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冬季攻勢(1)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223
  周軍騎兵的到來,讓處於平陽一帶的匈奴王帳吃了一驚。

  呼廚泉二話不說便調回仍在圍攻臨汾的去卑所部,同時撤下平陽城圍,後退三十餘裏。

  當臨汾縣城外的匈奴騎兵退去之時,城內殘餘的數百將士以及兩千餘壯丁、數萬百姓,皆是歡呼雀躍,迎接剛剛來到的明武二年。

  次日,城內軍民又迎來了大周赫赫武威的精騎。萬六千餘騎,四萬餘戰馬,聲勢蕩蕩。

  第二騎兵軍在昨日也得到了胡騎退去的消息,本想趁機打匈奴人一個措手不及,卻沒想到敵騎跑的如此之快。

  計劃出現變動,李式也讓諸部曲放緩了腳步,拉開隊列。又多布行鼓,虛張聲勢,才使的臨汾城內軍民望之,倍感國風之盛。

  接下來,匈奴人重攏兵馬,三萬餘騎,並非是小數目。但李式可不會心生怯意,大周騎兵經穀口一役,早已不再是這個時代最常見的散騎。

  而是經曆了嚴格訓練載歲的牆式鐵騎!

  不可否認,牆式衝鋒戰術還是存在很多弊端,比如追不上匈奴騎兵。但毫無疑問,在硬碰硬的正麵戰場上,周騎在占據裝備優勢的同時,在戰術上也遠超匈奴人。

  休整一日功夫後,李式徑直率領大軍北上,逼近平陽,欲與匈奴騎兵一戰。

  汾水對岸,兩國騎兵的行動,早已傳到張楊和嚴顏耳中。

  張楊不為所動,因為匈奴騎兵並不歸屬他管轄,甚至連調動的權利都沒有。匈奴人是大漢朝廷的附庸勢力,但不是傀儡。

  所以,匈奴人怎麽打,自己管不著,也懶得摻和。

  而嚴顏則是早就知道李式的到來,不然也不會派遣孤軍駐守平陽,麵對數萬南下的匈奴騎兵了。

  平陽戰局根本不需要自己操心,李式手下的精騎,足夠解決掉那三萬匈奴騎兵。

  隻不過來自安邑的消息,卻是讓嚴顏有些皺眉苦死。

  張既遣人送來密信,要自己虛布聲勢,暗伏大軍於安邑城外。同時,還要將平陽的第二師悉數調回。李式所部,也務必出泰半兵力,回援安邑,餘者攔住匈奴騎兵即可。

  嚴顏不太理解,大軍在襄陵和平陽,攔住漢軍攻勢,確實使得後方安邑的防備力量大幅度削減。可前日還有訊息傳來,周瑜率領的第八軍兩萬餘人,及民夫數萬眾,即將抵達安邑。而先於前的第六軍一師人馬,已經到了安邑。

  安邑城內便有兵卒五千餘人,又是口戶大城,召集萬餘民夫完全不成問題。其次,趙國很可能有一支奇兵,但兵力絕對不會多。其主力大軍,完全暴露在己軍斥候的目光下,第一軍擁有著掌控局勢的能力。

  除此之外,軍令也有問題。

  張既是大王的心腹,身在河東的人都知道。若非如此,年紀輕輕的張德容,能夠坐上一郡宰守?要知道其手下的一群縣令、長以及郡守諸曹,基本上都是三四十歲的人,哪個不比張德容有資曆,來坐這個位置?

  但縱是如此,其也沒有權利來向軍隊下令。

  當年衛覬尚且持節,方能督河東戰事。今日他張既,既無國朝節杖,又無大王製命,實屬越權。

  嚴顏呆在帳內,眯著眼睛,手中的密信折在一起,雙手背環,來回踱步。

  愁眉苦思!

  有著杜畿的前車之鑒,張既可是個聰明人,不應該還會如此行事啊!

  畢竟,大王對於軍權的看重,可非比尋常。

  莫說是張既了,便是國相閻象,沒有中尉府和總參寺點頭,也調不動一兵一卒。

  如此看來,此事必有蹊蹺啊~

  唔!不簡單啊!

  嚴顏似乎想到了什麽,輕輕的搖了兩下頭。隨即佇身定神,看向外麵,喚了一聲:“來人!”

  帳簾一掀,陣陣寒風頓時湧入,冰涼的氣息,也讓嚴顏神腦愈加清晰。

  “軍將有何吩咐?”

  親衛入帳。

  “速速派人去一趟安邑,代老夫向張府君問個好。”

  嚴顏說完,親衛遲疑了一陣,拱手應下。

  親衛一去,嚴顏也再度回到帳內,呡著熱酒,尋思著如何與李式說這件事。

  事倒不大,但李式肯定也能看出端倪來,就怕有所誤啊。

  ......

  此刻,一直大軍也自端氏而出。

  數萬人馬,塞道行進。

  不同往日行軍嚴禁低語,今日行走間的士卒和民夫,卻有很多人在綽綽私語。軍吏們也隻是時不時嗬斥兩聲,但卻絲毫未有管的意思。

  今天大將軍下的軍令,莫說是士兵了,連他們都迷糊的緊。

  大軍穿山越嶺,費了半月功夫,才從高都進入河東端氏。而後等後麵的糧秣輜重,又等了幾日。本來嘛,見國朝準備這麽多糧秣,肯定是有一場大戰要打。到時候,定要奮盡全力,建功立業。

  可現在,一夜過去,三軍卻要返回高都。

  這是為什麽?

  來回奔波,費勁功夫,就為了打一個端氏?

  站在端氏南城門樓的趙國大將軍顏良,正渾身披掛的注視著下方大軍的行進。

  虎眸橫視,威嚴凜凜。

  身後一眾諸將佇立,皆是盯著自家主將以及城外逐漸遠去的大軍。

  “大將軍,田長史究竟有何打算。三軍將士來回奔波,苦寒勞頓,軍中難免怨言啊?”

  軍中大將趙睿問及,餘人紛紛側目,也都希望得到大將軍的解惑。

  顏良瞥了一眼眾將,沉索了片刻,言道:“田元皓具體的布籌,本將亦不清楚。不過吾等所為,不在河東,而在叛賊朱儁!”

  “朱儁?”

  “好,朱儁老兒背叛王上,累國朝兵敗。否則,晉漢偽朝何以存至今日!”

  “不錯,早就該殺了朱儁匹夫了!”

  一群人頓時被顏良拋出來的朱儁給吸引了仇恨,齊聲喝討。

  事實也正是這般,趙**中上下大將,就沒有幾個人不暗恨朱儁者。上艾一戰,實在是破壞了太多人的利益。依照當時計劃,隻要國朝打贏了上艾一役,破晉陽不在話下。晉漢一滅,所有人都將厚賞,封侯拜將大有可望。

  結果朱儁一人,硬生生將所有人封侯拜將的念頭給掐滅,哪還會有人替這老匹夫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