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劉焉病故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231
  “大都督的意思是……”

  旁邊的韓遂,心中一驚,不由問道。

  蘇則是誰?

  國朝唯一的一位都督,而且是總督涼州軍政事。可以說,比州牧的權利還要重。其隻要願意,隨時都能脫離國朝。

  身居此等要職,凡人必是兢兢戰戰,如履薄冰。蘇則並非凡輩,文武兼備,又是王上義兄。但愈是如此,其也應當盡力避嫌。畢竟,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蘇氏闔族考慮。

  現在,卻冒著大忌,肆意調兵,意圖攻打益州。

  隻能說明,這突如其來的戰報,足以讓大王放下這些大忌,悍然發兵南下。

  劉焉死了!

  非是如此,必不能行。

  “文約不愧是吾涼州名士,不錯!劉焉發病,終不治也!此乃漢中王自南鄭加急戰報,且信中所言,亦報往長安!”

  韓遂一發問,蘇則就曉得這人可能猜測到了。於是,也明告眾人。

  聞言,果不其然,眾人皆是恍然大悟之狀。若是劉焉死了,那還真是天賜良機。若不能急行,恐錯失天機。

  “哈哈,天佑國朝也!”

  韓遂亦是大笑言道,有劉焉在,巴蜀坐擁險隘無數,外拒敵兵,內穩郡邑,自保無虞。但其若一死,巴蜀新主承位,局勢必然動蕩。不論是東州士人與巴蜀土族,或是巴蜀士族的內部矛盾,都將爆發出來。

  內憂外患之下,攻打巴蜀的難度無疑大大降低。

  不過,時間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劉焉病故的消息,必然被隱瞞良久。再傳到漢中、武都、長安,再調兵南下漢中,所需時日不知凡幾。

  若是趕之不及,巴蜀內部矛盾被平定,真就錯失天機了。

  “大都督,依遂之見,吾等當速速南下漢中,與漢中王一議。先發兵葭萌,楊將軍則率銳士,走陰平,取江油。”

  “正解,事不宜遲。吾等直接去漢中,絕不能讓趙韙壓下內亂。”

  “諾!”

  軍令既下,身在此處的兩千來人,迅速拔營南下,直奔漢中而去。

  而在益州內部,局勢已經演變至劍拔弩張之勢。

  自去歲,劉範身死武都境內,益州之主劉焉聞訊後,便憂憤成疾。再加上先前背瘡複發,早已並入膏肓。

  一個月前,劉焉就已經不能理事,州郡諸事皆交由心腹之人龐羲代理。

  龐羲因劉焉長子劉範身死一事,心中亦是後悔不已,對於趙韙更是心生怨恨久矣。

  如今劉焉一死,趙韙便舉大兵三萬餘人,進兵成都城外,欲立先主幼子劉璋繼位。最麻煩的還不僅僅是如此,而是東州士人的意向。

  吳懿作為東州兵的統帥,帳下大將楊懷、高沛,手握兩萬銳卒,還有一眾羌蠻雜兵相助,與趙韙可謂是分庭抗禮。

  現在,就到了自己抉擇的時候了。

  是幫助吳懿,助先主三字劉瑁繼位。還是幫助趙韙,扶先主幼子劉璋繼位。

  二者抉其一,並非易事。

  因為這兩位公子,說起來,都入不得龐羲法眼。

  劉瑁疏而無斷,劉璋膽懦無謀。

  隻觀眼下成都,趙韙數萬大軍已經兵臨城外,劉瑁在這其間卻無任何動靜。那吳懿,隻怕已經是著急壞了。

  畢竟,原本東州兵據有成都,隻要劉瑁果斷一點,隨隨便便都能獨攬益州大權。然而,直至趙韙大軍趕到,吳懿軍還沒動靜。

  這劉瑁,還真是不知曉在搞什麽……

  不過劉瑁也就算了,那劉璋卻也在此時起了婦人之仁。趙韙大軍在外,成都城內亦有其心腹部曲一兩千人。裏應外合之下,從東州兵手中奪取成都控製權不成問題。

  現在,其等卻是抱著仁義之心,想要和平解決內部爭兵。

  兩家大兵雲集,戰又不戰,真不知道這兩位公子在搞什麽。

  可惜,自己手中僅有不到萬人的兵力,皆有黃權率領坐鎮葭萌、劍門等諸關口,防範漢中、周國,輕易不能擅動。

  忙了一天,一邊處理混亂的政務,一邊安排人準備故主劉焉的葬禮。

  夜半時間,龐羲才從州牧府中回到府邸。轉而,又與兩位公子分別去書一封,想要早日解決成都兩軍對峙的局麵。

  先主故去,漢中張魯、周王高誠、荊州牧劉表,肯定會有所異動。甚至,三家勢力,隱藏在益州的人馬也將會浮出水麵。

  早一天穩定局麵,益州的安全就高一分。

  而在劉璋府上,數以百計的甲士,位列於外,謹防著對麵的劉瑁府邸。同樣,劉瑁府邸外的士卒,也緊緊盯著劉璋軍。

  事實就是如此撲朔迷離,誰也不知道劉焉的兩位公子,究竟在作何想。

  劉瑁府內的吳懿,早就火冒三丈,今夜更是來到公子府上。可得到的答案,還是按兵不動,靜觀時變。

  時變?

  現在還有什麽時變!

  先主已去,就是世子之爭。

  若是早聽自己的,趁著趙韙大軍未至,殺入劉璋府上。再傳檄州郡,旬日可定益州。

  現在倒好,趙韙大軍來了,劉璋府上兵馬不少。自己也無法冒然調兵入城,僅靠府上衛士,自保還行。

  暗歎一聲後,吳懿憤恨的拍了眼前的桌案,目光輾轉良久。

  “來人!”

  “阿兄!”

  吳懿衝著帳外喚了一聲,吳班閃身入內。

  “元雄,汝立即傳令高沛、楊懷,整軍備戰,靜待明日本將歸營。”

  “阿兄,瑁公子改變心意了?”

  吳班愣了一下,帶著喜色問道。

  吳懿搖搖頭,冷哼一聲,言道:“哼,扶不起的爛牆,不管他了。若吾等大勝,自可立其為益州牧。若戰事不利,那吾吳氏便投於劉璋。”

  吳懿說完,長歎一聲,充滿了無奈。

  見族兄如此模樣,吳班也不知說什麽好,隻得拱手應諾:“阿兄放心,弟這便派人去安排。”

  “去吧!”

  吳懿揮手示意,腦海中一片亂麻。局勢發展到這一步,自己能做的也唯有如此了。

  勝則大勝,敗則轉投。

  隻是,劉璋對於益州士族的態度,比東州士族要好的不止一點半點啊~

  ……

  吳懿在做著謀劃,劉璋府上,亦是名士雲集,靜靜等候著劉瑁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