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朝會 謬論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6:00      字數:2385
  走下車馬,韋康隨在阿翁身後,闊步前行。

  宮門口,兩名禁衛攔住去路。

  屯長盯著眼前人,不由嗤笑一聲,也不說話,就這麽靜靜的看著。

  韋端也不說話,見禁衛不放行,便雙手合於前,閉目養神起來。但韋康可沒父親那份沉穩,目光中的怒氣隱隱顯現。若非此是宮門之前,少不得了要斥訓此人一番。

  周圍一名名越過兩人的朝官,都少不得要端視一眼。

  畢竟,事到如今,韋氏與王上鬧的沸沸揚揚,長安大街小巷無人不知。而且,早在先前,大王就已經隱晦的透露出自己的意思,不允許韋端入宮。

  可現在,其不請自來。

  大勢已去的情況下,韋端覲見陛下,要麽乞降,要麽就是做最後的掙紮。然不論如何,都免不了自取其辱啊!

  不過看的人,自然也是神色各異,並非悉數譏嘲。

  一如關中諸世家出仕子弟中,原先跟隨著韋氏鬧騰的一眾人,多少都有些愧疚之色。畢竟,這場與王權的爭奪中,委實是他們負了韋氏。而早早便投向王權的人,也少不了一陣冷嘲熱諷,韋氏的不自量力,屬實鬧了笑話。

  也有無動於衷之人,有搖頭吝惜之人.....

  良久,一人才自遠處,徑直來到韋端身前。

  “走吧!”

  杜翕擺了下手,眉目掃了一眼攔在身前的屯長。

  誰知那屯長也絲毫不虛杜翕,直言不諱的說道:“鴻臚卿,職下奉命司理南門,嚴謹宵小混入,攪亂朝會。恕職下無禮,鴻臚卿若無大王親命,職下不敢放行!”

  “放肆!”

  韋端還沒怒,杜翕倒是先生了火氣,斥聲道:“韋卿身為太常,乃九卿貴尊,卻為汝一軍吏作阻,吾國朝威嚴何在?”

  “哼,職下自知卑微,然仍曉忠義。今日,無大王親命,太常卿不得入內!”

  屯長說完,衝著身後手一擺。

  數十位宮衛當即整列,頂在宮門之前。莫說杜翕與韋端了,縱是餘者,也悉數不得入內。

  杜翕一口冷氣吸下,麵色漲紅。本便知曉軍中將校桀驁不馴,誰知這些軍吏竟也如此豪劣不堪。

  “軍伍之中,真無軍法乎?本卿不信,這宮前闕下,爾等鄙夫,膽敢害及公卿!”

  杜翕怒喝一聲,闊步向前,便要強闖。

  攔在其身前的屯長,二話不說,立即抽身而退,置己與軍陣前。

  “列陣!”

  “謔!”

  身後將士齊喝一聲,戈戟橫起。

  而宮門樓上,亦是相應而起,數以百計的弓弩手,持弓端矛,直指城闕之下。

  如此狀況,周圍朝官頓時一陣驚呼。

  他們原本隻是以為禁軍這些對王上忠心耿耿的將士,想要為難一下韋端。而杜翕到來,為韋端張勢,也是在意料之中。

  畢竟,京兆韋杜,合在一起叫了數百年,哪會旬月盡斷關聯。即便是為了杜氏一族的顏麵,杜翕也會上前幫韋端一把。

  可現在,這幫軍漢子,真的視國朝二卿為無物。

  列陣闕前,傲氣淩人也便罷了,居然還張弓以示諸多朝官。

  武人如此,他們這些文臣,顏麵何存?

  當然,這些朝官之中,自是少不了武官,可身為武官,怎麽可能拆禁軍的台子。除非以後不打算混下去了.......

  “王雙,放肆!”

  就在文官壓抑的怒氣即將爆發之際,宮門門洞之後,一聲高喝,驚醒眾人。

  隻見一人引領十餘禁衛,出現在眾人目光之中。

  在宮門前列陣的數十名禁衛,立即閃開身形,便是王雙也不由微微躬身肅禮。

  張治闊步來到王雙身前,冷哼了一聲。轉而越過王雙,看向杜翕,麵色凜重,言道:“太常卿,禁衛身負未央守衛之責。不論何人,擅闖宮門者,皆有先斬後奏之權。還望太常卿,莫要以身犯法!”

  杜翕差點一口氣沒給嗆死,這張治之囂,尤甚王雙小兒。

  “如汝之言,宮衛便可擅殺公卿矣?”

  “國有國法,軍有軍律。擅闖宮門者,可殺!”

  張治確實比王雙更加囂張,因為他可不是王雙這般小人物,而是實實在在的勳貴之後,更加不怕這些關中世家了!

  “笑話,古所未聞也!”

  杜翕當即氣笑,繼續言道:“好,那本卿便佇身於此。稍後朝會,翕自會諫於君王!”

  放眼諸前朝,何止千年,幾曾有這般繆令!

  宮內,自然有人已經在向宣德殿疾馳而去。宮門外鬧出這麽大的事情,若是傳了出去,國朝必然動蕩!

  宣德殿內,已經有不少重臣聚集在此。

  “國相,大事不妙矣!”

  一名朝官慌張入殿,唱聲急呼,打破了殿內的平靜氛圍。

  閻象回身相視,無怒自威,斥道:“宣德殿內,安能如此驚慌失措,失之國體?”

  “國相恕罪,委實茲事體大,職下不敢耽擱!”

  朝官拱手請罪,又直言道:“國相,大事不妙。今日鴻臚卿欲入宮,為宮門禁衛所阻。太常卿為之仗義直言,亦不得入。反而禁衛刀兵悉動,列陣橫戈,弓弩張布,局勢甚急也!”

  “什麽?”

  閻象愣了一下,有些出乎意料。隻是一瞬間便想明白了其中影響,軍伍之人列陣橫戈,阻攔參與朝會的公卿。這事要是傳揚出去,大周文武之間,必生縫隙。

  “中尉?”

  閻象不由有些動怒,轉目看向段煨。

  三軍諸務,悉出中尉府。

  縱是宮廷禁衛,有所動作,也需過中尉府。

  段煨顯然知曉那條新下的軍令,但沒想到軍令方下,宮門外就出了這事。但仍舊無動於衷,自己是武官的代表人物,自己若是服了軟,那以後文官可就壓在武官腦袋上了。

  “禁衛非是無禮,想來必然有人意欲擅闖宮門。否則,不會生此事端。”

  “那中尉打算作何處置?朝會即將開始,二卿及百餘朝官在外,不得入內。傳出去,豈非徒增笑柄?”

  “此事,需請示王上,得王上授命,宮衛自會放行!”

  “未免有些過了!”

  與段煨談了兩句,閻象不由心中動怒。

  太不像話了!

  朝會在即,公卿受阻在外,天下間,幾聞此般事發?

  不僅僅是閻象,其身旁的鍾繇、閻忠、蔡邕等不知此令的人,莫不是張目注視。

  然而,段煨巍然不動。

  那軍令,確實不合常理。

  可也不是自己要下的啊,大王執意如此,又能如何?

  再說了,膽敢擅闖宮門者,又何不是無視大王威嚴!

  不過,王上的變化,著實有些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