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徐榮借糧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319
  次日。

  朝會之上,高誠正式拜閻象為國相,總理周國朝政。不過,卻並沒有加錄尚書事。

  因此鍾繇仍是尚書令,掌管權威日漸增加的尚書台。

  拜相之後,出兵河東一事,又被提起,結果仍不全高誠所望。以新相閻象為首的文武諸官,再度勸諫,堅決不同意出兵河東。

  高誠在宣德殿,大發雷霆,最終氣急離去,出兵河東一事,再度被拖延下來,無議而終。

  七月八日,閻象正式入國相府,成為大周國第二位國相,總攬百官。

  與諸卿回到國相府後,閻象當即下發政令於關中、涼州各地方官長,使其聯名上疏,請大王納妃。

  隨後眾人也紛紛署名上奏,盡言荊州蔡氏女淑慧賢良,溫婉得體。且大周宗族不旺,請大王為國基思慮,充實果體,以納蔡氏之事。

  相府諸卿的奏疏,很快便送至未央宮內,高誠自然是不願,當即駁回。接著王妃再請,仍拒。放言,不出河東,誓不納之!

  一連串的操作,看的長安城外的魏軍上下,皆感動不已。

  郭汜更是不知該怎麽辦,周國上下官員,皆不願在此時際出兵河東。再這樣鬧下去,整個周國都可能視魏國如仇寇。

  畢竟,罷相還隻是小事,納妃與否,也與周國百姓無關。可出兵河東,征募壯勇就和他們息息相關了。臨近秋收,丁壯出征,必誤耕收。而這,都是因為魏國所導致。

  長安城內風波醞釀,各種消息越傳越離譜,順帶著連納蔡氏女之事,也鬧得沸沸騰騰。因為隻要大王納妃,那肯定不是短短二三月就能搞定的。

  一拖過秋收,再出兵河東,那便無事了啊。

  郭汜望著沸騰的長安城,沒有一點辦法,隻能盡力壓著軍中的躁動,以免出現意外。

  幸運的是,徐榮終於趕到了長安。

  魏軍當即有了新的主心骨,相比起郭汜、李催,魏軍將士無疑更加相信徐榮。

  “將軍,這便是近日來長安發生的事情,吾等該如何處理?”

  郭汜將今日來長安發生的一切,盡數詳細的說給徐榮、李傕二人聽。

  李傕長歎一聲,沒有說話,但心中還是對周王充滿了感激和佩服。

  徐榮點了下頭,問道:“大王的病情,有所好轉嗎?”

  “唉,還是昏迷不醒。這都已經十來天了,文良兄,汝說大王會不會……”

  郭汜滿麵落寞傷懷,想著可能發生的事情,問及徐榮。

  徐榮當即探手作止,示意郭汜不要再說下去了。而後,起身言道:“稚然、亞多汝二人先全力安撫軍心,吾稍後去未央宮一遭。看看能否尋周王借著糧草,否則軍心早晚都壓不住。”

  “好,那便仰仗文良兄了!”

  郭汜抱拳應下,有人拿主意了,自然也就放鬆了不少。

  臨近傍晚的時候,徐榮才見到高誠。

  再次與周王相間,周王麵上明顯多了不少的憂愁和憤恨之色。

  “榮拜見周王!”

  高誠坐下後,揮手示意徐榮不必多禮,歎了一聲,言道:“文良歸來,想必也知曉長安發生的事情了吧!”

  “嗯,郭汜已敘於吾聞!”

  “唉,嗬嗬,真是沒想到了。現在當了一國之王,卻是更加受限。完全不如當年位在征西,一言而決來的爽快啊!”

  高誠自嘲一聲,感歎著現在的處境。

  徐榮說道:“榮多謝周王之意,不過周王為一國之君,自當為國所慮。周國朝堂諸卿,也皆是為周王、為周國憂心。榮,還請周王息出兵之念!”

  “這……不行!”

  高誠眉頭一皺,當即回絕徐榮的好意,言道:“當年魏王替孤複之私仇,今日孤又豈能坐視不管。不殺王允,孤還有何顏麵,見仲穎兄!”

  “周王重義,榮自知之。然國事為重,還望周王三思。河東非一二月可下,周王還需以秋收為重。另外,榮有一不情之請,不知周王願否?”

  高誠眉頭一皺,心中不由跳了一下。自己摸不清徐榮的心思,隻希望其別再搞出什麽幺蛾子來啊!

  “文良盡可言之!”

  “多謝周王!”

  徐榮拱手一禮,說道:“周王,吾魏軍尚有部騎近五萬,民夫七萬餘,皆在長安。榮希望周王,能借吾等些許糧草,以便榮率諸將,收複河東。日後,若複河東,必數倍還之!”

  高誠心中暗鬆一口氣,隨即仰作惜色,言道:“文良,再稍後數日,孤必安群臣之心,發大兵助汝!”

  “周王切莫如此,還請以國體為重。今吾魏軍家小,皆在河東,收複河東,榮尚不敢言勝。隻要周國無恙,便是榮等敗了,亦有存身之地啊!”

  “嗨!”

  高誠長歎一聲,又說道:“王允有數萬之卒,魏軍雖尚眾,但軍心民氣不高。這樣,孤命傅燮,渡河擊其之側,以助文良!出兵不足兩萬,想必那閻相等人,也不會再拖延掣肘。”

  “榮多謝周王!”

  兩人約定之後,徐榮便隨著高誠,一同來到董卓養病所在殿閣。

  未至殿內,便聞到濃厚的草藥味,高誠不禁摒了下鼻梁。

  “卑職拜見大王!”

  殿外衛士紛紛屈身見禮。

  殿內的人也聽到外麵呼聲,薑敘推開門,正見大王和徐榮聯手而來。

  “末將拜見大王,見過徐將軍!”

  “伯奕,魏王怎麽樣了?”

  高誠走上前來,看到薑敘,連忙問道。

  薑敘搖了下頭,歎了一聲,沒有說話,閃出身形。

  徐榮眉頭一緊,闊步進殿。

  董卓正躺在榻上,旁邊一名女子慢慢煎熬著草藥,形色憔悴不已。

  聽到有人進來,董白回首望去,見是徐榮,心中不由一酸,又驀然頷首。

  徐榮走到榻前,看著昏睡中的董卓,良久未語,隻是靜靜的注視著。

  約莫兩刻,這才衝著董白躬禮,言道:“魏王便由夫人多多照顧了。末將稍後率軍東去,必為大王傳來喜報,不負王恩!”

  董白點了下頭,眉間的憂色倒是去了兩分。

  隨後,徐榮起身出殿,見周王還在殿外,上前言道:“周王,若是大王有了閃失,魏國社稷……”

  高誠聞言,心中苦澀,說道:“文良,孤也是沒辦法。待到秋收過後,周國大軍必出,以為汝之後軍。另外,魏王在這裏,孤會盡心照料,魏國社稷,亦必長存!”

  徐榮頷首,注視著周王:“榮,多謝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