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複漢庭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442
  初平五年,七月十日。

  王允與郭縕攜親衛,迅速抵達晉陽城外。後麵雁門兵及白波兵,皆綴於後。

  事情出了新的轉機,王允心頭自是去了一大塊心病。

  在於郭縕率領東進的雁門兵後,董昭便尋上門來。而後,表出呂布、張揚,皆願歸附大漢。

  一個晉侯,一個長子侯。一個大將軍,一個衛將軍。

  王允豈會此時吝嗇這些,尤其是在得知呂布願意歸附,皆張揚之功後。其甚至一度以為,區區一個長子侯和衛將軍,對於張揚來說,有些小了。

  呂布的問題能夠和平解決,對於王允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好事。雖然先前有眾多安排,但誰也不敢保證就能必勝、速勝。萬一呂布拖延日久,讓周國大軍尋得機會,自己也不好過。

  最關鍵還是天子在呂布手中,自己等人難免會投鼠忌器。但現在,呂布要歸順,天子自然已經無憂,也不必再想著迎回天子了。

  抵進晉陽南門。

  城門早已洞開,呂布、張揚攜帳下諸將,皆列於門外恭候。左右兩側,約莫兩萬並州狼騎,縱馬佇立,端望著前來的大漢司徒。

  “末將等,拜見司徒!”

  “吾等拜見司徒!”

  車駕至呂布、張揚身前數十步,二人當即躬身見禮,周圍將校、官吏、兵卒,皆高聲山呼。

  王允也自車駕內,匆忙而出,快步走到呂布、張揚麵前,親手扶起二人,麵色激動的言道:“二位誅之國賊,匡扶漢室,實乃吾朝棟梁,何須多禮!”

  “若非王司徒聯絡諸義士,同奉天子詔,招討國賊,布又怎有今日之幸,得見吾大漢將興!”

  呂布客套一句,張揚也緊隨附和。

  王允搖了搖頭,緊緊握著呂布雙手,意切深長的說道:“將軍大義滅親,為國之忠,天地可鑒。允稍後覲見天子,必不忘將軍之忠耿!”

  “多謝司徒美言,陛下尚在宮內望切司徒,請司徒移步!”

  呂布自是聽明白了王允的話,立馬恭恭敬敬的攙著王允,向城內走去。

  王允非常滿意呂布的態度,不驕不縱,不過還需要拉攏一番,以免舊事複生。

  麵見天子,自是君臣一番喜賀。畢竟,到今日,大漢終於有了將要再度中興的苗頭了。好吧,最起碼不用擔心朝夕見,社稷不保了吧。

  相比於那些粗魯邊將,王允身為世家子弟,深知禮節,必然要好上許多。

  剛剛十歲大的劉協,也將國事盡數托於王允。已經習慣了,反正每個人都會這樣吧。王允嗎?或許可信吧!

  司徒之職不變,令加錄尚書事,統率百官,總攬朝政。

  兩日後,漢庭詔之朝會。

  朝會之中,正式宣布丁原、董卓、高誠三人位國賊,除其王號,廢棄之國。又使太原、河東逮捕丁原、董卓親信及其家屬,皆殺之,梟首示眾。

  尤其是丁原首級,高掛宮門之外,又拉出其屍身至朝會之中,使諸官鞭之。而後,棄屍於市,任由行人、百姓踐踏。

  隨即,大封諸除賊功臣。

  即呂布加大將軍位,開府,爵晉侯,統率各級武官。

  郭縕進驃騎將軍,爵廣武侯,領雁門太守。率軍兩萬,駐紮雁門,謹防宵逆。

  張揚為衛將軍,爵長子侯,領上黨太守。

  張燕為車騎將軍,爵常山侯,領冀州牧。

  郭太為鎮西將軍,爵襄陵侯,領京兆尹。

  鄭泰為司空,詔張溫為太尉,黃琬為太常兼領並州牧,何顒為太仆,周奐為大鴻臚,郭全為大司農,種拂為光綠勳,魯旭為少府,王頎為衛尉,伏完為廷尉。

  自此三公九卿複立,朝廷要員多有變化。而後,又以王柔為太原郡守,王柔為西河郡守,荀攸為尚書仆射。王蓋、王定、王景皆為侍中。王隗、王懋為尚書左右丞,又以王淩為羽林中郎將,親掌宮廷禁軍。

  至於白波軍李樂、胡才、韓暹、楊奉,黑山軍郭大賢、李大目、白繞、楊鳳、眭固、王當、孫輕、杜長等,呂布軍張遼、高順、魏續、曹性、郝萌、成廉、宋憲、侯成、楊醜、穆順等人,及郭縕帳下大將,皆為中郎將或將軍,大肆封賞。

  又傳詔以劉表為宗正,加征南大將軍,荊州牧、進漢壽侯,持節鉞,都荊揚益三州軍事。加劉焉為益州牧,進雒侯,從征南大將軍之命。加劉繇為揚州牧,進曆陽侯,從征南大將軍之命。

  而後,定都安邑,改元昌平。使呂布、張揚率其部眾南下,護送朝廷,前往河東。以郭縕守雁門、張燕守太原,張揚部將穆順守上黨,郭太入西河守之。

  七月十五日,天子南遷。

  呂布、張揚率四萬之眾,護送天子、三公九卿及百官南下,浩浩蕩蕩。黃旗招展,連綿數十裏。

  郭縕率軍徑直北上雁門,防範幽州及北部鮮卑。張燕也帶著兩萬人馬,進入太原郡,盡遷山中黃巾老弱數十萬並入太原郡。留三萬人馬,駐於太行山中要道,防範袁紹。

  張揚身為上黨太守,並沒有上任,而是以幕僚董和為別駕,主管郡內事宜。由穆順領兵五千守上黨。郭太亦是盡起白波軍兩萬人馬,進駐離石,防範屠各、匈奴。

  一時間,大漢聲勢驟起。比之先前晉漢,威勢更盛。

  感觸最深的便是臨近的三個勢力,袁紹、燕國、周國。

  高誠還好,王允雖然嘴麵上說除了自己的周王位及之國,但你不攻破長安,誰當你說的是人話!

  不過,唯一麻煩的就是初平這個年號用不了。而昌平這個大漢的新年號,周國也不適合再用了。畢竟,王允不承認大周,大周都成為叛賊了,還能尊大漢不成?

  倒是袁紹,看著旁邊突然蹦出來的龐然大物,有點……有點不知所措了。

  這什麽玩意?先前不還是說周魏晉三國嚷嚷著收複河套嘛。怎麽眨眼間,晉國就滅了,魏國老巢河東也丟了。

  王允突然站在晉國的屍體上,以及魏國最肥美的河東郡,崛起了!

  手底下兵馬十五六萬,錢糧無數,帶民三百餘萬,感覺比自己還要猛呢!

  這一咋呼,讓袁軍進攻易縣的步伐,又頓了一遭。因為王允並沒有提及燕漢天子劉辯以及大將軍袁紹的事啊,鬼知道這孫子是不是把自己等人也列入了逆賊一列。

  於是,袁紹隻能全力打探晉漢的消息,然後隨時準備南下回援魏郡。

  至於燕國公孫瓚,則是更加的困難。趙雲帶領三千白馬北上,倒是緩解了丁點薊縣的壓力。可麵對三萬胡騎,白馬義從也無法迅速擊敗。

  而易縣城外,袁軍徹底拔掉城外營寨,將公孫續率領的精騎逼走,封堵易縣四城,深挖溝壑圍城。

  麵對日益嚴峻的局勢,公孫瓚終於聽從國相關靖的話,派使者前往晉漢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