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並國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418
  六日後,魏王秉抵達安邑城西三十裏外。匆匆自聞喜趕回,等候良久的裴茂,立即率安邑諸官吏,出城相迎。

  同時高誠率兵屯駐鹽池邊上的鹽監,不再向前,自己需要給魏國臣吏一個商量的時間。過於逼迫,隻會得不償失。

  傅燮也率領第二軍將士,從容退回聞喜城北的軍營。

  待到傅燮歸來,徐榮也命令諸軍起拔,後退至聞喜左近,重新駐營,與聞喜縣城成犄角勢。而後,諸將趕回安邑,隻留下李式、李利等人統製大軍。

  紮營在董池陂的王允,也終於等到了最後一支援軍。黑山張燕,率眾五萬趕來支援。至此,王允手下擁有步卒九萬,並州狼騎約莫一萬兩千騎,整整十萬大軍。隻是真正的精銳隻有騎兵和兩萬漢軍,白波軍和黑山軍皆是訓練不精,甲胄不齊,戰力也就一般般。

  聞喜北部諸村鎮的百姓,也悉數遷治臨汾。臨汾城內,更有陳紀等人招募壯勇守之。哪怕是先前傅燮率兵馬逼近,王允都沒調一兵一卒去增援。

  現在周、衛大軍一退,倒是讓王允有些失措。莫非徐榮猜測到張燕即將趕來,且暫避己軍鋒芒?

  麵對這種情況,王允也不著急,一邊命令著陳紀派人往晉陽運送糧草。一邊又命令白波軍至臨汾,協助陳紀等人,將能遷走的河東百姓,盡數遷至並州。

  同時,又責其派遣別部,護衛天子及諸卿官返回晉陽。

  這一場仗,王允不打算再耗下去了。徐榮大軍聚集,真要打起來,即便自己勝了那也定是慘勝。尤其是現在,斥候已經得到高誠親自率軍四萬餘,即將抵達安邑的消息。

  周魏兩國兵馬,也將達到十萬之眾,而且皆為精銳之兵,遠非白波軍、黑山軍所能比擬。

  所以,這一場仗,還是不打的好。退回晉陽,休養生息。而後,傳檄天下,聯合討賊,更是方便不是!

  漢軍沒有動靜,李式和李利自然也不會沒事去尋漢軍的麻煩。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安邑這座城池之內。

  在安邑魏王宮內,魏王秉正是登位,執掌魏王印。為先王立廟,拜祀社稷。

  這一切,都是再由衛覬處理。隨後,衛覬身為國相,也全權行使魏**政。

  小小年紀的魏王在被乳母帶回內宮後,前殿內的魏國幾個首腦人物,便坐在一起,討論起當前大事。

  衛覬、裴茂、裴羲、徐榮、李傕、郭汜,六人相對席坐。

  “諸君,這是先王遺詔,命吾等盡附周王!”

  衛覬拿出董卓遺詔,交給徐榮,而後一一觀閱。

  閱畢,衛覬問道:“諸君,可有異議?”

  裴茂、裴羲皆不語,魏國臣子何去何從,與他們幹係不大。甚至,二人認為魏國並入周國,更是一件好事。

  如此一來,周國實力劇增,對於裴氏一族,利益更大。

  郭汜仍陷入悲傷之中,無一自拔。或者說,隻是現在一丁點都不想考慮魏國並入周國的事。

  唯獨李傕,剛想站起說話,便被徐榮橫手壓下,言道:“周王,打算如何對待吾等?”

  衛覬帶著深意看了一眼李傕,與徐榮說道:“徐將軍,先前覬已與周王商議過了。日後,魏國之製,一如靈帝時之製。隻保留國相、中尉,由周王任命,輔佐大王治理安邑。三軍就地改編為第二騎兵軍、第五軍、第六軍、第七軍。徐將軍拜為大周左將軍,爵大陽侯,任第五軍軍將。李將軍拜為大周平東將軍,爵關內侯,任第六軍將。郭將軍拜為大周平南將軍,爵關內侯,任第七軍軍將。樊稠拜為大周平西將軍,爵關內侯,任第五軍副軍將。張濟拜為大周平北將軍,爵關內侯,任第六軍副軍將。”

  “裴兄(茂)拜為大周國相左長史,爵關內侯。裴兄(羲)拜為大周太仆寺丞,爵關內侯。至於覬,仍為魏國相,爵關內侯。李式、李利、伍習等軍中將校,皆置為少上造,於改編諸軍中任師帥、校尉等職。河東餘者諸吏,也盡數任於河東,或編入大周諸寺。”

  徐榮擰著眉頭,暗歎一聲,自己的安排倒還算非常不錯,變成了縣侯。可李傕等人,原本是鄉亭侯,卻退為關內侯。而且,職位普遍不高。

  “衛伯覦,這等可不算善待啊!”

  李傕帶著極度不滿的語氣質問衛覬,衛覬瞥了一眼李傕,言道:“李稚然,不知可曾聽聞蘇則蘇文師?”

  “自是聽過!”

  李傕不明其意,點頭應道。

  “哼,蘇文師於周王如何?為其義兄,西涼羌亂,蘇文師率眾馳援周王。而後與周王南征北戰,如今更坐鎮涼州數年,靖安一方,可謂是勞苦功高吧?”

  說道這,衛覬語氣一轉,盯著李傕說道:“然其至今仍為安西將軍,爵關內侯。若非有河西都督閑職,又有持節之製,與汝又有何區別?目前,周**方之中,以屬徐將軍前將軍之號最為尊貴,餘者皆安、平之將。甚至,第三軍軍將李堪,隨周王征戰數年之久,也不過區區中郎將。”

  說完,衛覬便不再看李傕,轉而問向徐榮:“不知,徐將軍可有異議?”

  徐榮還未說話,身旁的李傕便言道:“文良兄,吾等隨大王打下的基業,難道就這樣拱手讓人不成?”

  “砰!”

  “李稚然!汝究竟意欲何為?”

  衛覬憤怒的拍案而起,盯著李傕,心中氣火上湧。

  這時,李傕也不服氣,頓時起身言道:“衛伯覦,汝持吾大魏之土,奉承周王,非是與其一丘否?”

  “李稚然,汝休得放肆!此乃先王遺詔,爾敢不從,欲反呼?”

  衛覬得理不饒人,舉著董卓遺詔,頓時唬的李傕不再言語,隻是咬牙切齒的喘著粗氣。

  聽到衛覬這麽說,徐榮也不禁緊皺眉頭,言道:“伯覦,稚然乃先王忠耿之士,啟容汙蔑!都且坐下!”

  “哼!”

  李傕氣惱的冷哼一聲,不甘坐下。

  衛覬身旁的裴茂,也低聲勸衛覬莫要動怒,坐下慢慢談。

  幾人再度坐下,徐榮思索了片刻,問向衛覬:“伯覦,周王可有另意?”

  “另意?”

  衛覬眯起眼睛,疑惑自語,隨後注視著李傕言道:“此另意,覬便是不語,想必諸君也都能意會。吾等不願,魏國必絕社稷、宗廟,董氏一族必絕祀也!”

  話音一落,室內幾人皆頷首不語。

  徐榮不由長歎一聲,擺手言道:“都且先回吧,好好考慮,明日吾等便要拿出個章程。”

  “還望徐將軍以魏國社稷為重!”

  衛覬留下一語,率先離去。緊接著,抱著事不關己之態的裴茂、裴羲二人,也相繼離去。

  室內,隻留下徐榮、李傕、郭汜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