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冬季攻勢(2)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261
  扯開回軍的話題,顏良也很快將目光轉向事後的部署。

  “牽招可有消息傳回?”

  “回大將軍,未曾有信傳回,末將亦不知其部身在何處!”

  作為牽招的直屬上司,張南苦笑了一聲,向顏良秉明實情。

  顏良眉頭緊了一下,卻是長舒了一口氣,言道:“子經年歲雖幼,卻行事縝密,有良將之風。既然如此,那便莫要再派斥候去尋其部了,免得暴露其位置。”

  “諾!”

  張南心中倒沒有什麽,反而有些欣喜。牽招的能力不俗,自己自是看在眼裏。不然大將軍挑選良將,行此機密時,自己也不會舉薦他了。

  如今,得大將軍看重,可見牽招日後成就必然勝於己。

  但其餘人的心思就不一定了,比如趙睿,肅著麵龐,嚴厲的道了一句:“大將軍曾有令於牽招,使其三日一報。而今,自高都出,已有二十日,其卻未曾一報。如此藐視軍中法紀,大將威嚴,豈稱良將!”

  趙睿和牽招沒啥瓜葛,那牽招不過是一小小校尉,在趙睿眼中根本算不得什麽。可趙睿職司大將軍護軍,管的就是三軍法紀。

  顏良也知曉趙睿並無別見,於是為牽招脫言道:“子經年歲尚幼,不曉事理,算不得大事。再者,其也是為其部隱蔽而慮。畢竟,深入河東腹地,周國調查司肆意橫行,稍有不慎,便是身死事敗也!”

  “大將軍,豈不見周師之盛?吾國朝大小數十戰,勝多敗少。且坐擁幽冀青兗四州之地,兵精糧足,甲器齊備。然吾趙之強兵,遠不及周之盛師,倍顯聲明也!”

  趙睿絲毫不給顏良麵子,徑直頂了回去,又繼續言道:“大將軍,周軍之紀,嚴謹重於天下。凡有所動,行於郡縣,伐於州外,皆秋毫無犯,法紀森明。故而,周軍聲明顯於吾。周將持重秉行,明於賞罰,功過無抵,公正無私,不乏有自罰者。故而,周軍將卒用命,悍勇勝於吾。周國於初平重修律令,曆時數載,成之周律。內含軍法、民法、刑律、商律等數十冊,故而周軍新卒,多曉法紀,敬而不犯,使三軍明正,憲軍無事,何以堪之?”

  “而吾之軍,將校尚且視令不聞,何以儆軍卒!趙軍所過縣邑,燒殺劫掠,奸虐成風,使百姓招呼相逃,望之遠避。如此,縱是奪其地,不能收其心,如無根之浮萍,朝夕即改。睿鬥膽,問於大將軍,於上黨今歲,睿因軍紀所責軍卒者幾何?軍吏者幾何?將校者幾何?而大將軍為其庇護開脫者,又當幾何?”

  趙睿一通言辭,直說的顏良麵色漲紅不已,周圍眾人也多是神色難看。

  這趙睿,腦袋被馬蹄踢了嗎?

  就在眾人怒目視視之際,顏良卻是出人意料的衝著趙睿拱了下手,直言:“趙君,本將受教了!”

  再抬頭,顏良麵色依舊漲紅,看的出來在壓抑心中的怒氣。而趙睿則是麵色一喜,自己方才之言,可謂是將當朝大將軍的臉麵踩在地上,又狠狠的踩了一頓。

  顏良生氣才是正常,燕趙義士,八尺男兒,誰又會不在乎麵子。

  “大將軍英明,吾趙國坐擁四州之地,良將千員,甲卒數十萬。望眼天下,為吾等之敵者,唯周、楚二國也!楚軍法紀,猶不如吾,將校之能,亦差於吾等,不足為慮。所慮者,僅剩周國爾。”

  “周國雖僅有關涼之地,然下有民眾數百萬,上有名將數十員,兵甲二十萬。今彼轉目南望巴蜀,若其取蜀地,就秦漢之基。其律令亦似秦法之苛,其將士亦複秦人之悍勇,其民眾更如秦民深信其朝。旦其勢成,必行秦之法道,橫掃**,為吾心腹之患。吾等三軍將士不改、不奮、不振,日後何以與其戰?”

  “今日睿自知妄言,犯之眾怒,早晚必不為眾人所能容。但大將軍能納末將之言,來日稟於君上,使國朝奮起,睿萬死亦幸哉!”

  趙睿感慨一番,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但全無怯意,無畏之色流露言表。

  “君之國士,誰敢怒之!”

  顏良聞趙睿之言,也悉數棄下心中怒氣,不由改為敬佩。最起碼,趙睿比自己大勇無畏,這些難以言明的國朝弊患,唯其敢言也!

  說起來,周國律令嚴明,天下皆知。天下,也皆知律令嚴明之要,甚於其他。然,效其法者,唯獨晉漢偽朝也。

  偽朝王賊掌權,傾之朝野。更其朝局,亦到不變不存之境,故而能效周法,行周軍製。但仍不過邯鄲學步,隻得皮毛。

  漢軍雖如周軍,成軍師製,明定兵員,定衡將校。可漢之諸軍,各有其別製,黑山之賊,白波之賊,雁門之軍,狼騎之製,各有差異。

  而餘者諸雄,皆未能效之。

  顏良沒少聽聞周兵軍製之妙,也時常羨之。但國朝上下,士族強盛,各部將校部曲,多為其有。除非大王能夠下以決心,如周王之膽雄,收諸家之兵。

  隻是,若真這樣做,唯恐不少人轉頭楚國,壯賊之勢也!

  國朝諸弊,很多人都知道。尤其是田豐、沮授、審配、郭圖、逢紀、荀諶、邯鄲淳、淳於瓊等等重臣,盡皆知曉。不過,彼等身在其中,未有人敢觸眾怒。

  而他顏良,雖是國朝大將軍,卻不過是袁氏之家將。雖得重用,卻未必能改大王之意。

  現在能做的,也隻是告訴眾人,他趙睿有自己護著,他人想動其,先過自己這關!

  顏良一句庇護之言,讓趙睿有些泛苦。

  大將軍乃世之名將,勇略非凡,又深明大義,胸襟似海,護愛將校軍卒。於趙國諸軍之中,深得將士愛戴,得諸將承應,乃國之柱梁。

  可惜啊,自己方才所言,以明己意。此時,若得大將軍庇護,豈不是自違方才之言。

  “末將知大將軍愛兵如子,然行於軍法,必究律令。睿方才所言,以明己意。大將軍若再庇護睿,豈非使睿自踐己言!”

  趙睿脫口回絕了顏良的好意,軍法若想明之,必須由上而下。大將軍尚好庇護犯紀之人,他人必上行下效,又何談明律。

  顏良緊緊盯著趙睿,沒有說話。

  心中卻是下了決斷,國朝有如趙睿這般賢才,若忠耿直諫,卻受不公,豈不是自絕於天下。

  來日回鄴,必稟命君上,以全其忠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