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援兵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316
  八月底,轟轟烈烈的封賞軍功進入最繁忙的時間。

  自長安府庫,一輛輛裝滿通寶錢及穀糧的車輛,向東、向北、向西、向南……

  數以千計的精銳士卒,護送著押送賞資的民夫和車輛,駛向各軍目前所駐駐地。

  甚至,還有一批車隊,進入斜褒道,去往漢中之地。

  兩場大戰之中,漢中王張魯的出力也不小。洛陽之戰,調動漢中八成兵力,威脅南陽。作用雖然不大,但好歹也牽扯了楚軍不少兵力。阻擋鮮卑之戰中,也有兩萬漢中銳士,加入到涼州戰場。戰爭末尾,又與北出的一部蜀兵打了一仗。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是。

  為了加速漢中並入大周的進程,高誠並不介意給漢中兵些許惠利。

  畢竟,漢中對於日後南下攻蜀的戰略地位,著實排在首位,重要無比。

  典錄新爵、軍功賞賜以及發放撫恤,並非短短幾日之內便能完成。駐紮在長安周邊的部隊,自然很快。可遠在涼州的第四軍及諸壯勇,僅是錢糧抵運就需要旬月以上。

  一係列的事情還沒有忙完,大周又進入繁忙的秋收、上計。

  田野之間,道出可見光著膀子,頂著烈日,收割穀糧的農夫。婦孺老弱,也都聚集在田埂間,盡心盡力的來操勞著一歲的成果。

  豐收之年,最是喜人。

  下至百姓、小吏,上至郡君、百官王侯,都在為這場豐收獵喜。

  秋收之際,上艾戰場上也沒有絲毫停頓。數以萬計的趙兵,一**的湧向城牆,蟻附攀城。城內守軍,奮力作阻。

  一日下來,城上城外,死數以千計。

  趙國的連日進攻,也讓上艾壓力倍增。尤其是後方路絕,能夠堅守月餘,已是萬幸了。當然,這也多虧了張揚早有準備,將軍中輜重悉數屯在上艾。

  糧草充沛,甲械齊具,又有兵卒近兩萬,守城還是占有很大便宜。唯一讓人擔心的就是士氣,沒有援兵,自己也隻能靠著宣傳趙兵無惡不作,來激起士兵保護家園的心氣。

  城內兵馬多是太原人士,妻小悉在身後。再加上,周圍群山中,逃入此間的黑山軍殘兵,也時不時出山劫殺趙兵,倒也沒讓城內感到絕望。

  對麵的袁紹一點也不心急,漢兵布置在晉陽外圍的主力大軍,基本上都被包圍在上艾了。整個太原郡內,隻剩下郭太的兩萬白波兵。或許,還要算上可能南下支援的郭縕。

  噢,對了,也許匈奴騎兵亦在。

  但那又如何?

  上艾別居於群山之中,占有附近的穀中平原。可通往此處的道路,皆是山路。匈奴騎兵要是進山來支援上艾,自己還巴不得呢。

  如果匈奴騎兵不來,漢兵步卒來多少都是送。

  大趙屯在此處的兵馬有十二萬之眾,糧草更是往日兼運不停,足夠三軍將士半年之用。即便秋收其間,許眾民夫歸去收糧,也無礙大局。

  不過,就是幽州的戰局,讓人頭疼不已。

  軻比能、素利、彌加等鮮卑頭領,居然與呂布同流合汙,率先剿殺了烏桓諸部。眼下,塌頓率領的三萬餘烏桓騎兵,軍心極度不穩。

  嗨!

  好在李宣、張南等人沒讓自己失望,發現戰事不利,及時分兵於漁陽、盧龍塞、碣石行宮三地駐兵,扼守要道。

  漁陽倒不用擔心,距離薊縣很近,若是呂布等人自此而攻,隨時都可以支援。唯獨盧龍塞與碣石行宮兩地,與薊縣相隔近五六百裏,援應不及。

  偏偏盧龍塞涵納著長城諸多隘口,一旦被呂布突破一處,整個盧龍塞防線就崩潰了。而碣石行宮,一宮兩闕,連碣石山,扼守遼東之地西進之路。

  碣石身後三十裏外,便是大名鼎鼎的山海關。隻不過,現在可見不到那座聞名史載的雄關。

  眼下,碣石宮可遠遠比不上山海關那麽雄壯。雖然有宮城,有兩闕,但仍舊無法全麵顧及到碣石山南麓直至海濱的這段平原地區。

  看了無數遍的幽州與圖,袁紹現在隻要一想起薊縣,總是情不自禁的閃出碣石宮一帶。

  哼,日後,一定要在此處建座城,最好再修段長城,與其相連。如此,遼東、塞外諸胡,想要侵擾幽州,就沒那麽容易了。

  想了很多,可幽州那邊實在是太遙遠了。再說,本就在整個戰略部署中處於防守地位的幽州,出現現在的局麵,也是理所應當。

  眼下,還是要盡快解決掉上艾為好!

  “報!”

  帳外一聲高呼,一信使飛奔入帳,言道:“啟稟大王,韓將軍來報。漢軍近四萬人馬,馳援上艾而來。”

  袁紹眼前一亮,匆忙問道:“那可曾發現匈奴騎兵?”

  “回大王,吾等並未發現!”

  “好,且退下吧!”

  信使一走,袁紹立即對著帳外親衛喊道:“來人,傳田豐、沮授前來。”

  “諾!”

  約莫兩刻,沮授、田豐同至,見禮過後,袁紹便將信使所報,道於二人聽。

  “大王,看來郭縕的雁門兵南下了,加上郭太的白波兵,四萬人馬。當速撥兩萬人馬,馳援韓猛將軍。無需擊敗郭縕、郭太二人,阻攔即可。隻待吾等主力攻破上艾,其兵自退。”

  田豐微眯眸目,思索著這其中關鍵所在。

  而沮授則是抱著不同的意見,說道:“大王,元皓兄。吾等圍上艾旬月,遲遲不破,所為者便是誘漢軍來援,削其兵力,方便來日抵達晉陽,其等無兵作阻。現在,敵已入甕,當速破之。”

  “不妥,並州民眾不多,丁壯甚少。正值秋收之際,王允卻調遣主力來援,其必有信心接戰。吾擔心,這反倒是王允將計就計,調虎離山啊。匈奴騎兵不知所蹤,若是蔽行至此,大軍輕出,胡騎必犯中軍,解上艾之圍,反斷吾等退路。”

  田豐說完,沮授也有些拿不下準了,問道:“於中軍設伏如何?”

  “可吾等亦不知胡騎會不會來,又何時來攻。總不能其十餘日不動,吾等便十餘日作伏。如此,士氣定然低落。”

  “這……”

  袁紹看著兩大謀士陷入躊躇,頓時犯了難,不知道該聽從誰的意見為好。

  田豐凝眉半晌,似乎下定決心,言道:“這樣,速傳長公子、鄴城發兵至此。調朱儁大軍出關立寨,與中軍互為犄角,以應萬全。”

  “如此也好。假若匈奴騎兵來犯,隻要大營不失,吾等便可一戰而翦滅並州所有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