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千裏楚地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336
  正如周瑜所想,河東局勢的混亂不明,讓很多都百思不得其解。

  晉漢既然要進攻河東,卻隻動用不過三萬步卒以及匈奴騎兵,真正的精銳部隊並州狼騎,還遠在幽州地界。甚至,連晉陽附近的部隊都沒有任何動靜。

  趙國也想借機撈一把,卻不單單調動了上黨顏良的精銳主力,還有懷縣由趙國公子袁譚率領的四五萬大軍。而且不止如此,鄴城方麵也在不斷的聚集兵馬、民夫,好像不甘心於撈一筆小錢。

  而周國的舉動,就更加讓人感覺迷惑了。

  時至今日,周國境內的軍事力量,早已被各方勢力摸得一清二楚。畢竟,周國有多少個軍,各軍的兵員編製又幾乎等同,很容易就可以估算出大略的軍隊數量。

  可現在,大周在河東出現的編製隻有一直駐紮在河東的第一軍,以及剛剛趕到河東的第六軍和第八軍。再算上魏國的千餘人,總兵力也仍舊未到五萬人。這些兵力,若是防守安邑,自是問題不大。但周軍的架勢,明顯是要跟大漢和趙國做過一場。

  周國其餘的幾個軍,到現在仍然在涼州戰場。唯一有可能隱藏的便是兩個騎兵軍,三萬五千餘騎,也足夠對戰場局勢形成巨大的扭轉。或許,周國騎兵即將抵達河東,不然周將哪來的自信。

  身在都城洛陽南宮崇德殿內的楚王袁術,正在傾聽著國相楊弘,國相長史劉曄、尚書令何夔、京兆尹韓胤、豫州刺史劉普、司徒陳紀、司空陳諶、太尉袁胤、大將軍張勳等一眾要臣的討論。

  比起人才,楚國的名士,不僅僅在數量上超過周國,在能力上更是不能相提並論。潁川陳氏三君,悉數在楚國出仕。此外,荀氏除卻荀彧、荀諶、荀攸三人外,餘者子弟亦多在楚國任太守、國相。

  還有韓氏、劉氏、何氏等士林名望,多在楚國。

  大周在人才方麵,確實沒辦法跟盤踞兩淮,占據潁川、陳郡的楚國較量。唯一勝上一籌的就是大將,和軍隊的戰鬥力了。

  張勳也不差,統帥十餘萬大軍列陣交鋒,絲毫不亂。但頂不住其餘人廢物啊,除了橋蕤、孫策外,餘者真拿不出來。

  再加上楚**紀頗是鬆散,甲胄弓弩倒是齊全,就是戰鬥力跟不上。

  否則,也不至於連戰連敗了!

  一群士族名宿討論的自然是河東的局麵,唯一的小輩劉曄,根本沒有插嘴的機會。當然,能夠在楚國高層密會之中出現,自是其才能出眾。

  楚地數千裏,唯劉子揚、陳長文,齊驅並駕!

  如果周瑜、魯肅並沒有去往關中....

  然而,沒有如果。

  可即便如此,也足夠讓身旁的曹操羨慕的大流口水了~~

  一群老家夥,哪一個不是混跡廟堂十餘年,乃至數十載!

  河東戰局的詭異,自然難逃彼等法眼。

  尤其是年歲已高的陳紀和陳諶兄弟二人,一言一和,幾乎將河東局勢快給剝了個精光。

  那細致如麻的分析能力,直讓坐在上麵的袁術,下巴都掉了一地。實在沒有想到,這高子明、王子師、袁庶子三個家夥,居然一個個布著大局,陰謀詭計接連不窮。

  還好,孤還有陳公~

  說來也妙,北上與周國爭雄,搶占洛陽京畿地區。雖然大敗一場,損兵折將不計其數,但好歹拿下洛陽了不是。隨後的北取河內,又被顯思這小輩給趕了回來。

  唉,都是一群廢物,連顯思那小子都打不過!

  好在,占據洛陽倒是出呼意料的讓不少士族子弟,聞風而入甕。

  就連一直委婉拒絕自己征召的陳紀,也走出潁川陳氏的大門,帶著一票潁川士族,來到了洛陽。

  隨後,有著潁川諸族的傾力加入,楚國的實力自是大有增長。尤其是地方郡縣,本來混亂不堪的局麵,頃刻間便的四海升平。軍中,也由於諸族子弟充為軍吏、校尉,軍紀略有提升。最起碼,沒人敢隨便劫掠鄉裏了。

  就是這群人,談話間讓人有些難以摸清頭腦。

  良久,眾人終於統一口徑。

  “大王,老臣以為,還是按兵不動為好!”

  陳紀邁著垂老的身軀,上前兩步,向袁術拱禮稟道。

  袁術皺了下眉頭,不是,談論了這麽半天,就得了個按兵不動?先前咱大楚,可沒少在高子明、袁庶子手裏吃虧,現在可是趁機討回血本的良機啊!

  “陳公~良機難覓啊!公等方才不是尚且言道,此乃周國與趙國鷸蚌相爭,吾等可坐收漁利嗎?”

  心中不解的袁術,立馬就問向陳紀,順便還向心腹楊弘使了個眼色。

  作為國相,楊弘當然不會跟陳紀一夥。

  畢竟,原本身為國相的自己,理應掌握楚國政權。可誰想到大王突然搞了一手三公,讓自己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王上還沒稱帝,楚國多數舊製,都效行大漢。如此,自己一個國相僅是與郡守同階。

  若不是楚國強大,自己又是大王心腹,哪能跟陳氏兄弟唱對堂。

  所以,緊緊依偎在大王身邊,是保證自己地位的唯一途徑。

  “大王所言甚是,周國、大漢、趙國,三家爭於河東。無論如何,必有一死二傷。整個北方,隻有吾大楚抽身事外,實力積蓄日盛,當趁機謀利也!”

  陳紀眯著眼睛,瞥了一眼楊弘,不急不緩的說道:“那國相認為,如何牟利?”

  “出兵....”

  楊弘話剛說一半~

  “哼,河內縱是奪回,又能在河東、上黨、魏郡之間,存之幾日?河東大戰未起,誰勝誰負猶未可知。然而不論如何,河內都是左右受敵之局!”

  陳紀冷哼一聲,衝著楊弘就是一頓訓斥,絲毫不給這小輩留丁點顏麵。

  無能之輩,驟居高位,屍位素餐。

  楊弘頓時麵色一頓漲紅,有些不服氣,可又無法反駁。

  沒得辦法,河內本來就不該打。當初自己已經勸過王上了,但擋不住軍中那麽多將校齊齊發聲。趁著趙漢大戰,倒是取了不少縣邑。可趙國回過頭來,一鼓作氣,打回來了泰半。若非野王臨近洛陽,為了避免兩國爆發大戰,趙軍會停在懷縣?

  河內那那地方,楚國暫時沒能力徹底消化。

  南北疆域拉的太廣了,頂到大河南岸,已經是極限了。再往北去,不論是曹操還是高誠,隨時都能將大楚攔腰截斷。

  但,就這樣認輸?

  “河內之利害,弘焉能不知。然而,吾大楚之側目,又豈在這一郡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