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投科射策下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326
  上半場考完之後,所有答卷交付完畢。在場的軍隊重新整治了一下考場紀律,清出去三十餘人。

  隨後,又一大群人進入考場,手中還是端著木盤。

  一碗粥,兩張餅,一小碗醬菜,一塊肉食。

  中場休息吃飯!

  學子們又是一愣,先前身上所有東西在進入考場時,全都被搜出來扔到一邊。這其中自是少不了食物,未考試之前,他們可就聽說這場射策起碼要一天時間,自然備了食物。

  誰曾想到現在朝廷居然準備的有吃食,雖然味道都不咋滴,但能充饑就成!

  鍾聲又響,所有士卒也不管學子們吃沒吃完,將那些木碗全都給扔了出去。再度刷新了學子們的感官,已經不隻是目瞪口呆了!

  這幫武夫,能不能懂點禮節!起碼也得先說一聲吧,哪有直接進門就把食具往外扔的啊!

  下午的策題比上午多了一道,需要選擇三道考題。而且也與上午的四書題不同,這三道題卻是各種各樣奇怪的題目。

  國家時政利弊,天下局勢走向,朝廷官製問題,地方行政問題,郡縣官吏配製問題,甚至連地裏莊稼何時耕收,如何耕收的問題都有。

  這還不算,還有的題目考得是城牆建設問題,樓閣構造問題,軍事防禦問題等等……

  學子們有點懵!這都是什麽跟什麽啊!

  魯肅呆在木屋中,也有點頭疼。剛才吃飯還沒吃完,自己的醬菜就被扔了出去,嚼著一塊幹餅,看著自己的題目,差點沒給噎死在當場!

  若汝為農夫,當若何?

  嗯?嗯?

  這,這個讓自己怎麽答?

  難道是在問自己怎麽種地?還是說在問自己要是當農夫,自己該怎麽報效國家?

  嘶……

  這誰出的題,能不能給說白明白?

  再看下一題。

  今汝將兵萬餘,屯華陰,十萬敵已破函穀,汝當若何?

  嗯……這道題雖然一樣讓人疑惑,可較之上一題,還有點頭緒可言。

  最後一題。

  若今楚國大變,汝當若何?

  看完最後一題,魯肅再次猛吸一口涼氣,自己這什麽手氣,選的什麽題?

  這最後一題看似簡單,可一點都不簡單,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

  一來,題中沒有言敘當今天下其餘勢力有何舉動。二來,又沒有言道大周是否要取楚國。

  也就是說,自己得考慮全天下各勢力的實力狀況,分析利弊。再考慮周國的實力,然後還要會意大王的意思。

  這大王到底是如何想的?

  思忖片刻,魯肅還是沒有一點頭緒,隻好將思緒再度放到第一題上麵。

  吾為農夫,唔~現在時值休耕,但也需要翻地養之。先是翻地,而後焚燒秸稈,再之後……

  魯肅咂吧著眼睛,好吧,思緒斷了!

  不對不對,吾既然是民夫,也就是說有一家人要養,上有老下有小。家中也就沒有餘者勞力,可時間充足,讓細君負責田地休耕事宜即可。自己則可以去官府報名,做些徭工。如此一來,可以掙取通寶錢,養家糊口。

  中間還必須要參與縣府組織的兵役訓練,畢竟一戶出一夫是規矩,自己逃不掉。接著,便是歲旦將至,嗯~

  這麽答應該沒問題了……吧?

  魯肅看著自己寫的題目,寫的答案,心中躊躇,不知道是否合適。按照自己心中所想,普通農夫此刻應該就是如此。

  下一題,十萬敵軍破了函穀,華陰就是最後一道防線。因為,過了華陰後,直到長安,途中再無險阻。

  不過,先前大王以及在華陰築了潼關關城,第一軍駐地便在此地。

  那麽自己就應該立即率兵,配合嚴顏將軍進駐潼關,協助守關。同時,還要將消息報於後方,請求支援。

  此為穩妥之策!

  嗯,就這樣答!

  想到之後,魯肅當即頷首執筆,蘸點研磨,書於紙上。

  最後一題!

  楚國有變,荊州劉表必然不會放棄此時機,肯定將兵北上。徐州的話,陶謙應該會支援袁術。兗州曹操,要麽趁此機討伐楚國,要麽趁機繼續攻打徐州之地。

  袁紹正在與公孫瓚大戰,抽不出空擋,而且相隔甚遠,無力管之。晉國亦是如此,魏國現在已經占據京畿,也可能趁機攻打潁川。

  那麽周國,如若出武關,隻能是攻打南陽郡。可劉表北上必然也是攻打南陽,這麽一來,南陽郡就有楚國、周國、荊州三家勢力爭鋒。

  而漢中張魯可以助周國一臂之力,大可與劉表結盟,分取南陽!

  嗯~如若拿下半個南陽,對於日後周國出兵東進,非常有利。

  魯肅在腦海中幻想著這個畫麵,感覺非常不錯。可轉頭又是一想,不對啊!

  自己怎麽就給代入到周國會出兵的層次,如果說大王不願意出兵呢?

  對對,還要考慮周國的局勢。

  如今周國正值射策,楚國若是生便,報到長安,起碼也是半個月後。那時,已經是十月份底。

  嚴寒冬季,不出一個月就會降下大雪。武關道不會被大雪封路,可是冬季出兵,於軍不利。

  想到這裏,魯肅透過門板縫,看了一下正對著門的將士。

  身上還是單衣。

  南陽那邊,雖然說要暖和一點,但是全軍需要準備冬衣,還有雪路對於糧草運輸也非常麻煩。

  其次,楚國生變,究竟會是多大的變?

  袁術乃是四世三公袁氏嫡子,盡收兩淮世家豪強之心。也就是說世家不會背叛袁術,那麽袁術的實力就不會有太大損折。

  而隻要世家還在支持袁術,內部變動袁術很快就能解決。再加上齊國陶謙,也能分兵支援,周國和劉表的確可以拿下南陽郡。

  但日後的防守,是個大麻煩!不然的話,大王上一次便能占據南陽北部諸縣,以為前進之基。

  這道題,出的有點意思啊。

  兩淮的變動,對於現在的周國沒有任何影響。而且,拿下楚國一些地盤,也隻會讓大周麵對更多的敵人。而不像現在,隻需要駐守武關,防一手袁術即可。

  此外,周國最佳的進攻選擇是巴蜀,而不是兩淮。拿下巴蜀,比吞下整個楚國,更加有利。

  而現在隻要益州無變,大王一定會休養生息,積蓄實力。

  原來,如此簡單啊!

  就是,挺會誤導人的!

  養精蓄銳!

  堂堂皇皇的四個大字,寫的賊大。

  跟上麵的題目一比,還要精煉!