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諸事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365
  次日,高誠率領第一軍將士,進駐安邑城。

  城內原本守衛安邑的魏兵,盡數驅出城外,呆在城東軍營。由第一軍將士,接管整個安邑城防,嚴加防範。

  隨即,高誠便率一應將校,進入宮城。

  薑敘、衛覬、裴羲、裴茂、徐榮、李傕、李式以及賈逵,早已靜候在宮內,等待著高誠的到來。

  “大王到!”

  殿外一陣高呼,裏麵數人立即整了整衣襟,肅身正立。

  殿門一開,高誠闊步走了進來,身後跟隨者郭嘉、嚴顏、馬玩、楊秋、魏傑幾人。

  “吾等拜見大王!”

  隨著周軍進入安邑,魏國也正是納入周國。衛覬等人,紛紛以大王敬稱。

  “諸君,且坐!”

  “謝大王!”

  眾人落座,皆抬目望向高誠。

  高誠輕吐一口氣,亦是環視殿內眾人,言道:“昨夜之事,孤甚為震怒。魏王秉乃是孝武王之後,繼之其宗,續其宗廟,延大魏之社稷,身係萬重於身。然而,卻有宵小之徒,逆勢而行,欲絕大魏社稷。衛覬,今賊首可授?”

  “回大王,賊首郭汜業已授首!”

  衛覬執禮回言,同時一名宦官,亦是拖著一托盤,以白布覆之,進呈於前。

  高誠掀開白布,見正是郭汜首級後,擺手示意宦官退下。既而望著諸君,說道:“今賊首伏誅,足慰孝武王之神靈。餘者諸將校、軍吏、兵卒,雖多為郭賊所欺,不明實局。但犯上之罪,不可輕恕,孤念其等無辜,兼孝武王素行仁義,便從輕責之,皆勸退軍伍,歸鄉務農。”

  “大王仁厚!”

  殿內十幾人齊聲附和一句。

  高誠點了下頭,又向眾人言道:“諸君所司,前有定議。若有不妥,盡可言道來!”

  “大王,臣治軍不嚴,始有昨日之失,得大王仁厚,不予言懲。然末將負大王之愛,誠惶誠恐,還請大王去臣軍將之司。臣,願為魏國中尉,以奉魏王,保魏國康安!”

  高誠話音剛落,李傕便上前請罪。

  “唉~孝武王若知稚然之忠耿,定深為感慰。也罷,稚然唯忠,孤豈能不遂忠臣之意。隻可惜,孤又少一員大將,執掌一軍啊!”

  高誠神色不變,一邊說著些好話,一邊不假思索的同意李傕的請求。

  李傕乃是魏軍中僅次於徐榮的重將,正好可以借著這一次的魏軍叛亂,將李傕手中的實力削弱一番。即便是沒有李傕自請調為魏國中尉之事,自己也沒打算讓其在軍將位上多呆。

  “多謝大王!”

  李傕頷首應下,神色間有些落寞,又有些欣慰,不知其想。

  撇過李傕的事情,高誠盯著徐榮,言道:“徐將軍乃魏國上將,於軍中威望凜重。此次陣前改編一事,孤全權托於將軍!”

  徐榮麵色不動,拱手應道:“末將必不負大王所望。隻是,聞喜兵卒約有四萬之數,兩軍有餘,三軍不足,當若何?”

  “聞喜兵馬,編為第五軍、第六軍,左將軍親任第五軍軍將,第六軍軍將,便由樊稠擔任。多餘兵員,盡皆歸入京畿守備軍。洛陽樊稠、張濟兵馬,則改編為第七軍,以張濟為軍將。其中副職、師帥,皆自魏軍中擇之。稍後,左將軍將職表遞交於孤!”

  高誠說完,徐榮略作遲疑,言道:“臣遵命!不過,前些時日,樊稠、張濟來報,為穆順所敗,損失慘重。現在,還不知洛陽境況如何!”

  “左將軍不必擔心,洛陽安然無恙。早先二人戰敗之時,便向函穀關求救了。京畿守備軍一師人馬,馳援救之。”

  “那臣,明日便趕往聞喜,整編兵馬。”

  “如此甚好!”

  有了徐榮坐鎮,聞喜魏軍的改編工作,想來不會有太大問題。

  “伯覦,河東、洛陽並入周國之事,也要早日下達詔令告之。河東、河南兩郡戶薄、丁冊、錢糧穀栗、倉稟庫存等文籍,皆要準備妥當,以便日後交接!”

  “大王放心,各級文策,皆已置備妥當。”

  “好!”

  ……

  魏國並入周國之事,至此算是完成了大半。隻要軍中諸將無話,餘下的戶籍、倉稟交接就很輕鬆。

  在安排了些許了要事後,高誠便於一座偏殿內作憩。

  下午,徐榮便將擬定好的兩軍將帥名冊,送至高誠所處。

  第五軍主將徐榮,副將李式,師帥李桓、李暹。第六軍主將樊稠,副將賈逵,師帥李進、王方。

  看著這張名單,高誠還算滿意,雖然一眼望去多是李傕舊部,但也沒有辦法。魏軍之中,徐榮魏王最重,可李傕勢力最盛。其子弟眾多,盡數布於軍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徹底清除。

  而且,改編也不能馬上將李氏子弟全都換掉,畢竟王允大軍還在董澤坡,輕易易帥,於軍不利。

  再說了,有徐榮壓著,李式、李桓、李暹就不可能在第五軍中生事。同時,也拿一個副軍將之位,來告訴所有李氏子弟,李傕真的是自願去幹魏國中尉的!

  第六軍軍將樊稠以及副將賈逵,也都與李傕有些牽連,但還沒到那出生入死的地步。隻要慢慢來,早晚都能消去李傕的威望。

  “唔~彥明!”

  高誠略作思忖,朝著殿外喚了一聲。

  閻行當即折身入殿,應道:“大王,末將在!”

  “去派人告訴徐榮,讓李桓擔任第五軍副將,其空出的師帥,由李利任之。李式,還要來統帥第二騎兵軍!其餘人,便依次而定吧!”

  說完,高誠將這份名單,遞給閻行。

  閻行接過名單,應諾出殿。

  沒過多久,閻行再度進入殿內,稟報道:“大王,張軍將派來信騎。”

  “噢,速速傳進來!”

  高誠抬起眉目,對著閻行說道。

  “諾!”

  很快,一名小卒,便進入殿內。

  “卑職拜見大王!”

  “聞喜那邊無恙吧!”

  “回大王,吾軍與魏軍並未發生衝突。今日,李將軍子侄胡封回到軍營後,便安排魏軍回營,靜候消息。”

  “嗯,好。對了,回去後,傳孤口令,命傅軍將立即攜第二軍火速南下,馳援河南!”

  “諾。”

  信騎迷迷糊糊的就走出了大殿,自己好像啥也沒匯報吧,怎麽就給出來了。

  信騎離去後,高誠又一次喚閻行進殿。

  “彥明,派人回信閻相,報之安邑諸事。另外,以馮詡從事張既任河東太守,以射堅為河南尹,龐淯為洛陽令。再以禦史中丞楊懿巡查河東、河南兩郡縣邑長吏,情節嚴重者可先斬後奏。”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