則震動天下的消息,自洛陽傳出。

  洛陽乃是漢之舊都,天下近兩百年的經濟、政治中心。亂起已有十年,洛陽也身遭數戰,然而其至始至終還是天下最重要的城池。

  在這裏,各方勢力的密探,如同碩鼠一般,往來頻繁。偏偏楚國還沒有成立正式的情報機構,對於各方密探的防備並不算森嚴。

  再加上此次之事,本就沒打算隱藏下去。

  周、楚、曹三家立盟!

  楚王宮內,原漢之南宮,崇德殿。

  當周王王印、楚王王印、兗州牧印,蓋上其章後,就有人開始散播消息。

  各方密探得此消息,無不是訝異非常。

  他們雖然隻是小人物,可也曉得這三家結盟代表著什麽,事關重大,沒人敢隨意耽擱,立即派人向自家主公傳達訊息。

  身在鄴城的袁紹還不知道洛陽發生的事情,而是專注於上黨之戰。

  就在曹操背叛自己的同時,上黨也前些時日也傳來戰報,朱儁率軍南出涅縣,已逐漸逼近襄桓縣。

  趙軍各部也紛紛做出調動,趙大將軍顏良率上黨主力再度聚集到端氏縣城前。趙驃騎將軍文醜率軍兩萬,重出井陘,直逼上艾縣城。趙長公子、中護軍袁譚領河內大軍五萬餘眾,北上天井關,馳援長子。

  同時,趙中尉兼漢太尉淳於瓊,帶領數名軍中大將,移纛河內懷縣,總督三軍。

  此外,尚有信騎數十,縱馬北去,傳檄幽州郡縣。

  相比起趙軍的大規模軍事調動,漢軍的舉動就顯得頗有些無力。

  張楊、王隗大軍身在端氏,後無援軍,糧秣不足。好在其部下兵力尚有兩萬餘眾,短時間顏良也不可能打破重兵坐鎮的端氏。

  朱儁率領涅縣主力三萬餘精銳兵馬南下襄桓,全程都暴露在趙軍斥候的目光下,顯露無餘。

  趙之上黨,隨著顏良大軍的遠行,留守兵力不足萬人,確實是一良機。然而,任誰都知道上黨對於趙漢兩國的重要性。趙國兵力充沛,又無戰事,怎麽可能會沒有防範。

  不消太多人馬,再增兵一萬,扼守要道,漢軍想要破之,難如登天。

  東麵上艾,漢軍隻有數千人據守上艾,前出險要設寨,意圖逐步抵抗。

  部署沒啥大問題,可僅是如此的話,漢軍遲早會敗。兩軍在上黨聚集的兵力,實在是差距太大。

  久久沒有動靜的王允,在晉陽王府之內,聽著手下一眾子弟不斷地匯報軍情,眉頭始終未曾舒展。

  當年與趙國一戰,對於大漢來說是一場博命。現在,仍舊如此!

  實力不如人啊!

  “司徒公,繡衣使這幾日傳來的密報,趙軍可能動用的兵力,遠遠超乎吾等預料啊!”

  一人坐在王允身側,麵帶愁容,擔心的與王允道了一句。

  “公仁,詳細道來。”

  “諾,司徒公。”

  董昭點了下頭,手中剛剛書錄的紙卷,也不瞥一眼,直言道:“顏良所部三萬人,乃是趙軍精銳。司徒公謀算在前,以端氏作阻,攔住趙軍穿越霍大山,直擊界休重鎮。隻不過,端氏兵力雖足,可糧秣不濟。持之已久,必然敗戰。”

  “冀州常山國內,文醜兩萬精銳蓄勢待發。密探言,這幾日趙軍從鄴城往井陘運糧,連綿不絕,想來必是出井陘,攻上艾。上艾兵少,能否擋住猶未可知。”

  “河內袁譚率領的趙軍主力,已有五六萬眾,糧秣甲具齊全。不出意外,戰事一起,其必北上馳援長子。到時,長子不克,趙軍即至。太尉雖乃天下名將,但袁譚極其手下大將也非泛泛之輩。”

  董昭話音一落,王允便短歎一聲,世事維艱。

  “公仁,幽州可有消息?”

  “有,趙征北將軍韓猛,已經在聚集幽州各郡兵力。目標是鮮卑還是代郡,尚不得知。想來當是代郡,代郡兵少民疲,難當其勢。韓猛大軍一旦兵臨雁門,便可以切斷大將軍回援之路。”

  “那郭蘊呢,可有異動?”

  “沒有,郭府君兢兢業業,繡衣使並未發現什麽異常。倒是郭卿身體,日漸老弱,前日又病倒了。今日一早,便上書陛下,祈請骸骨,陛下未奏。”

  “還好,郭農就算是病死,也得給某死在晉陽。”

  王允眉目狠厲一現,口中更是直言不諱。

  這般神態,讓董昭不禁皺眉不已,司徒公這些年改變了不少啊。不過也是,兩側虎狼環伺,作為晉漢最高的掌權者,司徒公日夜操勞才有了今日逐漸壯大的局麵。

  若是眼下一戰,順心順意,大漢必能中興!

  “司徒公,郭農若是病故晉陽,恐怕郭蘊會有所怨言啊!”

  董昭還是勸諫一句。

  王允卻是搖了搖頭,看向董昭,言道:“公仁,汝乃智者,豈會看不出郭蘊的心思。這一戰,要麽其徹底歸心漢室,要麽其背主順賊。有郭農在,不論死活,都足以使其聲名具裂。故而,其縱是想要投袁紹,也得顧慮三分。”

  “還是要看上黨的朱老將軍能打出何等局麵了!”

  董昭不由暗歎一聲,說起來朱儁現在年歲已然不小,再加上常年征戰,暗疾叢生,現在還要辛苦在第一線,指揮大軍作戰。

  唉,大漢眼下雖然日漸強盛,可在人才方麵出現了斷層。朝廷諸公卿皆已垂垂老矣,壯年之士,又不足用。倒是年輕一輩中,有才華橫溢者,可惜資曆不足,難居高位,服之群下。

  “相信公偉吧!其乃忠國柱梁,如若勝之,老夫有信心帶著大漢再度中興!”

  王允眼睛逐漸眯起,透漏著精光,口中亦是自信的言道,讓董昭不由為之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