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胡騎南下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418
  數萬鮮卑騎兵的南下,立即引起了連鎖反應。

  早就跟西部鮮卑糾纏在一起的屠各、南匈奴諸部,也紛紛率部騎南下。而那些散胡、雜胡更是接連匯聚,朝著扶羅韓的大部隊跟上。

  他們可不比那些大部落,手底下牧民多,牛馬也多,吃食再堅持個把月也不是問題。所以,他們必須要盡早南下,去漢人那裏掠奪食物。

  這也是他們聚攏在西部鮮卑大旗下的主要原因!

  一時間,近八萬胡騎,蜂湧而下,直逼北地、上郡。

  周軍負責監視鮮卑諸胡的遊騎,大驚失色。沒想到這幫胡狗忍了一倆月的時間,偏偏在這個時候南下了。

  要知道,第二騎兵軍已經去支援洛陽戰役了,整個北地、上郡一帶,隻有他們第一騎兵軍以及大都督募集的一師騎兵。

  遊騎飛速南下,趕往內長城傳訊。

  這條內長城,是秦朝時期建造的,在武帝之後便用之甚少。荒廢了數百年後,直到東漢王朝麵對羌胡的壓力劇增時,才再度修繕啟用。

  如今,更是大周長安以北最重要的防護措施。

  從涼州安定郡高平縣,跨越青山向西北直抵白於山歸德邑,也就是奢延澤南麵數十裏一帶。而後,一道北上沿秦舊長城、上郡龜茲縣、楨林縣、使匈奴中郎將駐地,經五原曼柏進入雲中沙陵,連結陰山內長城。(陰山長城有內外兩道長城,一在陰山南麓,一在北麓。)

  這條長城對於大周的意義並不重大,是屬於並州防範羌胡的主要城段,對於大周最重要的是另外一道長城。

  此段長城隻有三四百裏,同樣從白於山分出,徑直東去。沿走馬水一線,直至今綏德。以奢延水及大河作東側屏障,保護著上郡南部的重要地區,即高奴(延安)、雕陰這一條直抵長安的秦直道。

  西麵涼州高平一帶的長城,則是作示警之用,以便處於蕭關道中的蕭關及時反應。

  洛陽有八塞,而關中亦有四塞。

  曆史之上,胡騎大搖大擺殺抵關中的記載有不少。但更多的是,沒能殺入關中核心地區。

  從上郡殺入關中隻有兩條路,一則是沿涇水一路向東南,直抵甘泉宮。一則沿高奴秦直道,直抵左馮詡南部五原陵。

  而在秦直道中有秦關扼守要道,涇水至漆縣,隻能拐向東南,直麵雲陽縣、甘泉宮,再向南又有穀口塞,堵在眼前。

  甘泉宮,對於大漢來說不僅是一座避暑宮殿群,同時也是前期防範匈奴的重要要塞。宮城、倉庫、兵營等等一應措施皆有,而穀口塞則是在甘泉宮日漸荒廢後,逐漸興起的一座城邑。

  胡騎殺入涼州的道路非常多,但想要進入關中,就隻能沿蕭關道麵對蕭關塞。或是繞道他處,進入涼州腹地。然,最終還是得麵對大震關、上邽、番須口、散關等。

  所以,隻要關中準備充足,胡人想要殺入關中腹地,幾乎不可能。不過涼州就沒有那麽好運來,大周麵臨的難題也正在於此。

  飽受涼州羌亂禍害的涼州,至今為止口數還沒有超過三十萬。尤其是隴右數郡之地,加起來還不到十八萬人口。這些人口基本上都集中在冀城、上邽、狄道、武都等幾座重要城池附近。餘者千裏之地,仍舊荒無人煙。

  偏偏涼州還不能輕易放棄,它是關中西北屏障。

  人煙稀少代表著補給困難,也正因為如此,第四軍屯田所得,幾乎很少運往關中。除了部分進入各城府庫外,餘者皆第三軍自留。

  此時的河西都督、持節督涼州軍政事、大周安西將軍、河西軍即第四軍軍將蘇則,正在冀城內,與各郡郡守商議防務。

  鮮卑及諸胡大軍雲集,北地、安定兩郡數萬人口已悉數遷入安定郡治臨涇城內。師帥王靈率涼州守備軍第二師進駐蕭關,防守高平長城及蕭關道。

  隴西、武都二郡人口亦是聚集郡城,郡守自募壯丁,堅壁清野,死守城池。

  河西軍上下一萬六千餘人,以及征召的漢人壯勇一萬人、氐人勇士五千餘人,悉數進駐漢陽郡治冀城。

  整個漢陽郡內的百姓,紛紛躲入冀城和上邽兩地堅城內。一萬壯勇由河西軍新任副將姚瓊率部駐紮上邽,無令不得擅自出戰。

  河西軍副將本是馬騰,但是馬騰早就跑到西域去了,這臨戰之際,蘇則直接任命第一師師帥頂上副將之職,新任的第一師師帥則是武都人李俊。

  氐人部曲與河西軍一同駐於冀城,防範胡騎進攻。

  主動出擊並不在蘇則的考慮範圍之內,他自己麾下僅有的五千餘騎,也都交給了張任統帥。如今涼州上下,隻餘下步卒及壯勇。守城尚可,出城與數以萬計的胡騎作戰,純粹找死。

  再說了,自己的主要任務便是保證涼州幾座要城不失,不讓胡人殺入關中。胡人不善攻城,城內糧草又充足,何必冒險。

  “大都督,河西那邊怎麽辦。隻有守備軍第一師的話,張猛未必能擋住胡騎進犯啊!”

  漢陽郡守尹櫟說道,身旁其餘幾位郡守李瓚、龐沐、趙寬、梁永、李相如等人也紛紛附應。

  “不必擔心!現已入寒冬,胡騎若是南下,必然糧草不足。其等遠行千裏,奔襲河西,有何益處?得不到糧草,可就自行潰散了。所以,胡騎若要犯境,必然直取關中亦或冀城。”

  蘇則絲毫不擔心的答了一句,河西四郡貧瘠,胡人也不是不清楚。再加上距離遙遠,有近月時間遠行,還不如求近攻打冀城和關中呢。

  “大都督……”

  李瓚擰著眉頭,輕喚一聲,欲言又止,看的蘇則有些不解。

  “李府君,有何話,盡可言來!”

  “嗨~大都督,職下以為,河西之危不在胡騎,而在其內。”

  蘇則眉頭皺起,注視著李瓚,稍後言道:“河西四郡府君,皆乃吾大周忠臣,必然不敢有二!”

  一身儒胄,頭戴巾冠,文質彬彬的蘇則,說起這番話來,卻是殺氣騰騰,駭骨驚心。

  有張恭和周生烈在敦煌,足以保證敦煌不亂。而隻要敦煌不出問題,那韓遂、馬騰二人就翻不起什麽風浪。武威郡守乃是黃雋次子黃安,才華一般。若非其家族多遷往長安,為了安慰黃氏,怎麽著也輪不到他作一郡之長。

  此外,武威還有著守備軍軍將張猛、副將王國坐鎮,武威亂不了。

  敦煌、武威一西一東,夾在中間的酒泉、張掖,縱是生亂,也能很快被鎮壓下去。

  “好了諸位,且下去好好準備吧。如今楚寇傾國犯境,關中必須全力以赴。吾等涼州諸士,可就全靠自己了!”

  “大都督……”

  李瓚還欲再言,想了一下,最終還是與眾人一起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